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初中的時候,就曾經(jīng)讀過村上春樹的這本《挪威的森林》。
認真說來,當時讀完這本書,大概還是迷迷糊糊的。到現(xiàn)在,留下來的印象也就是書里那些直白的性描寫了。
這次有機會重新翻開這本書,看到了更多的景象。
但是——
我還是沒有辦法理解這本小說在情節(jié)之外的許多深層含義。
在悅讀別人的書評的時候,看到在討論“某某主意”,“某某結構”我就開始蒙圈,感到不知所云。
一如我沒能明白許多名著何以稱為名著的原因一樣。
——————
也談談我的感受。
小說講述的是男主渡邊澈從高中到大學時期這一段時期的成長經(jīng)歷。以第一人稱“我”的視角展開敘述,看到了許多事,也是在這個時候渡邊慢慢成長起來,對于愛與性的態(tài)度從一開始的無所謂,到后來覺得索然無味,再到追尋對直子的純愛,直至到最后與綠子通話,開始重新接納現(xiàn)實的過程。
我以為,《挪威的森林》這本書情節(jié)平平,節(jié)奏也緩緩,卻勝在人物的刻畫上和流淌于其中的細膩的感情。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就像一顆顆珍珠,而渡邊的經(jīng)歷則是這一根線,將之串聯(lián)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
渡邊:
他說自己的心包有一層硬殼能進入其中的東西極其有限。因為有這層硬殼的存在,他常常不知怎樣去愛別人,也不知如何接受愛。表現(xiàn)在行動上,就是在與直子發(fā)生性關系后,不明白自己的心意,第二天選擇了不辭而別;在對于綠子的感情上卻又表現(xiàn)為封閉自我,沒有直面與綠子的感情。
綠子說:“你總是卷縮在你自己的世界里,而我卻一個勁兒咚咚敲門,一個勁兒叫你,于是你悄悄抬一下眼皮,又立刻恢復原狀。”
永澤:
他說自己是個沒有私欲的人,有的只是好奇心。
他有一個出身高貴、舉止優(yōu)雅的的女友——初美,卻不停地和不同的女孩左愛,哪怕落得疲憊不堪、自我生厭的下場,也從未想與初美過平靜幸福的生活。
他的處世態(tài)度是不是做想做之事,而是做應做之事,將之用于政壇或無論別的什么東西。
這樣的永澤,十分的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就會將經(jīng)歷全部傾注其中,理性而冰冷。。
所以他常常內心饑渴,卻抱以無所謂的態(tài)度。
直子:
木月和直子從小一起長大,就像“無人島上長大的光屁股孩子”。彼此從未相離,兩個人便是一個整體。相對于社會而言卻像是
一個人際的孤島,無人與之交往。
當木月選擇自殺,世界就已經(jīng)崩塌,。其時,直子的新也已經(jīng)死去,只是她還在努力,很努力的希望可以接納木月以外的其他人
。
只是,在她的生命里,木月已經(jīng)是構成她的一部分。木月死了,她便是一個殘缺的人,無法獨自面對這個世界。
而直子最終沒能邁出這一步。
綠子:
綠子的父母很相愛,甚至她常常會被父親忽視。
正因為缺乏愛,才愈發(fā)渴望得到愛吧。
“真想拼著勁兒得到一次愛”
就是這樣的綠子,總是很灑脫,很率真。
……
——————
在成長的路上,看見過許多人,經(jīng)歷過很多事,才會慢慢學會內心協(xié)和的與這個世界相處。。
才能真正的堅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