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誠〈孟子〉學習筆記344,8-29-2,離婁章句下29-2》
【"夫章子,子父責善而不相遇也。責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
今天是丁酉年丙午月壬午日,六月初一,2017年6月24日星期六。
不相遇的“遇”,是合的意思,相責以善而不相合,所以匡章為父親逐出家門。
賊恩之大者的“賊”,是害的意思,朋友之間當相責以善,如果父子之間也這么做,卻是傷害天性之恩的錯誤之舉。
上一節已經講過,章子沒有做任何不孝的事,卻被全國人枉稱不孝。
此節,孟子話鋒一轉說,章子被人冤枉也不是完全沒有原因。什么原 因呢?家庭人倫慘劇,其悲劇之劇,不亞于羅密歐與朱麗葉,安娜卡列尼娜。
章子之母,因為得罪父親,被父親殺死埋在馬棚下,章子不忍看著父親陷于不義,就跑去跟父親理論,嘗試以善道責望于父親。但可能時機不對,或者情緒和態度有問題,問題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導致父子關系破裂,被父親逐出家門。這是這個故事的上半部,下半部將在下節出現。
針對這件事情,孟子指出章子的不足說:“責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
中國人的五倫,指的是五種社會關系,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五倫關系的相處準則各有不同,不可用一條準則涵攝所有這五種關系。比如說,過失相互規誡,德義相互勸勉,這是朋友之間相處的準則,但這一條不可作為父子之間相處的準則。
那么,父子之間的相處準則是什么呢?父子之間,以恩為主,家庭要有和睦氛圍,彼此之間要有慈祥和敬愛的融融春意。
如果把責善之道用于父子之間,將導致相互責備的過失,甚至導致相互敵視的關系,由此,天性受到傷害,真愛遠離家庭,這難道不是害恩的大元兇嗎?
家是愛的港灣,不是講道理的廣場。
章子之罪,正在于此,一味地講道理而不顧傷害親情,但他的目的不過是勸父于道,這又是情有可原之處,所以,孟子說,有什么道理符合眾人之言,把章子劃歸到不孝之類呢?
【學習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著
《張居正講解<孟子>》張居正著
《讀四書大全說》王夫之著
《孟子正義》焦循著
《孟子與離婁》南懷瑾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