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把一部分公號文章搬到了簡書。
簡書有個字數統計功能,我一看,好家伙,不知不覺間,我竟然已經寫了23篇、累計6萬多字了!
3月6號注冊的公眾號,到8月6號剛好5個月。
所以,這5個月到底發生了什么?讓一個公認三分鐘熱度的人撕掉這個標簽,開始堅持不斷地寫寫寫?
且聽我慢慢說~
一、序 ?曲
看過我之前文章的人都知道(戳:感受文字帶來的光和熱—我和寫作的故事),寫作這件事在我的生活中已經斷檔十幾年,它的重新開啟,其實有很多機緣巧合。
如果我沒有加入一土,就不會聽到Lily的講座(事實上這也是我在一土聽過的為數不多的講座之一),不會認識Lily并關注她的公眾號;
如果Lily不是臨時一拍腦門,決定成立成長部落;
如果不是我一時興起在群里嚷嚷北京什么時候能聚會;
如果不是Lily一句“舒適圈”問住了我;
如果我沒有鼓起勇氣接手線下活動的組織工作;
如果不是邁出去這一步之后要直面自己內心的各種糾結掙扎和困惑;
如果不是活動帶給我心底的觸動大到想要動筆去記錄,寫下第一篇文章;
如果七七沒有婉拒在她個人的公號上幫我發表那篇文章(感謝啊!);
如果以上任何一件事沒有發生,我就不會開設自己的公眾號、加入寫作群,這后來一切關于寫作的故事都不會有。
生活的奇妙就在于此,當一件事發生的時候,很難預料它能產生什么作用、繼而將我們引向何處。
往往只有我們回頭看的時候,這些點才會串成線。
當然,看完這些,你可能覺得那么多機緣巧合壓根不可控,況且也只能說明是我和寫作有緣分,而你自己和寫作沒什么相關。
如果你想過要動筆卻一直找不到靈感,或者還在等待一個開始寫作的契機,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二、何時開始寫?
自愿點進來并且認真看到了這里,就說明,不管你承認與否,寫作在你心中其實是有種子的。
那你可能想問,如何讓種子萌芽?到哪兒找開始寫作的契機?
我會告訴你,這篇文章就是你的契機!讀完,先去寫一篇讀后感,如果覺得我文章寫得太爛,罵罵我也可以啊!重點是要開始寫!
這不是開玩笑。
不開始寫,永遠不知道寫是什么感覺,寫作帶來的美好體驗更是無從說起。
如果你喜歡看電影,那找一部自己喜歡的電影,從寫影評開始吧;
如果你喜歡閱讀,那看完記得寫個書評哦;
如果你喜歡旅行,那就寫旅行日記吧,配點美照;
如果你是家庭主婦,上有老下有小,每天柴米油鹽鍋碗瓢盆,那就從記錄生活流水和體驗開始吧;
如果你剛入職,那太好了,從工作學習筆記、待人接物開始寫吧;
如果你是職場老司機,那快來造福小白們吧,寫寫職場經驗,分享自己的職場故事;
如果你最近踩了雷,恭喜你,每一個雷都是可深挖的大坑,找找背后的原因、梳理下相關脈絡,寫一篇防雷指南吧;
發現了嗎?只要想寫,只要有心,生活中處處有素材,哪哪兒都是靈感。
我們在初寫作的時候,只需挑一個你感興趣或擅長的領域,用心去寫,盡量做到寫出來的文字融入了自己的思考,能夠反映你內心所察、所想、所盼,換句話說,寫你自己的故事。
寫作頻率也不必太高,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每周一篇甚至每半月一篇即可。
那句話怎么說?種一顆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然后就是現在。
所以,現在就開啟寫作模式吧~
三、持續地寫寫寫
萬事開頭難。開始寫之后,持續寫作這件事就成功一半了。
剩下的一半,怎么達到?
在我看來,主要靠以下三輛馬車:
(一)外部監督與激勵
這里我們先不談Big Why,反正我開始寫的時候是沒有想那么多,只是想記錄和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美好。
外部監督和激勵來得最簡單、直接、有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找一個可以得到正面反饋和激勵的平臺。
無論是微信公眾號,或者是簡書,都是非常好的平臺,氛圍包容、鼓勵原創。
在這些平臺上, 我們可以創作、展示和交流,又可以得到更多的反饋、激勵,甚至是贊賞(嗯,是這個¥,我也就收到2000來塊吧哈哈)。
在沒有找到內生驅動之前,外部激勵是非常重要的推力。
這些平臺,會讓你在寫作的過程中,遇到更多的知己,所謂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有時候,甚至只是幾句走心的贊美和肯定,咱也覺得遇到了同路人,不枉辛苦碼字那么久,一切都值了。
找對了平臺,會讓我們寫作之路變得不那么枯燥、艱難。
2.告訴所有人你在干什么!
