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閱讀的是第九章心靈經濟學——工作,金錢,失敗與創造。
第九章心靈經濟學
關懷心靈就需要關注生活的每一個層面,給予關照和滋養。就像工作環境對心靈的滋養,婚姻對家庭的滋養一樣。在工作層面,我們需要深度的思考來提高內涵,借助一些形式,工具,時機和環境,幫助我們提高自己的認識,從而獲得益處。我們在每份平凡的工作中,都可以積累自己的經驗,總結出有用的東西。
關于家,這是一個一直陪伴著我們生活的地方。你有觀察過家嗎?里面除了溫暖,還很有詩意。哪怕一些簡單的物件也會有家更有存在感,讓你找到家的感覺。家中的老照片,媽媽做飯的味道,你小時候的一件玩具,是不是都能喚起你對家的親切和溫暖。所以家中所有的物品都是如此,包括斷舍離的時候要拋棄的那些衣服,你增加一個小小的儀式,感謝“他們”(衣服)曾經帶給你的溫暖,感謝他們曾經帶給你的美麗,現在的舍棄是為了讓他們更有價值。
工作,是會影響我們的性格和生活質量,因為對于工作場所也需要和家一樣的解讀,在《工匠精神》中,有一個完整的詮釋。真正的匠人精神,傳承的是記憶和氣質,呈現的是沉著,堅持和精益求精。在研習的過程中,一共需要七年半時間成為一名工匠。在成長過程當中需要放下自尊去接受全盤技藝和體驗。所以,在學些的過程中需要進行進行掃除,需要做飯,需要晨跑,用自己掙的錢買工具,打掃工作的場所。需要對自己的工具進行整理和熟悉,原來這樣的精神在生活當中無處不在。當你對工作場所給予尊重,對于你的工具寄予了期望,對于你的每份工作時間都期盼收獲,那么你的整個狀態會完全不同。工作時的感覺和情緒會讓你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景象,你會感受到工作的效率,自我的意識和想象力的發展。原來你的工作不光是為了眼前的收入,更多的是為了實現你自己的價值,讓你活得更像你自己。
工作與大業
工作是神圣的,他會有一些更深層次的含義,只是平常的我們沒有注意而已。工作會激發你的想象,引發你的反應。當你面對新的任務和挑戰的時候,尤其明顯。職業的原意是被抓住、被占有。與其說我們選擇了工作,更不如說是工作選擇了我們,你相信命運的使然,接受感召而選擇了這個工作。所以不要輕易去抱怨你的工作,因為那是你的選擇,同時也是你命運的選擇。工作激勵我們、安慰我們和充實著我們生活,就好像一個愛人一樣陪伴著我們,只是有時候我們處在自己的情緒的那個中冷落了她。
工作,其實是有一個范疇的,哪怕普通平凡的日常工作,也會為對心靈產生影響。當你把工作變得神圣起來的時候,就像匠人精神中對工具整理和熟悉一樣,對能夠幫助你的東西,表達崇敬。如果缺乏了這樣的心靈,以一個公司為例,就沒有自己的經營策略和文化,只能一味的模仿。那些有成功的公司,其實它更多的是滿足別人心理的需要,這也使得工作的感性價值得以提升。
大業就是工作,好比自然界當中的物質的反應,引起了心理變化的活動。想象力是真實的思維方式,不是憑空的虛構,它捕捉到對象的本質,用于內容相符的意象表達出來。所以當你你聽到名詞,然后頭腦中會產生一個畫面,那就是你對這個事物的理解。工作會激發我們的想象,它會符合我們的當下的身份。所以每個人通道一個相同的歌詞,頭腦當中度會產生不同的意象。
心靈絕大部分處于身體之外,因為工作不僅是維持生計,更是我們關心心靈的途徑。我們選擇工作是選擇了一種方式,讓心靈得以呈現。當他呈現出來,請記得及時關注。我們的工作也就是興趣,欲望,好奇,然后投入激情和忠心。所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你非常有幸正在從事一份你有興趣的工作,并且能很好的養活自己,那應該是人生的一件幸事。
藝術家追求理想,其實就是一種心靈的神話。因為當心靈和工作一起,就會達到一種新的境界,卻獲得成就和滿足感
金錢
金錢不是世俗的,金錢與生活的關系密不可分。我們可以從工作當中抽離出金錢的部分,但要注意,不能只剩下金錢的樂趣。不能就收入增長,來衡量我們人生或者是成長。但是今天的增長并不是很唯一衡量你自己成長的標準,金錢更像是一個生態圈,它包含了經濟和家園的關系,其中有小家的關系,金錢能讓我們的生活質量提高,更好的和家人生活。同時金錢也是維系著我和社會的一種方式。富裕和貧窮是一種主觀的認識,表現為你的感覺和體驗。所以有的人非常的富裕但是仍在拼命賺錢。他的精神世界非常的貧窮,叫做窮得只剩錢。有人可能它的物質生活不算太富足,但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非常的溫暖。我相信在新聞當中,我們看到無數這樣的案例。
很多時候,我們的心靈是需要貧窮的滋潤,這可以讓我們更加珍惜社會。同時也需要金錢的支撐,因為我們生存在經濟社會。關鍵是不要癡迷,不要一味的體驗貧窮,也不要一味的迷戀金錢。交易是金錢的本質,支撐著社會功能。適度的去看待金錢,就是擺脫純真,去建立那些屬于自己的價值觀。
我們有很多儀式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面來面對金錢。包括點錢,壓歲錢,你的第一桶金,都可以都可以找到屬于你自己的意識,讓她們和你的心靈產生鏈接。金錢在客觀的呈現之上,還有更多心靈的意義。你是否珍藏著你第一份工作的獲得的報酬呢?或者你有一張你生日的編號的的錢幣嗎?
