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紀錄片《心開出了花》,是陳坤組織的徒步行走活動的記錄,參與者穿的T恤上寫著“行走的力量”,在這個下雨天,讓我很是感傷。對于我來說,缺乏的怕是內心的力量,有太多的對于外界假想的恐懼,不與人說,卻在一年當中的某幾個夜晚,輾轉反側,滿是憂傷。 但愿有一天,自己能與自己和解。期待著。
記住教訓,而非錯誤
這個雨天的憂傷,來自于產假前一個工作上的失誤,有一小批貨物被忽略在工廠,沒有出出去。跟工作鏈上的伙伴確認了一下,很快就弄清楚了原因,也不算是最壞的結果,且匯報后已經讓放寬心。可是,怎么說呢,一直以來秉持的工作觀點就是,第一“做對是應該的,做錯就是做錯了”,第二“沒有功勞,苦勞已經用報酬抵了”。
所以內心里,又聯想起了在目前公司里犯的一個個錯誤。非常幸運,領導一直認為一定的錯誤率是不能避免與可以接受的。都說目前從事的工作,講究的是“膽大心細”,大部分的活計主要考驗“心細”,“膽大”部分基本是先憑借著經驗處理,再是多匯報請示,也慢慢演變為“心細”的一部分。
理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后,心情有點小沉重,畢竟是第一責任人,但是也非??斓卦徚俗约海皇窍麓尾荒茉賾辛?,自己多做確認。再靠譜的小伙伴都有工作細節疏忽的時候,至少兩遍的核對是必須的,自己這邊的一遍必須得有。
錯誤已造成,能總結出經驗,做好以后類似錯誤的預警是最好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足矣。
兼聽,但依然有自己的見解
不知道,其他小伙伴有沒有同樣的感受,跟不同的人出去逛街,常常買回家的東西風格有所差異。在自我認知里,我是比較在乎其他人的評價,相對敏感的,是一個比較好的傾聽者,很少強烈地給予太多意見,但是會就自己的觀點做一二三點陳述。若意見被認可,常常喜出望外。
輪到聽取他人意見時,常常會出現一個四方力均、互不相讓的尷尬局面。然后較長時間內,做不了決定。好在作為傳統教育下的好學生,知道“寫了,多少有得分的概率,不寫就是零蛋”,所以在截止時間前,一定會有一個最終的答案。
搞笑的是,我是能接受最壞結果的人。因為在選擇的過程里,分分鐘覺得肯定是最壞的結果,反而常常被最終結果驚喜到。
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Oscar的黃疸事件。當時認知里面先是判斷了某立醫院以“最壞結果腦癱”強烈要求住院照藍光是為了增加收入。然后又去長輩處獲得認可,黃疸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有些小孩退得晚的,三四個月才退的也有,以前人都不講究這事。在這個同時,又從各親子類訂閱號里獲得,常用的對付黃疸的藥物茵梔黃是瀉藥,即便是母乳性黃疸也沒有必要停母乳。當多次聽到來訪的親戚朋友對于黃疸導致的“黃”提出異議后,各種被刺激與自我懷疑,分分鐘擔憂會不會真的影響了Oscar的腦發育。并且,開始從家人口中去再三獲得最終確認,而大家都不敢確認時,精神崩潰,馬上決定要回某立醫院住院照藍光。而最終選擇去了另外一家醫院做檢測,并且依然用回茵梔黃,停掉母乳。結果雖然非常幸運,是虛驚一場,但是時間戰線拉得很長。期間流的淚,更讓我覺得是腦子里進的水。整個過程是自己玩了自己一把。
從其他人身上找確定,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秒秒鐘覺得自己的內心是缺乏力量的。這種力量的缺乏常常讓自己迷失,容易自我否定。既能接受最壞結果,便早點大膽決策。若說經驗應該被記住,喜歡繞圈圈這個毛病,得馬上改。
永遠最愛自己,但不放縱
始終相信,一個人若連自己都不愛,是沒有辦法去愛其他人的。
所以,通常表現為想到有什么想要,就馬上下手買買買。買完之后,三分鐘熱度過去,又覺得買的東西不夠實用。
也所以,出了月子后,束腹帶箍著癢,就沒有再系。只是每次看到自己肚子上的肉跟豆腐一樣柔軟不緊致,尤其是去逛街時看到兩個大游泳圈,心就好傷。
更所以,因著帶娃找不到相對大段的時間記錄,就放棄了日記。只是再回想起娃出生后的事情,當時的感受就沒有那么強烈了,只覺得每天是吃了睡,睡了吃,然后生出自我荒廢已久的蕭條。
所以,愛自己也是一種技能,愛自己也是一種自律,愛自己也是一種記錄。
贈與Oscar的每日碎碎念
當媽媽看著你,越發覺得你帥氣的時候,總是要親親你時,媽媽知道自己徹底淪陷在母親這個角色里,毫無節操,無準則。
爸爸媽媽會一直愛你。
但是在愛你之前,我們永遠最愛我們自己。
愛是獨立的,希望不會有那么一天,借由著愛的名義,宣揚我們在你面前的存在感。
我能想到最好的愛,是我們獨立做著自己的事情,陪著你一起慢慢成長。
我愛你的前提不是母愛的偉大,不是血濃于水,而是我非常地愛我自己,所以我便不想勉強自己,強求你及其他身邊的人。
愛是精神的獨立,若我能給予自己力量,我便不需要從外界尋求認同,不需要從你、爸爸及其他身邊人那里獲得認可。
親愛的Oscar,晚安,媽媽永遠最愛媽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