羅素的幸福密訣:跳出自我,持續Happy!

偶然的機會,看到了這本寫于1930的老牌“雞湯文”。作者是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的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聊怎么樣才能獲得幸福的(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羅素是20世紀最著名的哲學家、歷史學家,無神論者,和平主義社會活動家,也是數理邏輯的創始人,智慧高深莫測,令人仰視。難得這本小書卻不像數理邏輯那樣晦澀,十分好讀。

《幸福之路》(英)羅素

討論幸福的問題,不妨看看動物們,只要不患疾病、食物充足,便幸福著快樂著。人類也應該這樣吧。然而現實卻非如此。廣立繁忙街頭,盤桓通行大道,留連歌堂舞廳,學學察言觀色之術,仔細感受人們的情緒,之后就會發現,周圍沒幾個人會餓著肚子,健康太差的也僅是極少數;但煩惱不幸無處不在。“我見過的一張張臉孔,斑斑懦弱,點點愁怨。”焦躁不安、過度緊張、消化不良者比比皆是。

為什么不快樂?羅素認為緣于“過分地自我專注”,主要表現有:負罪感、自戀癥與夸大狂。不過在無神的非宗教國度,特別是經歷了史無前例的洗劫之后,還在什么人存在什么負罪感呢?坦誠遵照“良心”的有多少呢?盡管如此,潛意識中,負罪感帶來的困擾仍值得研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