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共讀第三天,我們將閱讀的是第六章心靈與力量,第七章抑郁的饋贈,第八章疾病身體的詩歌。
第六章靈與力量
我們在生活當中有很多英雄式的行為,從自我的意志出發,集中我們的力量設計策略,努力的去追求成功。卻忘記了心靈的力量,會如奔涌的江水,自然而不受控制。這時可能需要我們作為一個旁觀者,來觀察我們的心靈。需要大量的反思,然后充分的行動。榮格在超越的功能當中講到,我們需要承認心靈神秘的內涵,包括理性與意識的出發點。“我”的含義是行動與智能間的支點,就是說我們需要在心靈和思想當中找到一個平衡的位置。
心靈的力量來源于那些失敗或者是打擊,心靈在經驗的缺口當中得到顯露,所以在經歷中年危機或者重大疾病以后,很多人會改變自己的人生觀念。包括在寫作的時候,如果你寫的是你熟悉的事情,那其實就利于你心靈的開發優勢。如果你連自己擅長的東西都做不好,那么你怎么可能做得好,你不擅長的東西呢?如果我們只是花時間和精力改變自己,那其實是在和自己的心靈做對。因為每個人的個性當中,都有源于自己的內心與眾不同的氣質。
在道德經當中,它的核心思想是空,這個空不等于空虛,不等于焦慮,我們需要克制將這個空填滿的欲望,我們的力量就會源源不斷的涌入。容忍我們的弱點,發覺我們心靈的力量
心靈的邏輯和語言關懷
關懷心靈需要先學會解讀我們的心靈,我們的思維,建立在理性、邏輯、分析、研究、公式和辯論之上。大量在運用的就是我們的左腦,左腦叫做理性腦,負責了邏輯、語言、文字、序列、表單和推理,我們的思維建立在左腦的基礎之上。就形成了,所見即所得慣性思維。我們的心靈其實無法用理性去解讀,沒有辦法用欲望去說服,但更多來源于你右腦的力量。右腦叫感性腦,它包括了想象、繪畫、音樂、色彩、空間等功能。你只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才可能理解心靈。真正力量的體現,是尊重隱私,保留力量是雙面的,保留他人的力量,也就是保留自己的力量。
暴力和對力量的需求
生命的沖勁,在暴風雨的行為當中得以顯現。生命如果缺乏生命力,那些暴力就會被壓抑,被妥協,恐怖自戀和扭曲。現在社會正在削弱我們的生命力,只是以難以察覺。在文藝復興時期,有講到每個人心中都有爆發性的能量,是釋放百分之百的自己,顯露你的個性和天分。
感召力其實就是人格和神性的光芒,像拿破侖·波拿巴創造了軍事的奇跡一樣。我們個性的發展還要面對現狀的威脅,要求個人服從于整體。重復等于死亡,因為它阻礙了個性的發展。心靈的力量需要響應,漠視就會受到痛苦。
心靈的力量如果被漠視,就會以施虐或者受虐的方式來體現,具有毀滅性和兩極性。暴力,就是一種控制,表達了脆弱和空虛。受害者其實也是一種控制,表現的是表里不一,很大的精力消耗在了內外的統一上。
毀滅是黑暗的天使
純真是實現心靈的重大,幼稚的觀念導致力量的喪失。王爾德有說過:世人愛愛圣徒,是因為圣徒接近上帝的完美。基督愛罪人,因為罪人接近人的完美。筆比劍更強大,文字可以表達心靈的激情。世間最強大的,莫過于展示你的心靈。
第七章抑郁的饋贈
心靈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抑郁的藍色、灰色和藍色,明亮的白色、紅色和橙色。關懷心靈,就是需要理解和承受他所有的顏色。當發現自己抑郁的時候,問一問,為什么會出現抑郁?并且接受它的循環。抑郁有消極的價值,因為她表達你的思緒,展現了你的本性。
薩杜恩之子
抑郁,隨著年齡會增長。生命會變老,就像是你身體盛極必衰,在35歲以后走向下坡。但是你的經驗和睿智將不斷提升。因為它來源于歷練,生命意味著苦難,知識改變著人生。讀書的人習慣于沉思,那是一種抑郁的狀態。但是現在的人不讀書、不思考,更令人擔心。在論語中有講:學而不思則殆,思而不學則罔。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每個人的個性逐漸顯露,包括了抑郁、個性和年齡,三者三位一體,這就是為什么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更喜歡獨處和思考的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思維與情感會慢慢的沉淀。把那些散亂的念頭,慢慢的沉淀下來,形成你的價值觀和生活的哲學。
死亡的暗示
關懷心靈,就必須接納死亡,直到最后一秒。當我們選擇了生,其實選擇了死亡。
與抑郁妥協
魄,我們生命當中那個女性的象征,她是抽象思維的發源地。你可以把它理解為我們右腦,氣質就是魄的體現。你憑借想象,來品味生活,與人交流情感和與人交往的。抑郁的特質,包括了:孤立、凝重、記憶和死亡。這其實也是一種成年的洗禮。如果我們只是盲目的填滿空虛,也就失去了與心靈的對話。現代人就是這樣的,但凡有一點時間可以讓自己獨處的時候,總會用手機填滿自己,讓自己沒有時間和空間與心靈對話。所以建議大家可以找一個固定的時間,形成儀式感。讓自己放松下來,和自己對話,做一些思考,讓自己更輕松的去面對心靈。
治愈的力量
我們正視犧牲,讓人生更加完整,美學的價值就是冷漠,孤獨陰暗和空虛。所以我們可以從藝術作品當中去尋找心靈的慰藉。
第八章疾病身體的詩歌
現代醫學只針對疾病表象的治療,把身體抽象的結構為:生理的結構和化學的反應,而忽略了心靈是我們整個人勇氣的發源地。
癥狀與疾病
象征,只是兩種事物結合在一起,癥狀是幾種事物的集合。科學家喜歡單一的、唯一的解釋。而詩人喜歡多角度的解釋。我們借助我們的想象力來進行解讀,身體其的信息,需要去觀察它的表象,但是不能固定。
身體的樂趣
每個器官,都有他的私生活和人格。疾病是生理和心理的,呈現出患者的自身和周遭的環境,包含了那些看不見的情感、思維、經歷、人際、向往、恐懼和欲望。
疾病是心靈的伴侶
疾病是立體的,體現為生理層面和夢境心理層面,治療其實是需要通過了解信息,重新安排你的生活。
身體與心靈
人體是心靈的外在,具有的心靈,生命才會有力量,想象力與心靈秘不可分。
第四天共讀體會,心靈和我們的身體是一體的,他們是合二為一密不可分。我們千萬不要只關注你的一張體檢表,而忽略了心靈的健康。你需要花時間和精力與你的心靈獨處,去感受他的力量。我們需要面對和接受自己那些獨特的個性,包括一些暴發力的呈現。隨著時間的沉淀,你過往的那些經歷慢慢都會變成有價值和內涵的東西,幫助你更好地面對未來的生活。所以接受當下并不完美的你,去找到屬于你的特質,讓你活得更像你自己。
??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