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摘要】“專遞課堂”是通過網絡錄播系統,將教學活動進行在線互動的一種新型課堂。是雙師課堂的一種應用方式,主要針對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缺少師資、開不全開不足開不好國家規定課程的問題,采用網上專門開課或同步上課、利用互聯網按照教學進度推送優質教育資源等形式,幫助農村薄弱學校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其對農村教學的成效顯著,它能有效調動農村學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農村教師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方式注入活力。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在長期探索過程中,我們也找到了一些解決辦法。要充分利用QQ、微信、釘釘平臺等各種現有資源,進行資源整合,將課程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知識制成微課,把微課設計作為課堂的備用資源。?
【關鍵詞】農村學校;專遞課堂; 效果;思考
背景信息
? ? ? ? 教育部頒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和省、市、縣相關文件要求,依托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優勢,創新中小學校結對幫扶機制,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輻射面,實現城鄉結對幫扶學校管理共進、教學共研、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師生互動、差異互補,積極推動“專遞課堂”’建設,推廣一校帶多點、一校帶多校的教學和教研組織模式,進一步提高教學點開課率,提高薄弱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在更高層次上促進教育公平”。2020年3月16日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這份文件中,著重解讀了三個課堂的重要意義及定義,并將“專遞課堂”放在了顯著而核心的位置。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好現有設備,加強“專遞課堂”的運行和探索,努力辦好每一所鄉村學校,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讓鄉村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一樣,享有優質的教育資源。城川鎮學區有六所完全小學和兩所教學點,從各小學教師配備情況看,師生比已達標,除中心小學外,村小學和教學點仍然缺少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等學科專業教師。相比城區學校,各村小學和教學點老師接受培訓的機會少,學生接受的信息量少,學校圖書室藏書可供師生閱讀的書有限,特別是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量,學生中許多家庭沒有電腦、學習機等設備;教師因長年累月在農村工作,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相對陳舊,教學質量一直不夠理想。為了讓村小學和教學點能夠開全開齊課程,城川鎮學區率先采用了“聯校走教“模式,讓中心小學的教師定期到村小和教學點走教,以彌補專業教師短缺的短板。隨著cctalk平臺在全縣的試行推廣,城川鎮學區在各小學校和教學點安裝了一套能支撐cctalk系統運行的設備,全學區開啟了英語、音樂、美術等網絡課堂。2018年“省級同享大城市優質教育資源”信息化示范項目落地城川中心小學,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試用后,學區將cctalk和“省級同享大城市優質教育資源”平臺中的“小魚互聯”進行了整合,由 “一帶三”變為“一帶多”,實現了“專遞課堂”在全鎮的全覆蓋。在中心小學主課堂授課,各村小學和教學點開起設備同步上課,這種創新的、獨特的、新穎的課堂,有效激發了學生創造力和積極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為村小學和教學點教師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方式注入活力。
案例正文
? ? 一、對“專遞課堂”的認知?
? ? “專遞課堂”是通過網絡錄播系統,將教學活動進行在線互動的一種新型的學習課堂,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探究交流學習成果;可自動錄制課堂視頻,供學生課后自主點播下載學習,以反饋、彌補課堂上的不足。它通過“優師帶弱師、優課帶弱課”,多所學校同步學習、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有效縮小了各學校間教育教學水平的差異。“專遞課堂”是雙師課堂的一種應用方式,強調專門性,主要針對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缺少師資、開不出開不足開不好國家規定課程的問題,采用網上專門開課或同步上課、利用互聯網按照教學進度推上送優質教育資源等形式。為農村教育教學注入活力,也為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研能力提供了新的平臺。
? ? ? ? 專遞課堂實際上是雙師課堂的典型應用,它有如下的優勢。? ?
? ? (一)節約資源,資源共享
? ? ? 一是節約師資。
? ? ? ? 針對城川鎮學區各村小學和教學點音樂、美術、英語專業教師短缺的現狀,我們把全鎮各小學和教學點的音樂、美術課與中心小學的音樂、美術課安排成同步課堂,把教學點的英語課與中心小學的英語課安排成同步課堂。這樣的專遞課堂教學,實際上就是跨學校的雙師課堂教學,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實現一個教師對多個學校的多個班級進行網絡同步授課,再配上接收學校的教師就可完成,能用較少的師資來實現多個學校多個班級的雙師課堂教學。二是優質資源共享。跨學校同步教學中的“雙師教學”,不受區域、學校的局限,可以最大化地發揮中心小學優秀教師和優質資源的作用,做到中心小學和各小學的師資共享、資源共享。?
