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讀書筆記】
【書籍鏈接:《作家之旅,源自神話的寫作要義》】
【書籍分類:電影、編劇藝術】
1.關于《作家之旅》
人類其實只有那么兩三個故事,它們不斷地重復,就好像它們從未被重復過一樣。[1]
1993年出版的《作家之旅,源自神話的寫作要義》一書,融合了卡爾?榮格[2]的心理學思想(原型)和約瑟夫?坎貝爾[3]的神話研究(《千面英雄》)。
作者克里斯托弗?沃格勒在書中提出了“英雄之旅”的概念,將英雄故事拆解為12個階段,將旅途中的人物提煉為英雄、導師、信使等7種主要原型。
如作者所說,“在每一個文化中,英雄之旅的細節都不盡相同,但它們在根本上沒有區別。”無論是12個階段,還是7種原型,都是作者對英雄之旅的提煉,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影視、圖書作品中印證作者的觀點。
當然,由于成書年代的問題,不少材料對于我們來說比較陌生,姑且借用一些身邊的例子,把作者的心法“翻譯”成容易理解的模樣。
2.七種角色原型
無論召喚與否,神明都會出現。[4]
2.1.何謂原型?
心理學家榮格在描述這些常見的角色類型、符號和關系時,使用了“原型”這一術語,用來表示自古以來人類共有的人格模型,他認為原型貫穿了所有的時代和所有的文化。
約瑟夫?坎貝爾則把原型比作生物概念:它代表著身體的各個器官,建構在人體系統中。
本書作者特別強調了原型的功能性:原型不是固定不變的角色,而是角色臨時履行的功能,從而在故事中達到某種效果。
作者總結了七種最常見和最有效的原型,包括:英雄、導師、信使、變形者、陰影、伙伴和騙徒。
2.2.英雄
我們的使命由神所賜。[5]
“英雄”一詞,源自古希臘語,意為“保護和服務”,英雄代表了一種自我犧牲的精神。
- 英雄的心理功能:英雄這個原型象征著弗洛伊德[5]所稱的“自我”,象征著自我對身份和自身整體性的探求。在完善自我、成為全人的過程中,我們都和英雄一樣面對著內心守衛者、怪物和幫助者。
- 英雄的戲劇功能:包括了觀眾認同感、成長、行動三種特性,英雄必須要獲得觀眾的認同,必須要在旅途中獲得成長,而且通常來看,英雄一定是故事里最具有行動力的人。
英雄的例子數不勝數,《指環王》中的弗羅多即是一例。弗羅多繼承了霍比特人的傳統美德,在護衛魔戒的過程中,展現了勇于犧牲的一面,并在旅途中獲得了成長。
2.3.導師
愿原力與你同在。[6]
“導師(Mentor)”一詞,來源于史詩《奧德賽》,智慧女神雅典娜借助門特之形幫助了奧德修斯之子。
導師的心理功能:導師代表“自性”,即我們體內的神,也就是連接著所有事物的那部分人格。這一高級的自我是我們體內最智慧、最崇高、最接近神的部分。
導師的戲劇功能:導師的關鍵功能是傳授和訓練,英雄從導師身上,習得技能、獲得禮物。
著名的導師形象有甘道夫(《指環王》)、X-教授(《X戰警系列》)、鄧布利多校長(《哈利波特系列》)等等。當然,由于職業特性,教師、教練經常會肩負著導師的責任。
2.4.信使
你建起球場,他們就會來。[7]
一般來說,一股新的力量會在第一幕出現,為英雄帶來挑戰。這就是信使原型的能量。
信使的心理功能:信使有一個重要的心理功能:宣告改變是必要的。
信使的戲劇功能:信使激勵英雄,向他提出挑戰,從而推動故事的進展。他們通知英雄(及觀眾)改變和冒險即將來臨。有時候,信使僅僅是把新的能量將會打破平衡的一種媒介——信使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否中力量,暴風將至或者大地的首次震顫都可以作為冒險的信使。
當瞭望臺上的烽火燃起,阿拉貢意識到剛鐸面臨危機(《指環王3:王者歸來》);當斯特蘭奇見證了不可能發生的奇跡,他踏上了尋求治愈的旅程(《奇異博士》)。可以說,信使的存在,使得故事自然地延續。
2.5.變形者
你絕對想象不到。[8]
