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成長都繞不開一個重要階段,那就是青春。
青春是什么?
有人說,青春是成長的一道坎,跨過去是海闊天空,跨不過去可能會永遠迷失。
電影《悲傷逆流成河》中,生活在單親家庭的易遙和母親相依為命,離婚后的母親性格暴戾,經常對她打罵,鄰居齊銘是她唯一的陽光。
然而,生活并沒有往好的方向發展,而是給了易遙更多的磨難。最重要的是失去了齊銘的信任,這對易遙來說是致命的傷害。無奈之下,不堪內心煎熬的易遙,選擇與這個世界告別,把她的生命定格在最美麗的青春年華。
其實,人生就像海上的浮標,一波又一波的海水帶著壓力沖過來,只有隨之沉沉浮浮,才會等到風平浪靜。
那些在青春中逗留過的人,會用他們的方式,或是疼痛,或是溫暖,把我們帶去遠方,教會我們成長。
你的青春里遇見了誰?他又用什么樣的方式教會你成長呢?
《挪威的森林》講述了一個傷感的青春成長故事。十九歲那一年,男主角渡邊在情緒不穩定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綠子之間,彷徨徘徊,渡邊也隨之展開了一場自我救贖和成長的旅程。
這本書的作者村上春樹,是日本知名作家。《挪威的森林》是他的第五篇長篇小說,發行量至今已逾1000萬冊,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村上春樹現象”,很多國內讀者就是從這本書開始認識村上的。
村上用現實主義寫作手法,借由《挪威的森林》來回憶和祭奠他那一代人的青春與成長。就像村上自己說的那樣:“所謂成長恰恰是這么回事,就是人們同孤獨抗爭、受傷、失落、失去卻又要活下去。”
青春是一半明媚,一半憂傷。我們追求美好,又渴望個性,在愛與痛的碰撞中,付出代價,交換成長。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主人公渡邊是如何在青春的森林里跌跌撞撞地探索成長的吧。
01
接納情緒的困惑,看見更多可能
書中,直子在二十歲時陷入抑郁的泥潭,雖然苦苦掙扎想要好起來,卻始終無法擺脫情緒的牽絆,最終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渡邊之所以認識直子,是因為唯一的好朋友木月的關系。直子和木月是青梅竹馬的戀人,然而木月的生命被永遠定格在17歲,直子的世界一下子陷入黑暗之中。
一年后,渡邊和直子在電車上偶然重逢,兩個人心照不宣地絕口不提過去。
直子的純粹與美好令渡邊心生向往,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人之間慢慢地產生了一種類似愛情的感覺。
說是愛情,卻又不像。因為直子總是忽遠忽近,盡管渡邊很努力的想要靠近,卻總是被一層無形的障礙阻擋。
渡邊心里知道,直子只是把他當成一種寄托,一個和她的愛人的聯結罷了。
沒有一個人可以替代另一個人,即使是心愛的人,內心也有一片你無法到達的森林。你要做的不是變成另一個人,而是做好自己,因為你終會和對的人相逢。
直子的內心非常痛苦,一方面她懷念自己的愛人,另一方面她渴望渡邊的溫暖,希望被拯救,希望開始新的生活。
這種困惑與彷徨,讓直子懷疑自己的對木月愛不夠堅定,她無法面對,也不堪心靈的責問,最終她選擇追隨木月,離開這個世界。
負面情緒就像居住在身體里的困獸,時刻尋找機會想要破籠而出。它伺機而動,牢牢地咬住我們的痛處,要想從它的口中逃生,只有拼命掙脫,然后帶著血淋淋的傷口離開,獨自療傷,直到痊愈,別無他法。
日前,一則“馬麗曾患抑郁癥”的消息登上了熱搜,引發網友熱議。很難想象,一向大大咧咧的喜劇演員馬麗,居然會得抑郁癥。馬麗坦言自己抑郁了大概一年的時間,深受抑郁的折磨。
幸運的是馬麗沒有放棄自己,她擺正自己的心態,在朋友的幫助下重拾信心,終于走出了囚禁自己的精神牢籠,返回銀屏,用自己精彩的表演溫暖了更多人。
其實,成長就是與情緒和解的過程。這是一條很曲折的路,有荊棘坎坷,有迷茫絕望,然而這只是成長的一部分。學會面對情緒,接納情緒,與情緒和解,你會看見人生的更多可能。
02
擁抱過去的桎梏,創造美好未來
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不會一直活在黯淡無光的日子里,他會想方設法地走出來,也許是看見一束亮光,也許是握住溫暖的手。
綠子的出現,照亮了渡邊昏暗的生活。她就像一個精靈,輕巧靈動,活力無限,似乎用了魔法,一下子就讓渡邊的生命之火再次旺盛起來。
綠子和直子的性格截然相反,如果說直子是清新脫俗的白玫瑰,那么綠子就是熱情奔放的紅玫瑰。
綠子渾身上下都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剪著一頭俏皮的短發,一雙靈動的眼眸,就像一只迎著春光蹦蹦跳跳,剛來到世間的小動物。
人的本性就是愿意接觸一切美好的事物。
即便是因為直子離去而心傷的渡邊,也不能免俗。渡邊后來才知道,綠子的樂觀并不是天生的。