? ? ? (二)宜于操作,實施便捷。在形式上是“主輔式雙師教學”,即以中心小學教師為主,通過網絡平臺對多個接收學校班級的學生進行授課。接收學校的教師為輔,主要負責在課前布置預習,在課堂上維持紀律,在課后釋疑解難、鞏固練習。?
? (三)改革創新,發揮優勢
? ? ? ? 跨區域同步教學中的“雙師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一種改革和創新,既能充分發揮中心小學教師業務水平高、上課思路新等優勢,又能發揮各村小和教學點教師了解學生、了解學情等優勢。這種雙師教學,可以通過情景式、互動式的教學來調動學生課堂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真正實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通過“專遞課堂”就可實現中心校一對一乃至一對多個聽課點的互動課堂模式:中心點的課堂可以實時直播、錄制、自動上傳至資源服務器;教師可自主選擇時間組織學生觀看學習;還可將課堂視頻發送到班級微信群、班班通、甘肅智慧教育平臺、釘釘等平臺上方便學生重復觀看學習。? ?
? ? ? ? 二、專遞課堂的組織實施
? ? (一)開展音樂、美術、英語三個學科的在線課堂直播全鎮各小學音樂課和美術課與中心小學的課表一致,教學點的各年級英語課表也和中心小學的英語課表一致。中心小學的科任教師在教研組的組織下提前集體備課,將教案及學生上課所要準備的學具及材料提前告知其他各學校的老師,讓學生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具及資源包。授課教師和中心小學的學生在中心小學錄播室上課,其他各校的學生在各自學校的接收教室上課,進行一帶多的在線教學,中心小學的錄播室在大屏幕上可以清楚的看見其他各校的課堂,也可以向各校孩子們在線提問、釋疑解惑。
? ? (二)開展線上教研活動在全鎮舉行學科賽課、骨干教師賽講等活動時,為了讓各村小學和教學點的孩子能身臨其境,領略精品課中的精彩,我們也采用“專遞課堂”在線教學。全鎮各教學單位的學生都可以在線同上一節課。各小學教師參加評課時主會場和分會場均可以現場線上發言,互相探討、互相交流、共同進步。這種教研模式拓寬了全鎮教師參與教研的時間和空間,能讓全鎮大多數教師多輪次參加教研活動,大大提升了全鎮教師的專業素養。
? ? (三)開展線上會議、業務培訓和教師讀書分享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如疫情期間、大雨、大雪等),學區的周例會、周教研會、校長會、校本培訓及黨員“一會三課”均可采用線上會議的形式正常開展,特別是在組織教師觀看名師課堂及專家理論培訓或召開全體教師大會時,各分會場的參會情況在主會場的大屏幕上一目了然。為了引導全鎮教師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可以定期舉行線上讀書推介或讀書分享、線上讀書沙龍等活動。開展在線課堂教學城川鎮學區全鎮同一級的學生最多的不足九十人,最少的不足二十人,疫情期間完全可以實行全鎮各年級的在線課堂教學,我們在中心小學錄播室一體機上下載釘釘軟件,建立年級直播群,由中心小學的骨干教師向全鎮學生進行在線教學,每天每個學生可以上好一節語文、數學和英語課。教師在錄播室授課時可隨時提問在線的所有學生,也可以在大屏幕上隨時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所有在線學生均可參與在線討論交流。同時引導學生能在特殊時期居家按時作息,能和在校時一樣按時照常上課學習、完成各類作業、提交作業。? ? ? ? ? ?
? ? ? 三、“專遞課堂”在農村教學中的成效? ? ?
? ? (一)能對大限度地開發學生思維,優化學生學習方式城川鎮學區村小學和教學點一部分學生受生活環境差、家庭教育缺失、知識面窄等影響,在課堂上很少自主發表見解。基于“專遞課堂”的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終端設備學習中的自由化特點,一方面,使中心小學的老師和學生與各村小的學生達到信息的雙向交流和資源共享,使學生在課堂中開闊視野,激發潛力,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另一方面,利用“專遞課堂”可錄制、重復播放的特點,如果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還有疑問未能解決,在課后可以多次觀看視頻,這滿足了不同程度的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從而優化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為村小學和教學點的教師提供了方便。
? ? (二)能引領和指導農村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和教學思維的改變,促進農村教師的專業成長? 城川鎮學區各鄉村小學和教學點教師隊伍趨向高齡化,資源吸收和創新理念接受慢,導致教學思維和教學方法陳舊、教學過程缺乏活力。因此,運用“專遞課堂”使村小學教師從其他老師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中受到啟發,促使教師逐漸學會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法,彌補自身的不足,有利于其專業成長。在全鎮教師的教研活動中,說課、評課環節的教學亮點、教學建議、教學反思的交流,既增強了中心小學教師的業務能力,又填補了村小學和教學點教師沒有機會接受專業性培訓的缺陷,大大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質。
? ? (三)強化了對教育資源的開發、拓展和利用? 2012年教育部提出的“教學點數字教育資金全覆蓋”項目,有效地解決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問題。傳統的網絡課堂系統主要是基于直播技術而構建的,僅可實現“主講教室”向“聽課教室”的單向視音頻廣播,無法實現主講教師與聽課學生的音視頻交互。“專遞課堂”具備強大的視頻、音頻以及數據融合交互功能,可以讓不同學校、不同地域的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動教學,把學習主動權從教師轉移到學生,形成雙主教學模式,為不同地域的師生架起了課堂互動和知識傳遞的橋梁,能更加有效地拓展利用教育資源。同時、專遞課堂在教研活動和讀書交流活動中的廣泛應用,為全鎮教師之間的相互討論交流搭建了平臺,也為全體教師的業務提升和專業成長注入了新的活力。? ?