變形者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原型,理解它對講故事和人生都會有幫助。變形者頻繁變化外表和情緒,很難讓英雄和觀眾對其定位。變形者會誘導英雄讓他不停的猜測,變形者的忠心和真誠一般都很可疑。
變形者的心理功能:變形者原型的一個重要心理功能是榮格心理學的連個術語——阿尼姆斯(Animus)和阿尼瑪(Anima)的能量。阿尼姆斯是女性無意識中的男性性格和形象,也就是女人夢境和幻想里面反映男性氣質的正面與負面形象的集合。阿尼瑪則與之對應。這些被壓抑的氣質其實都存在于我們的體內并在夢境和幻想里以阿尼姆斯和阿尼瑪現形。
變形者的戲劇功能:變形者承擔的戲劇功能是,把懷疑和懸念帶到故事里。變形者在黑幫片和驚悚片里出現的概率很大。
經典的變形者形象有咕嚕姆(依舊《指環王》,畢竟是忠粉)、劉建明(《無間道》)以及常見的蛇蝎美女們。
2.6.陰影
善良的怪人是不滅的。[9]
被稱為陰影的原型象征著事物的陰暗的、未曾出現的、未曾實現的或者被拋棄的一面。陰影代表著我們身上被自己厭惡的哪些部分,或者說是不愿意承認的那些秘密。
陰影的心理功能:陰影象征著心靈感受被壓抑的能量。陰影可能是我們一直以來都力圖克服的陰暗部分——壞的習慣和舊有的恐懼。
陰影的戲劇功能:陰影的戲劇功能是作為強力的對手向英雄發出挑戰。陰影制造沖突并且把英雄置于生命威脅之中,從而激發英雄最大的潛力。英雄本身也可以顯示出陰影的一面。
關于陰影的例子,似乎俯拾皆是,畢竟制造矛盾對立的故事里,反派基本不會缺席。
2.7.伙伴
安逸家園出,探檢未知路。萬般無可比,朋黨相愛慕。[10]
途中的英雄會需要結伴而行的人——伙伴,他有很多的功能:陪伴、爭論的對手、良知或者喜劇調劑。
伙伴的心理功能:夢境中或文藝作品中的伙伴,或許象征著人格當中尚未明確或尚未使用而又必須激活的哪些部分。伙伴也可能象征著能在精神危機時給我們幫助的強大的內心力量。
伙伴的戲劇功能:故事里的伙伴能夠提供解決問題的多種路徑,也能使英雄的人格更加的豐滿,因為他們能夠表達那些可能并不適合英雄氣質的情感,比如恐懼、幽默和無知。
離開了丁滿、彭彭,辛巴的歷險一定會失去不少樂趣(《獅子王》);沒有了狐貍尼克的狡猾、幽默,兔子警官也很難克服重重危險(《瘋狂動物城》)。
2.8.騙徒
那玩意毫無意義,就跟我一樣。[11]
騙徒這一原型是惡作劇能量和求變欲望的化身。所有故事里的小丑和滑稽的死黨都屬于這一原型。
騙徒的心理功能:騙徒具有幾種重要的心理功能。他們將膨脹的自我切成小塊,并把英雄和觀眾帶回現實。他們通過激發健康的笑料而讓我們意識到我們之間的聯系,他們也會揪出愚蠢和虛偽。最重要的是,他們往往通過揭示心理狀況的呆滯、失調和荒誕,帶來健康的變化和轉型。墨守成規使他們天生的敵人。
騙徒的戲劇功能:騙徒不僅有上述的心理功能,還承擔著喜劇調劑的戲劇功能。騙徒可能是為英雄或陰影工作的仆人或伙伴,當然他們也可能是獨立的人,有自己的歪門邪道。
兔八哥、達菲鴨、必必鳥都是騙徒的代表,為觀眾帶來了無盡樂趣。
-
出自美國女作家薇拉.凱瑟(1873-1947)的作品:《哦,拓荒者!》 ?
-
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著名心理學家,主張把人格分為意識、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三層。曾任國際心理分析學會會長。 ?
-
約瑟夫·坎貝爾 (Joseph Campbell,1904-1987),美國比較神話學大師,探討人類文化中宗教信仰的共同點和神話的共性作用,對世界各地文學和民間傳說中的神話原型有深入研究。 ?
-
卡爾.榮格家門上的箴言。 ?
-
出自電影《星球大戰》。 ?
-
出自電影《夢幻之地》,一位農夫忽然聽到一個神秘聲音,他真的遵循指示鏟平了自己的玉米地,把球場建了起來。 ?
-
出自電影《謎中謎》。 ?
-
出自電影《科學怪人的鬼魂》。 ?
-
出自布萊爾.貝洛克的詩集《奉獻頌詩》。 ?
-
達菲鴨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