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給準備訓練團隊的敏捷教練介紹幾個重要的“教練原理”,在教練金字塔的體系中,處在第二層,關注行為。
怎樣在教練工作中,讓客戶能夠進行有效的行動?如果你只是想到了體育場外指天劃地的人物畫面,那么你很需要深入了解下面的內容,接下來,我們看一個有趣的海豚故事。
有一個海豚叫Mike,與一個訓練員生活在一起。Mike個子大,溫柔而聰明。它平時訓練的地方很大,有一個休息池,一個表演池,兩池相連,Mike很喜歡表演池周圍觀眾臺上的歡呼聲。
和往常一樣,訓練員先把Mike從休息池帶到表演池,讓Mike自由地在觀眾面前游弋,并安靜地等待著。Mike游的無聊了,想看看水面上的景色,便把頭高高地露出水面。沒想到這個動作引起了觀眾的注目,這時,訓練員立刻吹響了哨子,并扔給了Mike一條魚。然后訓練員便繼續耐心等待了下來。讓Mike開心的是,如果它重復了和上面相同的動作,訓練員便再會次吹響哨子,并再扔給它一條魚,訓練員會不斷地重復這個過程。幾次之后,Mike便弄懂了一件事:“這個動作可以得到魚”,于是便會經常重復這個動作。就這樣Mike滿意地結束了第一場表演,并被帶回了休息池。
休息一段時間之后,Mike被再次從休息池帶進表演池,進行第二場表演。可以想像得到,一進入表演池,Mike便重復之前學到的動作。可是,讓Mike失望的是,訓練員卻不再吹響哨子了,也沒有魚扔給它。因為訓練員想讓Mike展示新的動作,而不是之前的老把戲。經過了2/3的表演時間,Mike一遍遍地重復著之前的動作,變得越來越沮喪,無意中把尾巴猛地往空中一甩,卻沒想到訓練員立刻吹響了哨子,并扔給了Mike一條魚。有些不知所措的Mike迷惑地再次把尾巴豎了起來,結果又響起了哨音并得到了魚。不久,Mike又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學習能力,甩著尾巴愉快地被帶回休息池。
第三場表演開始了,一到表演池,Mike就開始表演之前學到的甩尾巴的動作,然而,卻沒有得到哨音與魚。原來訓練員想讓它再學習一些新的東西。在2/3的時間里,Mike又變得越來越焦慮起來,挫敗感越來越大,最后出于憤怒,它像陀螺一樣旋了個身,訓練員卻立刻吹響了哨子,扔給了它一條魚。過了一會兒,Mike又成功地學會了向觀眾旋轉自己,開心地回到休息池。
在之后的14次的演出中,Mike都重復著這樣的一種模式----在前2/3的演出時間里,重復它在前一場學到并強化的動作,直到最后看起來是“偶然事件”,它做出了一個新的動作,便會得到哨聲與魚。在2/3的時間里,Mike都會因為“錯誤”的動作而變得煩躁與沮喪,不過,Mike還是堅持忍耐著,因為訓練員總是定期地給Mike一些“非勞動所得的魚”,讓Mike和訓練員之間一直存在著某種親密關系,因為訓練員知道讓Mike過于失望的話會讓其徹底拒絕合作。
最后,第14場和第15場演出之間的休息池中,Mike似乎頓悟了一樣,它激動的像發現了金礦。當它進入第15場表演池的時候,它做出了一系列的絕妙動作,包括了8個完全不同的新動作,其中4個動作以前從沒有做過。故事到這里,已經結束了,Mike成功地完成了它的表演。
在這個故事中包含了如下幾個要素:
1. 魚 + 哨音 = 獎勵的魚;
2. 魚 + 沒哨音 = 非勞動所得的魚;
3. 獎勵的魚推動了任務的完成;
4. 非勞動所得的魚強化了關系。
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刺激并不是為了激發某種行為,而是一種情景標記。哨音與魚是一種情景標記,意思是:“重復你剛才做過的動作”,而表演池也是一種情景標記,意思是:“做一些和以前表演不同的動作”。而海豚與訓練員之間的關系是更大的情景。
這個故事揭示了如下重要的教練原理:
1. 教練與被教練者之間的關系非常重要,而且這種關系直接影響了任務能否達成。
2. 相關干系人會影響到教練與被教練者間的關系,缺乏正面回應會破壞教練與被教練者間的關系。
3. 結合不同類型的回應可使學習成為高效表現的一部分。
4. 高效的回應與“激勵”相關,高層次的學習是內在激勵的活動。
總之,被教練者如果想要取得高效表現,必須在行為上開始改變自己,而這取決于他所處的情景以及對教練回應的反應。這和Mike的故事很相似,當我們在敏捷轉型過程中,大家有明確的轉型目標,很多人參與其中,彼此互相影響。在其過程中,教練不斷地給出“哨音”與“魚”,當然,這種回應還可以由組織中的其他人給出。最重要的是,教練回應的目的是為了鼓勵人們主動地尋找持續改進的靈活方法,并鼓勵為了適應變化而產生創新的能力。
作者簡介
王偉,社區昵稱大S。ThoughtWorks咨詢團隊Lead Consultant。在 IT 行業有 16年的工作經驗,曾為各種行業的大型企業提供過IT咨詢服務,精益企業以及敏捷轉型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幫助過多家行業頭部企業進行過大規模敏捷轉型。通過多年經驗,積累了深厚的理論體系知識、及轉型案例經驗,擅長精益企業、敏捷轉型、DesignThinking、教練技術、教練式領導力、精益需求管理、產品創新方法等課程。
曾為:復旦軟件學院客座講師;上海敏捷理論推廣社區組織者;TiD講師;ScruGathering講師;敏捷之旅組織者、演講者;埃里克森專業教練。
郵箱:shangmeizhai@hotmail.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