工作中的失敗
失敗也是可以滋養我們的心靈的,防止我們對成功抱以太多的期望。有一句話叫做盡人事聽天命,盡人事就是把你所想的事情從廣度和深度,都盡可能做得最好。聽天命并不是一種宿命的傳說,而是當你完成了主觀所有能夠完成的事物后,把它交到客觀的世界當中進行檢驗。因為在客觀當中,畢竟有太多的事情是你無法掌握的。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前進是一種動力。不忘失敗,關注到心靈的成長。失敗在很多時候不可避免,通過問題,對奧秘進行探究才是核心。失敗是成功之母做的失敗當中,去找到了那個成功的標準,去窺見其中的奧秘。很多成功的人并不是一來就是成功的,而是通過無休止的試錯,讓他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
失敗,會產生自卑和愧疚感。這個過程當中,你需要去理解,失敗是工作的一部分,失敗是你的一部分。所以哪怕失敗了,你也不需要被這個失敗所征服,因為它只是你的一部分。你當然可以接受失敗,認清自己能力的局限,在成功和失敗當中建立起聯系。
心靈與創造力
創造力在工作當中是一種表現的形式,創造是一種至高的成就,并非天才的專利,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創造力,就是你把那些經驗儲存在你的記憶當和思緒當中,當他們慢慢的發酵,就顯露出想象力的模樣。在郁郁的,在你的興趣使然中,可能會實現你的創造。
創作力也會有陰影,創作的瓶頸,失去原本的樂趣,就是陰影的表現。這兩個過程的誕生和感受也是一種創造力的體現。重要的是你需要與自己的心靈打交道,響應自己命運的要求,關注生活的細節。讓工作和心靈成為一體后,才能滿足你自己真正的需要。
我們通過對第九章心靈經濟學的閱讀,了解了工作、金錢與失去和創造之間的關系,這章當中有兩個關鍵詞,頻繁的出現。第一個是想象力,第二個是創造的力。他們更像是會表現為快速捕捉對象的本質。首先你需要安靜下來,用心聆聽,通過詞語找到關鍵。和你大腦頭像當中那些視覺符號相連接,然后夠準確表達。創造的力不是高成就,也不是某些人專屬,我們所有人都擁有那種能力。當你通過把學習積累了知識和經驗,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使用它,慢慢的改變你的行為,然后影響你的意識。這就是創造力的表現,現在你通過學習、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像你自己,就是一個創造的過程。工作是我們的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心靈成長的一部分。尊重我們的工作,虔誠的對地我們的工作場所和工具,就會讓你的心靈流動。讓我們靜下心來找到屬于你自己的創造能力和找到屬于你自己的想象力,這樣的話會讓你的心靈更為快樂。
我們借助一張思維導圖把少有人走的路,第二部分在日常生活當中關懷心靈做一個總結和歸納。在這個過程當中,你也會運用到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因為你只有通過你充分的想象,結合你對文章所有的了解,形成你自己的認知,然后通過創造力進行高度的歸納總結,然后結合文字和圖像,才能創造出一幅屬于你自己的思維導圖。
首先看到的是中心圖案,是一個演奏樂曲的小人,他讓我覺得他在演奏的是一個生活進行曲,在生活當中我們仍然需要關懷我的心靈其次是一級分支,在第二部分日常生活當中關懷心靈,一共分為8個章節,但8個章節的內容,我通過閱讀和分析,我覺得可以合并歸納,所以大家看到在整個思維導圖當中,一共有7個一級分支。
第一是家庭童年的神話,包括家庭和3種原形。
第二是自我崇拜,包括了人格成熟,納西索斯,多神論,生命之花和自愛。
第三是愛情的入門意識,包括了正確的愛,意識,分離,正視和群體。
第四是嫉妒和羨慕,包括了嫉妒是滿足和體驗;羨慕是渴望關懷的痛苦。
第五是心靈與力量,包括了解讀,心靈的力量和純真。
第六是抑郁,包括心靈的色彩,正視完整,疾病。
第七是經濟學,包括關懷心靈,工作,金錢,失敗和創造。
通過思維導圖的一級分支的建立,其實建立你的認知的系統,伙伴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把它們進行歸類和分層,讓他們形成新的系統——你的認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