公號正式開了以后,我告訴身邊的朋友們,我要開始寫公號了啊!而且口號喊得很大,導致很多人以為我要離職全身心投入自媒體了。
估計當時大家的反應都是,我有點要瘋。
主要的疑慮集中在兩方面,一是這都啥年代了,公號紅利時代早就過了,你這會沖進去,殘羹冷炙都撈不著啊。二是全職上班、帶著一歲多的小娃、又在換房,還嫌自己事兒不夠多啊?
坦白說,其實我也沒想那么多,就是覺得我用盡繩命、掏出真心寫了一篇文章,不能沒有地方發啊!
這也算是冥冥之中一拍腦門的決定吧,看起來是歪打正著,但可能正是內心想要表達和抒發自己的潛意識引導了我。
3.給自己設定可踮腳達成的目標,并且告訴所有人!
公號既然開了,話也喊出去了,不能只寫一篇就徹底荒廢吧,于是,我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不是掙他一個億啦),至少每周寫一篇,并且在公眾號首頁用自動回復的方式告訴了所有人。
這樣一來,在開始寫作的初期,一想到關注我的幾十個粉絲還在眼巴巴等著更新(其實人家可能并沒有哈哈哈),每周一更這個事優先級就變高了。
也因此,堅持變成了可能。
4.找到同樣熱愛寫作的隊友
隊友功效實在是杠杠的。
尤其是剛開始寫作時,特別需要老司機帶帶路~我一般會先發臨時鏈接給隊友們看,然后他們提修改和調整意見,我視情況完善之后再正式發出。
更重要的,是我們經常交流寫作的靈感與素材、心得與技巧以及瓶頸與困惑,并且互相鼓勵與鞭策,一起消除前行的阻力。
也正是由于隊友們的存在,我在和他們無數次的探討(和閑聊天)中明確,于我而言,最能筆下生花的狀態,其實是手寫我心、表達和記錄真實內心感受時的狀態。
(二)內生驅動與熱愛
話喊出去之后,第一階段的行動一般都很有熱度和激情,外界的激勵與反饋也來了,因此我們會比較容易度過和寫作最開始的蜜月期。
然后,瓶頸期來了。
這個階段,你會發現,沒有靈感,無法筆下生花;工作家庭瑣事太多,沒有時間去寫;沒有人看我的文章,還要繼續寫嗎;寫作質量無法提高,寫下去還有意義嗎...
歸根結底,我到底喜歡寫作嗎?寫作對我而言又意味著什么?
這就是內生驅動的事了,所謂Big Why。
1.先找到你的痛點和關注點
我在寫完第一篇《踏出舒適圈,到更廣闊的天地》之后,并沒有什么寫作方向,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寫點什么,無從下筆,根本無法生花。
在連著寫了3篇生硬堆積、滿篇自言自語、小學生作文一樣還美其名曰“提升幸福指數系列”文章后,我徹底寫不下去了。
才一個月啊,瓶頸期就來了,我的內心是崩潰的。
我在寫作群里跟前輩們咨詢,說我沒有靈感,寫不下去了。正好當時在換房折騰得雞飛狗跳的檔口,之前和群友聊天時提到了一些換房的狗血事,我感嘆說真是太費精力、實在沒時間寫公號了。群友石榴花問我,“為什么不寫寫你換房的經歷?”
我想了想,是啊,既然換房這件事占據我如此多的時間、遇到了這么些奇葩的人和事、把我折騰得夜不能寐,為什么不寫這個?
這一寫發現,我簡直太有感觸、有太多話想說,甚至一篇根本寫不完!于是才有了《我所經歷的北京房價2003-2017》上中下三篇文章,每篇都是1000+的閱讀量,也因此帶來了第一批的100個粉絲(說得跟現在有好幾批了一樣哈哈哈)。
這段經歷讓我明白,寫作的素材,其實就在我們的生活里。如果不知道寫什么,那就想想,現在最困擾你的是什么?什么事情讓你感觸最深?哪些事情讓你忍不住去關注?