綠子的母親去世了,父親得了重病住在醫院,需要她的照顧。盡管生活給了綠子苦難的底色,但并不妨礙綠子選擇積極樂觀的生活。
就像綠子說的那樣:“人生就像是餅干罐,如果一個勁兒挑你喜歡的吃,那么剩下的就全是不大喜歡的……先把這個應付過去,往下就好辦了。”這是綠子的人生哲學。
先苦后甜,才會苦盡甘來。與其沉湎于過去的不幸中自怨自艾,不如勇敢面對。生活給了你一副爛牌,最壞的結局不過是滿盤皆輸,不如試著把爛牌打好,積極應對,勇敢嘗試,說不定會有更多的可能。
電視劇《都挺好》的蘇明玉,從小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父親軟弱,母親強勢,原生家庭沒有給過她一絲溫暖。家里的好事會優先給兩個哥哥,即便父親知道這對蘇明玉不公平,卻礙于母親的威嚴選擇閉口不言。
好在蘇明玉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她是幸運的。從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愿意努力爭取,雖然過程艱難,但終于達到了旁人無法企及的事業與地位。面對過去,她也擁有足夠的能力,掙脫原生家庭的泥潭。
就像《都挺好》的編劇王三毛老師說的那樣:“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來。找不回來就是一場災難,找回來就‘都挺好’。”
愿你永遠記得,無論身處何種境地,你始終有選擇。
03
學會自我獨立,迎接蛻變重生
每個人一生下來,便要處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生命的意義。
這個相同的命題,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人追求豁達與釋然,有的人追求功名利祿,有的人追求平凡……
《挪威的森林》里的渡邊,一直在青春的森林里,尋尋覓覓,探索自己人生的意義,想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與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有迷失,也有絕望,有歡喜,也有希望。
渡邊是幸運的。他遇見不同的人,和他們短暫的產生交集,隨后分開。當然,每一次的離別都讓他更清醒一點。
好朋友木月,選擇死亡這種決絕的方式,逃避俗世中的種種困惑。他的離開也讓渡邊意識到,死與生并非対立,而是相互依存的永生。
深愛的直子,是那樣美好。可惜的是,她被困于情緒的牢籠,雖然多次嘗試擺脫,但仍然無法逃離束縛,只得繳械投降,追隨木月而去。直子的離開帶給渡邊無盡的傷痛,也讓渡邊看清了內心,下定決心要放下執念,去追求幸福。
明媚耀眼的綠子,率真可愛,和渡邊無話不談。她原本希望從渡邊這里得到完整幸福的愛,卻因為渡邊的徘徊和遲疑毅然放手,選擇離開。當渡邊終于醒悟過來,明白綠子才是他的希望和未來時,卻早已找不到綠子的身影。
渡邊曾說過“或許我的心有一層硬殼,能破殼而入的東西是極其有限的,因為這個,我才不能對人一往情深。”
有些事,有些人,消失了就永遠不會再回來。它在你的心里留下一根刺,每當回憶觸碰到它,就會痛徹心扉。久而久之便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既是你的軟肋,也是你的鎧甲。
木月、直子、綠子都用自己的方式體會了青春,也探尋了成長的代價。他們都走進過渡邊的內心,用自己的人生傳遞出成長的意義。
成長的路上不是一片坦途,總會伴有風雨,帶著傷痛。重要的是,你在成長的路上不再等待,而是學會獨立,竭盡全力去更接近自己的追求,在風雨的洗禮和傷痛的磨礪中,破繭成蝶,蛻變重生。
04
年少時的我們追求特立獨行,成熟后卻甘于平凡。
走在青春的迷霧森林中,我們踟躕不前,不知所措,既擔心眼前又焦慮未來,在矛盾中迷失,又在命中注定處相逢。
成長是一次探索自我,尋找意義的旅行。一路上,我們不僅會遇到挫折和傷痛,體會愛與被愛的感覺,還會揭開過去的傷疤,暴露出猙獰的傷口,甚至是直面生死,領會人生的意義。
所謂成長,就是要從迷茫的泥沼中掙脫出來,完成對自己的救贖。
學會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對它疏導排解,不逃避也不排斥,靜靜地感受情緒的流淌,承認它的存在,感受它的感受,直到把它變成你的鎧甲,成為你的徽章。
學會擁抱過去,原生家庭帶來的悲劇不是你的錯,你一直都有選擇。相信自己,培養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即便再次面對它,你也能夠坦然應對,與它和解。
學會獨立,不依附于他人,為自己負責。不必向他人證明什么,你只要按照自己的意愿過一生就好。
愿你能夠內心豐盈、富足的生活,所有的美好都來自于自己,你的每一分努力,終將換來璀璨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