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的第五期,請來了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位女老生,京劇余派的第四代傳人王珮瑜,人稱“瑜老板”。
一件灰色長衫,一副眼鏡,站在那里不言不語,眼角眉梢便都是氣質。
一張口,更是驚艷,鏗鏘有力的念白,展現別樣京劇魅力。
一聲有你,不期而遇
之前的《奇葩大會》,王珮瑜的現身就讓嬉鬧地現場多了一絲清新的味道。和蔡康永分別唱了一句《武家坡》“八月十五月光明”,不僅演繹出了賣家秀和買家秀的區別,更讓蔡康永激動地表白了自己京劇票友的身份。
這次亮相《朗讀者》,一段不疾不徐、底氣十足的念白將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演繹地妙不可言,揮灑自如的氣勢、抑揚頓挫的韻味不僅將節目推向了高潮,更俘獲了觀眾的心,身邊不少朋友因為對“瑜老板”路轉粉,便有了想去了解、學習京劇的沖動。???
梨園名家,“瑜”音繞梁
熱愛京劇的人,對“瑜老板”這個名號不會陌生。
少年時,王珮瑜就被稱為小“孟小冬”,多次榮獲全國少兒京劇大賽一等獎,18歲便躋身“京劇名家”行列,23歲就拿到了全國戲劇梅花獎。此后,更多次受邀與梅葆玖等前輩共同主演京劇名作,演繹“女生男旦”的梨園傳奇。
作為新生代京劇演員,王珮瑜吐字嚴謹工整,聲聲韻味十足,氣質脫俗,溫文爾雅,中性打扮更擊中文藝女青年的心。不少網友感慨:真像民國時期風姿綽約、溫潤如玉的翩翩公子,舉手投足都好有氣韻。
熱衷國粹,多元推廣
作為梨園行里余派京劇最閃耀的星,王珮瑜嘗試將傳統藝術變得時尚,以豐富的形式傳播京劇。
2004年起,她就建立以個人名字為品牌的論壇、QQ群,經常在論壇和群里與粉絲溝通、發布最新消息,還通過眾籌、直播等方式來傳播京劇。明明可以開大型京劇演唱會,卻經常到學校開小型講座,用親切又謙和的語言向年輕人和孩子們推廣國粹。
過硬的專業功底和藝術素養,滿腔傳播國粹的熱情,加上靈活運用現代媒體,以最時尚的方式傳播最傳統的藝術,成就了現在網友熟知的“瑜老板”。雖然演的是老生,但生活中,她走的是時尚偶像派風格,攝影、瑜伽、高爾夫、茶道、香道都信手拈來。
藝術傍身,扮相俊秀,氣質儒雅,每次出場總讓人眼前一亮,很多人坦言其實是因為喜歡她的人,才喜歡上了京劇。
你是京劇的一扇窗
她在《奇葩大會》上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喜歡京劇的人,一種是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京劇的人。
她在《朗讀者》中說,京劇是一門太美太美的藝術,雖然大環境越來越好,但傳承越來越難,自己想當京劇的一扇窗,讓人們打開這扇窗,愿意走進京劇的殿堂。
是呀,京劇是鄉音、是國粹,風情絕妙、令人震撼,但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不想、也不懂欣賞了。正是因為這樣,許多傳統文化才因為沒有傳承而慢慢消失,才會有中國最精湛的景泰藍、中醫是在日本盛行,韓國搶我們的端午節、屈原,甚至是李白。
傳統文化需要傳承,普通大眾以有趣、感性、輕松又新穎的方式窺見藝術的真諦,能夠增加他們對傳統藝術的自信和熱衷,王珮瑜通過將大雅藝術的簾幕慢慢掀開,感染了越來越多的人。在《朗讀者》里,她分享了一個三歲孩子因她而與戲曲結緣的故事,并感慨“當年種下的一顆種子,開始發芽了”。
但是,“瑜老板”不拘一格的推廣方式也引來不少質疑,她回應“只要是能多一個人,改變對戲曲、對京劇的觀念,被吐槽也樂意。”而且,“我們誰都無法取悅所有人。你做,他說你不務正業;你不做,他說你浪費青春;你只唱老戲,他說你沒有開拓精神;你不只唱老戲,他照樣能說你……想明白這一點,人就不糾結,做自己就好。”
秀如竹,穩如松,少年貌,老靈魂。真正的偶像不僅是傾倒眾生的絕世名伶,更在于她有一顆弘揚國粹的心,有著沉淀了千年文明的風骨氣度。
(系列文章,歡迎指正)
《朗讀者》(2):董卿攜《朗讀者》華麗轉型,越努力的人越幸運
《朗讀者》(3):斯琴高娃獻給母親的深情朗讀,是否也看哭了你?
《朗讀者》(6):看了六期《朗讀者》才發現,這不僅是股清流,更是一座金礦啊
《朗讀者》(7):哪有什么和平年代,我們不過是生活在和平國家
《朗讀者》(9):娛樂&綜藝咖征文|《奇葩說》VS《朗讀者》,“老司機”與“小清新”的碰撞
《朗讀者》(12):見多了“假恩愛”,《朗讀者》告訴你,真正的愛情長什么樣
《朗讀者》(13):90歲老人身價千億卻騎自行車上班,《朗讀者》告訴你為什么
《朗讀者》(16):和“深圳四胞胎父親”相比,《朗讀者》中的他們才是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