這些都能成為你的靈感來源。
2.繼續挖掘,找到內生驅動
按群友的說法,自從房價系列文章后,我在寫作方面就像開了掛、下筆如有神。
但我想說的是,我只是運氣好,突然找到了方法,開啟了手寫我心的模式,把真實想法通過文字表現出來了而已。
所以,找到你想寫的東西很重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更重要。這些都得在開始寫作之后,逐步摸索、思考、嘗試、提煉出來的。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
對于我來說,這個方式,主要有3大類。
一類是通過寫作,來幫自己進行問題梳理、同深度自我交流。像《壞情緒來襲,怎么應對?》《別人光鮮亮麗,我卻平淡無奇...是真的嗎?》《生活連絆我幾腳,我卻屹立不倒~》(戳標題可以直接讀)都是這種自我安撫類。
我是那種情緒一上來,腦子里就亂成一鍋粥的人,這個時候的寫作于我,真的是救贖。唯有靜下心來寫,不斷和自己交流,一直往心底里挖掘,我才能理清各種糾結的小疙瘩,找到內心的inner peace。
寫作成了我的奧特曼,專門用來打生活中的小怪物。
還有一類是通過寫作,來記錄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像《Ukuleleの小確幸》《養個孩子,有多幸福?》都屬于這類。
這種文章寫得時候會很開心,滿滿都是幸福和快樂,無論何時再翻出來看,都會有情景重現,很奇妙。
寫作是我美好、快樂生活的記錄儀。
再有一類,以生活經驗、總結、鼓勵親朋居多,例如寫給我弟的《羈絆-寫給那個鼻子上有道疤的小男孩》,傳授經驗的《如何成功組織50人次的新時代網友聚會?》《6招教你自然離乳》等。
從本質上來講,我是一個很熱心、善良的人,自己走過的彎路、受過的苦、跌過的坑兒總會想要立個指引牌給后來者以提醒,所以寫這類文章,尤其是對別人確實有幫助時,哪怕只有一個人,我自己的滿足度都會很高。嘿嘿,感覺自己暖暖的~^_^
寫作是我希望朋友更安康、世界更美好的一道傳送門。
到這個階段,寫作帶給我太多的收獲與成長,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成為我的精神糧食,我真的是發自內心地想寫作,根本停不下來。
到這一步,內生驅動也找到了。
3.變成熱愛
找到最吸引自己的題材,和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寫作自然就會變成你的熱愛。
畢竟,你寫的文章才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為自己量身定制、連接你所有想要的point、闡述你所察所思所想、并且將來可能會留給后人傳說的巨大財富。
說到這兒,嘿嘿,等我出名了給你們簽名兒(留言為證哈哈)。
(三)行動行動再行動!
相信我,內外兩架馬車都跑上正道后,行動變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是寫作找你,是你控制不了至己,要去寫作!連吃飯走路都在構思怎么寫怎么優化!
這種讓人沉浸其中,欲罷不能,根本停不下來的感覺,就是心流啊!
寫寫寫會變成習慣,而我們也會熟能生巧。剛開公號時,我寫一篇走心的文章要花十幾個小時,現在只需要七八個小時,這也算是不斷前行的一個小動力了。
至于如何寫得更快更好更吸引人,這里不展開討論啦(其實是因為我覺得自己還是技巧方面的小白...),只分享幾個有用小tips。
1.提高寫作的優先級(像我,就把寫作排在了學琴和吃美食前面)
2.隨時積累素材(覺察自我的痛點、關注點、爆發點,寫下來)
3.有靈感盡快開始寫(各種速記APP用起來,有道、備忘、速記都可以)
4.找個相對集中且連續的時間快寫慢改(一般就是兒子睡了之后,到夜里12點或者更晚)
5.360度花式擠時間(優先級提上去了,時間擠擠總會有的嘛,我不過是把逛淘寶的看電視的刷朋友圈的時間用在了寫作上)
6.多讀、多學高手文章(我之前每天都拜讀嚴肅八卦毒舌電影...然后他們就沒有了)
7.常和同行者交流切磋(寫作群的朋友你們太棒、存在感太強了)
所以基本是這么個工作模式:
四、量變引起質變
以我現在的段位,算是剛剛踏上量變引起質變的路,還在隊尾排隊呢。
所以,我也說不清楚這量變引起的質變到底是什么。
會出書嗎?
會成為作家嗎?
會開寫作訓練營嗎?
又或者是更無比的話嘮?
管他呢,Dream Big Then Do It!?
唯有堅持才能看到。
共勉。
以上。
干貨都塞給你們啦~
還等什么吶?
趕緊寫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