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的《朗讀者》已經播到了第八期,收視口碑一路飄紅。
開場語真摯唯美,直達人心;主題詞不落俗套,滿滿正能量。更關鍵的是,觀看《朗讀者》,我們可以與嘉賓一起分享他們的成長經歷和情感體驗,通過朗讀一篇篇傳世佳作,收獲節目所傳達的力量。而這些,正是《朗讀者》要賦予我們的內心滋養。
關于選擇、關于告別、關于眼淚……《朗讀者》告訴你:最難熬的日子里,靠什么可以撐下去。
靠夢想
第七期《朗讀者》的舞臺上,出現了這樣一位嘉賓,她的身上貼著很多標簽:書香門第、90后學霸、保送清華,然而,她卻在21歲的時候,不顧周圍人的勸阻,放棄了推研直博的機會,踏上了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路。
她就是程何,全國唯一的職業音樂劇翻譯。
還沒過27歲生日的她,主導或參與了許多經典音樂劇的漢語翻譯工作:《我,堂吉訶德》、《音樂之聲》、《獅子王》、《媽媽咪呀》、《貓》……幾乎囊括了國內市場上所有引進的音樂劇。
采訪時,董卿問了她一句“你害怕過嗎?”
程何說“害怕,害怕到夜里哭醒。想不到、看不到未來在哪里,這條路沒有人走過,前方一片漆黑”。
但因為夢想,這個看似弱不禁風的女子,這個確診為中度抑郁還在專注翻譯的追夢人,毅然決然地踏上了一條孤獨崎嶇的路。
在《朗讀者》的舞臺,程何朗讀了塞萬提斯小說《堂吉訶德》的節選,就像她寫給自己的人生注腳:
追夢,不會成真的夢
忍受,不堪承受的痛
挑戰,不可戰勝的敵手
跋涉,無人敢行的路
改變,不容撼動的錯
仰慕,神圣高潔的心
遠征,不懼傷痛與疲憊
去摘,遙不可及的星!
靠榜樣
第六期的《朗讀者》,邀請了國內著名凍土科學家張魯新。作為青藏鐵路科研建設的先驅代表,張魯新為“天路”的建設堅守了數十載,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雪域高原。
為了修建青藏鐵路,他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熱情和心血,甚至差點付出生命。在高原上,他多次整天整夜不吃一頓飯,在試驗場一蹲就是30多個小時。
為了獲取凍土長期承載力的準確數據,張魯新在白雪皚皚、狂風呼嘯的風火山上,在零下30℃的寒夜里,頂著雪花冰粒,不顧腿腳凍僵,站立8個小時觀測。
在節目中,張魯新多次提到自己最崇拜的人物是保爾·柯察金,并常用他的事跡激勵自己“保爾干革命比我們現在苦多了……人,不是為自己活著,而是要為社會做出貢獻”。
在青藏高原,他也用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諾言“我站著,就是路標;我躺下,便是路基”。
靠愛
最近一期的《朗讀者》,秋爸秋媽的故事感動了場內外的所有觀眾。
雙雙都是天之驕子,喜結連理之后生了雙胞胎,幸福美滿的家庭羨煞眾人。但兩個兒子均被診斷為自閉癥的消息打破了這個家庭的平靜,其中一個孩子又患上白血病的消息更是差點壓垮這個家庭。
面對命運的無情打擊,這對平凡的父母沒有退卻,反而擁有了超出常人的勇氣。在照顧好雙胞胎的同時,更建立了幫助自閉癥家庭的公益網站。
面對那些壓力過大家長的求助,他們經常說的是“苦不苦,看看秋爸兩份堵;累不累,看看秋媽兩份罪”。
他們的經歷讓董卿也為之動容,在《朗讀者》的節目中,董卿淚光閃閃地問道,“你們的這種勇氣,是來自哪里呢?”
秋媽哽咽著回答,“來自愛,還有為人父母的使命感。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寶寶、貝貝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有尊嚴地活著。這一輩子我想做他們的守護神。我的愿望就是比他們多活一天。因為這樣,我才能夠多照顧他們一天。”
靠自己
第六期的《朗讀者》,粉紅絲帶的創始人張家敏朗讀了泰戈爾的《生如夏花》,送給所有抗擊乳腺癌的姐妹們,“我相信自己,生來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敗,妖冶如火”。
作為一名抗癌斗士,張家敏兩次接受乳腺癌手術,二十三年,她與乳腺癌一直抗爭,同時,她公開家里的電話幫助更多患者走出黑暗。
沒有面臨死亡,不會知道生命的可貴。沒有經歷傷痛,不會了解曙光的難得。
在命運的考驗中,張家敏選擇綻放燦爛的笑容,讓陽光灑在生命的路上,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那些最難熬的日子,那些撐不下去的時光,我們面對命運,差點繳械投降。然而,我們想到了夢想,想到了榜樣,想到了所愛的人,更關鍵的是,我們沒有輕易退縮,更不坐以待斃、放棄自己。
自己不倒,一切都能過去;自己倒了,一切都無從談起,正如《貝隆夫人》所唱:
我從不奢望,活在夢里那么長。
從不沉溺在,每個綺麗幻想。
早已習慣痛苦,不再害怕憂傷。
不過只是換個衣箱換間房,那又怎么樣?
因為,我不相信命運,我只相信我的手。我不相信手掌的紋路,我只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
(系列文章,歡迎指正)
《朗讀者》(2):董卿攜《朗讀者》華麗轉型,越努力的人越幸運
《朗讀者》(3):斯琴高娃獻給母親的深情朗讀,是否也看哭了你?
《朗讀者》(5):帥到掰彎妹子的“瑜老板”,才是傳播國粹的真偶像
《朗讀者》(6):看了六期《朗讀者》才發現,這不僅是股清流,更是一座金礦啊
《朗讀者》(7):哪有什么和平年代,我們不過是生活在和平國家
《朗讀者》(9):娛樂&綜藝咖征文|《奇葩說》VS《朗讀者》,“老司機”與“小清新”的碰撞
《朗讀者》(12):見多了“假恩愛”,《朗讀者》告訴你,真正的愛情長什么樣
《朗讀者》(13):90歲老人身價千億卻騎自行車上班,《朗讀者》告訴你為什么
《朗讀者》(16):和“深圳四胞胎父親”相比,《朗讀者》中的他們才是民族的脊梁
《朗讀者》(17):同是80后鋼琴家,為什么《朗讀者》讓李云迪伴奏,卻邀請他朗讀?
《朗讀者》(25):TFBOYS王源的青春正在修煉,你的呢?
文/翟桃子? ?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