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封信——回家后你先在哪里坐下,將決定你的人生!
回顧:
上一封信,書信屋終于同意和花開始學習了!
之前的禁令讓和花的學習欲望被調得很高,但又被壓抑著,所以一旦被允許學習,她的熱情就像決堤的供水,源源不絕。
可是書信屋很理智。
如同給滿水的河堤放水,一開始會傾瀉如注,但流了一段時間后,水勢必然趨于平緩,這也是自然的。
所以要做到的是控制好學習熱情,讓學習成為長久相伴的朋友。
開始學習時,可能花了很長時間也不見效,可是過了一定的臨界點,也就是俗稱“通了”之后,只要花一點功夫,就能獲得顯著的成長。
所以,在達到臨界點之前,可能會想要放棄,但千萬別放棄。
如果只喊口號“別放棄",就是碗雞湯,下面聊一聊雞肉。
一、把學習當做義務的話,會很不情愿。
學生們最經常聽到的話莫過于“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
我自己每次聽完這句話,頓時感覺有四面墻向我走來。
和花剛剛恢復學習,積極性超級高,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就是每天課余學習6小時,做成大字報貼在房間里。
因為她的基礎實在太差了,自己認為需要這么長的時間來趕上進度。
雖然她正在打雞血的階段,也是自愿設立的目標,但常常感覺到力不從心,這意味著課后只有一小時吃喝拉撒的時間,其他都用來學習,11點才能睡。
書信屋認為,這不是長久之計。
反觀我們的學生們,很多學習任務和目標不是自己設立的,是家長強加,所以拖延在所難免。
孩子的心理是:不管怎么抓緊時間做題,都有更多的題等著,那還不如慢慢做!
那到底學習多長時間合適呢?
這因人而異,談論的不是時間問題,而是心態問題。
不情愿地學習6小時不如享受自我成長的1小時。
二、把學習時間變成享受自我成長的時間
上一封信我分享了我具體地想象下一步的工作的每個步驟,就可以清晰有規律地工作了。
那是上班時間,必須工作,回到家呢?
過去的我,還沒有孩子之前,一回家,躺在沙發上,打打電話,看看微博,刷刷朋友圈,娛樂新聞……一個晚上時間刷的就過去了,甚至保持一個姿態到睡前。
很多學生回到家,并沒有坐到書桌前,而是有另外的慣例。
我上學時也有過這樣的經驗,一回家,吃零食,看看漫畫書,或是看電視節目,就會一直保持懶散的局面,會拖到很晚才啟動另一個項目——學習。
書信屋說,這里有個“小訣竅”——回家后你先在哪里坐下,將決定你的人生!
從前有時因為同學的激勵,我回家會先坐下來學習、或有個手抄報要做,我會投入其中,然后媽媽喊吃飯,我可能都聽不到,或是快速吃一下投入到學校的事中去。
現在下班后,我想今天該整理某個地方了,提前具體地想象步驟,回家馬上著手去做,就算忙一晚上也很有成就感,或者今天該陪孩子一起做某個手工了,如果不馬上去做,就會被刷手機而拖延到第二天。
于是,如果一回家就學習,而不是到處閑逛、發呆,然后固定其他的時間看電視,學習效率會提高很多,在吃飯之前努力,比飯后更有專注力,那時,也許你會享受這個時間,而覺得太快吃飯了呢。
把娛樂時間放到飯后,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出路。
一回家,先坐下來學習,哪怕只有5分鐘,也要開始!
有心地執行這一條,將人類的習性變成良好的習慣,學習就不再勉強。
三、0基礎也要先做題——突破常規的學習方法
如果基礎特別差,時間又不多,要從哪里入手學習呢?
比如和花,好像每一科都要補很多,英語詞匯量太少、數學公式沒記住幾個、歷史時代都無知,先背這么多零碎復雜的東西,可能一下子就把人打倒了!
拖延癥的一大原因是畏難情緒,也是求學路上情緒攔路虎。
一般人學習都是想,先從基礎抓起,難道不是嗎?
所以先背英語詞典吧,很多人新學期的目標都這么制定,要求自己多少天背完字典。
我讀書的時候,英語詞典每次都只背到C,后面的字典是嶄新的。可是不妨礙我四六級考優秀啊!
想一想,字典的作用是什么?
是為了查不知道的單詞。
數學公式也有整理表,可以查。
歷史時代事件更是現成的擺在那里。
所以,我們為什么要把字典里的單詞都背出來,才開始做英語閱讀?
為什么要把公式全背出來,才開始解題?
為什么要把歷史時代事件全背出來,才開始做練習?
反過來!
我們可以先大致看一下這幾科的書,然后做真題!
這樣就會知道自己哪里不夠,也明白自己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然后就能找到自己該做的事。一開始不用在意能得幾分,只要學到知識,下次遇到同樣問題能答對就好,這才是學習!
想想大學后的各種考證、公考,做真題真的是捷徑啊!
為什么小時候不知道這樣學習呢?
因為我們總被人教育,基礎要打好,才能考得好,而且沒有基礎就做題,分數太打擊人。
一般半途而廢的人都這么想,難度一大就覺得麻煩。
換個角度,對無法放棄、不會放棄的人來說,一開始難度大反而更好。
因為背出字典或背出歷史事件的人寥寥無幾,去完成這樣浩大的工程,很容易放棄。
而先做題,不只是對答案背答案這么簡單。
而是反復在教科書和參考書里查閱整理知識點,關聯相關知識點,拓展知識面,慢慢地,就會發現,不是為了應考,對學科本身也會產生興趣來。
考試就像一場學習比賽,要參加了,才知道弱點在哪里。
一萬小時的背字典不如做真題,發現弱點而反復學習,定一個克服弱點的練習方案。
這就是刻意練習,而且學習會實際上比想象中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