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自我悲憫的開創性研究
慈悲心,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失敗感讓我們勇于承擔風險,敢于抵抗批評和解決沖突。
悲憫可以成為自我認同的核心,幫助我們與內心善良、體貼的自我進行對話,讓我們變得容易與面對生活中的悲劇。
自我悲憫能讓人更容易接受和投入心理治療; 讓人有更強的順應力,能夠減少創傷后的癥狀,不過于沮喪,焦慮,自責,羞恥,自卑和順從。
26悲憫是一種驗證形式
讓他人見證自己的情感和經歷是十分必要的,缺少他人的驗證,會導致愧疚感和羞恥感。
如果想從虐待經歷的陰影中走出來,消除內心的羞恥感,那么從現在起你就要接受自我和他人的驗證。
驗證是指承認和接受他人的過往經歷是真實存在的。受害者取得別人對自己情感和感受的驗證,對治療至關重要。
對他人表示悲憫可以成為一種驗證形式,而自我悲憫——關愛,理解和接受自己的遭遇,即為驗證自己(感受、覺知和經歷)的形式。
自我悲憫會讓你善待自己,理解自己,驗證自己。
當人們給予自己悲憫和支持時,他們就會相信隨時會有人伸出援手。
練習自我悲憫,打破虐待循環
羞恥感是源于害怕被暴露的卑微感。這種感受在自身弱點,缺陷和錯誤等最想掩蓋的部分被公之于眾時尤為強烈。
有虐待傾向的人戒備心最強。他們壓抑自己的羞恥感,通過責怪別人來安慰自己。他們認為,只有自己受到了傷害和輕視,于是就有權利將怒氣發泄到他人身上。
27療愈施虐者的心靈
通過自我悲憫,施虐者試著原諒自己曾經的施虐行為,逐漸變得寬容,最終學會關愛自己,不再自我憎恨。在擺脫羞恥感后,施虐者卸下防備,釋放自己,變得富有慈悲心,與人正常交往,更能真誠的面對自己,敢于承認自己的施虐過往,并悲憫受虐者。
療愈受害者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