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閱讀原文片段】
我們現在正在面對一個信息過載的世界,在互聯網發展初期,人們享受著信息帶給自己的便利,感嘆著世界變平了。但是現在這個場景被另外一種狀態所取代,信息變得越來越繁雜,鋪天蓋地的新聞、網頁、電話、短信、IM消息、SNS(社交網站)讓你目不暇接,疲于應付。你要想在這些信息中篩選出對自己有用的內容,即累心又費力。
這些信息看起來是無序的,但也不是毫無規律可言,只要我們能夠正確處理它們,管理起來也并非我們想象中的困難。
- 明確信息的類型
郵件也好,聊天記錄也罷,我們需要明確這些信息是什么樣的信息。一個文檔可以存儲在電腦的硬盤中,而一段文字就不行,至少要把文字放在一個word文檔里才能存儲在電腦中。而一個電話,如果你沒有把它的核心內容記錄下來,這個電話的內容就會一直盤旋在你的腦子里揮之不去,你需要拿便利貼把電話的核心內容寫下來。這樣電話的主要內容就會以便利貼的形式存在著,你也會清楚電話的信息是什么樣的信息。
- 明確存儲地點
隨著智能手機和4G網絡的發展,我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也越來越多,信息不僅能通過電腦傳遞,還可以輕松通過手機來收郵件,查看聊天記錄或者接收圖片、文字和文件,這一方面給我們帶來了便捷,另外一方面也給我們造成了困擾,那就是信息存儲的位置并不固定。你會發現你的信息有的存在電腦中、有的存在手機里,有些還以便利貼的形式貼在電腦顯示器上。存儲地點的不固定會使我們分散很多精力,在建立信息秩序時,需要明確存儲地點。
- 透過信息看行動
你每天接到的電話、短信、郵件、聊天記錄,表面上看起來,它們是以信息的形式存在的,但是透過信息,它們卻代表著“需要做的事情”、“有用的參考資料”,一封郵件可能會指導你的下一步行動,一個電話號碼一個地址,就是你拜訪客戶的參考資料,當我們看到這一點,才會真正體會到信息的價值,在看待它們時,也會從行動的角度出發。
【I?講解和復述】
信息通過網絡的傳播,讓我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即便利又復雜。我們不需要擔心找不到路,也不需要擔心找不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但是如何從鋪天蓋地的新聞、網頁、電話、短信、IM消息、SNS(社交網站)找到高質量的信息(能創造出價值-增加我們的效益),成了一件頭疼并累心的工作。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樣,在需要找朋友信息的時候,忘了放在電腦上了,還是手機上,是在硬盤上?還是在云盤?社交網站?每每這種時候只能哀嘆一聲,一個一個去搜索尋找,找到了還好,找不到的時候那份無奈只能自己哀嘆一聲,我的5S,收納技術實在太差。
不過,如果能有效的的按下面的規律處理的話,信息的處理會變得簡單。而你會成為信息的駕馭者,而不會被信息所牽制。
- 明確信息的類型
可直接用電子文檔形式保存的:PPT,Word等等,
需要加工下能成為電子文檔保存的:郵件內容等整理成文檔,
無法用電子文檔保存的(用紙張保存):電話傳遞過來的信息等
- 明確存儲地點
儲存地點的模糊,在資料尋找的時候會浪費很多時間,從成本管理角度考慮,浪費了很多時間成本。所以可以根據需求將儲存地進行固定。
- 透過信息看行動
每一份信息后面都有它想告訴我們的含義,比如“需要做的事情”、“有用的參考資料”,亦或潛在的客戶等等。這也是信息的價值所在,如何看待它們,也會決定了我們的后續行動。
【A1?回顧過去】
剛入職的時候所有的信息都來自USB,郵箱,保管還是比較方便的,最多為了不讓信息因為電腦的損壞而數據丟失,每周做一次備份在其他移動硬盤就可以了。但是隨著微信、云盤的產生,信息攝入的途徑越來越多,量也越來越多。開始的時候因為信息是放在虛擬空間的,可以無限擴容空間(即我的倉庫可以無限擴大),所以對信息并沒有向實體的物品一樣進行收納管理,收到后,看一下,直接丟到D盤(C盤一般放系統文件,只對C盤和D盤進行了分開管理)。對文件類型,時間,文件名一概保持原樣。
直到有一天,突然我的空間不夠了,同時發現需要為老板提供一份報告,搜尋文件的時間要占用到3-5分鐘,才發現我已經被信息所累,工作效率下降。信息原本‘創造價值‘的意義已然消失。
不得已對信息進行了簡單分離管理。
【A2?未來應用】
目前我對信息的管理主要還是按時間,并根據文件內容修改文件名,方便使用時的搜索。后續會根據文件的種類再進行細分,比如工作類,非工作類,工作類根據對內,對外區分,非工作類的則根據家庭類,愛好類進行細分。信息的保持時間也需要定義下,1年左右使用頻率低于5%,從信息中剔除,將斷舍離和5S的管理用在非實體的信息上。同時嘗試使用印象筆記類的文件整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