? ? ? 四、遇到的問題
? ? (一)“專遞課堂”是依靠信息技術平臺實現并實地在線授課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學效果良好。但通過實地課堂觀察和相關教師反映,由于農村學校設備和網絡技術還不是十分成熟,加之農村小學網絡維護技術人員少,不能隨時進行設備的維護、更新和升級,在上課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要么是網速慢不能盡快上線進入課堂,即使上線了但經常卡頓,要么是學生看不清主講課堂PPT上面的內容,要么是各村小的話筒太少,學生參與回答問題的機會少,要么是傳輸的聲音小、有雜音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往往會制約著專遞課堂的運行質量。因此,加強網絡技術人員培訓,優化網絡及教學環境,設備升級是當務之急。
? ? (二)農村學生大多數缺乏自信,膽量小,課堂上回答問題時扭扭捏捏、不能準確簡明,造成課堂節奏緩慢,以至于拖堂不能完成教學任務,課堂檢測不能當堂完成,部分學生學習習慣差,注意力不集中,聽課效率低,而且缺乏有效的反饋和評價。
? ? (三)“專遞課堂”教學環境中,? ? ? ? ? 中心校教師與教學點學生是異地網絡教學,師生面對面接觸較少,在師生關系、教學氛圍、課堂組織管理與協調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問題。一是教學點的教師往往肩負著幾個班圾的教學,沒有時間和精力與主講教師共同設計教案,二者在備課時缺乏交流、協作。二是許多主講教師不清楚教學點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水平等,致使上課進度緩慢。三是教學點學生因感覺教師不在身邊而缺乏自律和自覺,一些后進生聽講習慣和學習慣較差,知識斷層,與其他學生不在一個層面上,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 ? ? ? 五、我們的建議
? ? (一)在“專遞課堂”中應用微課? ? ? ? ? 針對各校學生參差不齊的現狀,最好是主講教師和教學點的教師要在課前通過網絡平臺溝通交流,共同參與教案設計,把部分學生在課堂上難以理解和消化的知識點制作成微課,并把制作好的微課通過微信或QQ傳送給教學點的教師,在教學點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根據微課內容提前預習和課后鞏固,也可自行觀看學習。課上,學生通過主講教師組織的課堂活動,對知識進行消化掌握,即可有效地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
? ? (二)準備好備用資源,彌補不足
? ? ? ? 針對網速慢,課堂上卡頓,學生不能正常參與“專遞課堂”的狀況,要充分發揮中心小學教研組集體備課的優勢,將所要上的內容根據課程的重、難點知識制成微課,課前發給各村小學和教學點,作為課堂的備用資源。當設備或網絡出現問題時(如主講課堂畫面和聲音效果不好時),村小學和教學點的教師可以在本地播放提前錄制好的微課,帶領學生按照教學設計繼續上課,保障課堂教學有序進行,以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這樣就可以有效解決網絡、設備等技術層面的問題。將微課應用于“專遞課堂”中,可以預防和解決技術不夠成熟帶來的問題,完善“專遞課堂”教學模式。這對于加強“專遞課堂”建設,提高農村學校教學水平、教育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城鄉均衡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結束語
? ? ? ? 靜寧縣城川鎮學區充分利用“省級同享大城市優質教育資源”中的“小魚易聯”平臺,與cctalk、、微信、釘釘等平臺整合,開展“專遞課堂”線上教學、疫情期間線上教研和教師讀書分享活動,改變了村小學和教學點學生的學習方式,它能有效調動農村學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農村教師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方式注入活力,提升了農村小學教師的業務水平,促進了農村教師的專業成長,為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探索了一條新路。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專遞課堂”教學思路,充分發揮其優勢,揚長避短,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