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星期一。
晚上孩子到家八點,剛好開餐,菜和湯都上桌了,他說他不吃了,中午都說不吃了。
那就喝點兒湯吃些菜吧。
那你這樣說不就是吃飯嘛。
天冷了,晚上多少吃一些,要不你一會兒該到處找東西吃。
不會的,我說了不吃。
那泡芙你吃不?
孩子拿起來看看,算了,不吃了,我忍住。
兩分鐘后從屋里出來,我還是吃泡芙吧。
我這邊吃完洗完,孩子出來翻冰箱找吃的,除了菜就是肉,不用找了。
那我吃蘋果和牛奶吧。
你這個吃法還不如好好吃飯呢,規(guī)律還健康,寫著作業(yè)吃些東西的圖啥呢。
嗯,你說的對。
你晚餐吃不吃取決于飯菜是不是你想吃的,看起來湯菜的碳水高,但你吃的泡芙餅干牛奶蘋果熱量更高更不健康更不易消耗。
哎呀,我知道了。
11月2日,星期二。
前兩天想著給孩子買個短款外套,問孩子意見,孩子說同學(xué)買的棒球服挺好看,于是就選購了棒球服。
今天收到貨,孩子滿心歡喜,說要給同學(xué)拍照看看。
不合適吧,就買個衣服還給人家看看,你明天穿了不就看見了。
哎呀,人家說我天天穿那個外套都不見買新衣服。
咱不能跟同學(xué)比這個呀,你們天天校服,何況你身上這外套也是秋季新買的。
知道知道,那不是我們幾個關(guān)系好才口無遮攔嘛,其他人誰會說這個話題呀。
哦,明白了,就是互相揶揄下唄。
算是吧,我同學(xué)還說我衣品挺好的,我說那是我媽審美好。
哈哈哈,那是,也不看看誰的老媽。再說我審美好也得你能相中嘛,兩好才能湊一個好。
嗯,你真相了。
小時候是個要玩具零食不要衣服的孩子,小學(xué)階段都是只要媽媽買回來的衣服都只管上身穿,沒有挑剔沒有嫌棄。
上初中后明顯不一樣了,先是鄙夷衣柜里那些帶圖案的衣服,然后嫌棄幼稚,接著就是嚴(yán)重聲明自己絕不會再穿,能穿上也不穿、沒替換的衣服也不穿。
本來天天穿校服,自己的衣服也就假期里穿,每年換季添衣服換鞋子都要帶著他選購,必不可少的該及時添加更換的我都會主動詢問他,他偶爾提及同學(xué)添置的自己想要的,只要必需合理我也盡量滿足,基本上大人的建議孩子都能接受,這方面還是值得肯定的。
11月3日,星期三。
姑姑打電話說要送幾袋饅頭過來,讓下樓接一下。
我說,咱家一袋饅頭能吃一周,消耗量太低,真是擱不住送。
孩子聽了看看我,媽,能吃多少吃多少,放冰箱也不會壞,那就是姑姑的心意。
嗯嗯,你說的對,我有些不知足了。雖然不值錢,但關(guān)鍵是心意。
對呀,那姑姑也沒送別人家呢。
大人在孩子面前抱怨時有時候是無意識的,有時候純粹是沒話找話說的閑聊,這時候孩子比大人更冷靜理智。而當(dāng)孩子在大人面前抱怨時,大人可能不明說,心里卻會覺得這孩子不夠懂事,于是旁敲側(cè)擊地長篇大論就開始了,孩子沒了訴說的欲望,大人說再多都枉然。
這方面,大人需要跟孩子學(xué)習(xí),對方怨聲載道時要用心聽耐心說,清晰平和,冷靜理智。
11月4日,星期四。
周末我說頭發(fā)該理了。
孩子說,我覺得挺好呀,這樣挺帥的。
好吧,你決定。
下午上學(xué)前照鏡子,媽,我是不是該理發(fā)了,這頭發(fā)看起來亂蓬蓬的。
你不是說喜歡亂蓬蓬的造型嘛。
這看起來太丑了,不行,我這周一定要去理發(fā)。
嗯嗯,你決定就好。
11月5日,星期五。
通常周五下午五點就離校了,今天晚上八點多了沒到家。群上問了老師,說是跟同學(xué)在打籃球。
九點多到家,我說這樣的情況要提前說一聲的,大人在家等著急了。
我沒手機(jī)沒法說呀……
中午吃飯的時候可以說一聲嘛。
那是臨時決定的,中午怎么知道。
那你還記得晚上七點有網(wǎng)課嗎?
我知道,原本想著玩兒一會兒就走,后來看已經(jīng)七點多,我就想著干脆明天看回放吧。
這樣也要想辦法給家里說一聲,比如說打個電話。
嗯,好,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