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養生攻略
"冬病夏治"擺脫風濕骨病 趁"熱"可事半功倍
熱水泡腳,祛濕邪
很多人在進入伏天后,會感到四肢乏力、全身發困、渾身酸困、汗出過多而黏膩不爽,有時候吃東西也感覺沒有胃口,吃下去難以消化,整天肚子脹脹的。
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濕邪,而對付濕邪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用熱水泡腳。
進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會把熱水泡腳這個好習慣給忽略了,其實天氣越熱,濕邪越重,熱水泡腳就顯得更有必要。伏天陽氣最盛,熱水泡腳可以通過刺激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等足部的六條經絡,從而起到健脾、除濕、通經、利水的作用。
吃絲瓜,賽人參
伏天吃絲瓜賽人參,這是因為絲瓜里邊還含有人參中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適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新買來翠綠的絲瓜,無論是做清湯,還是做排骨、雞湯,都能除油解膩,令人胃口大開。天熱的時候,涼拌絲瓜最好。選顏色深、有光澤的嫩棱子絲瓜,去皮,切條。做涼拌絲瓜不用醬油、醋和味精,只用少許鹽和香油,這樣才能突出絲瓜的原味。入口涼絲絲的,嫩脆多汁、滿口清香。
伏天如果開空調,26℃最合適
夏天患呼吸系統疾病的人越來越多,這與人們長時間呆空調房內有關。鼻塞、流涕、頭痛、失眠、內分泌失調等都是所謂的空調病的典型癥狀。空調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內外溫差過大,雖然人體有一定的體溫調節能力,但是這個能力是有極限的。從火熱的室外一下子進入陰涼的室內,人體自身很難迅速調整,會產生一系列不適的反應,表現為頭暈、易倦、全身不適、精神不振及免疫功能下降等。
建議,室內外溫差不應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雖然可能出現38℃以上的高溫天氣,但是一天中大多數時間的溫度都在35℃以下,所以26℃左右的室內溫度是比較合適的。而且一般開空調兩三個小時后就應該開開窗戶透透氣,大約半個小時左右。
三款粥,過伏天
【荷葉綠豆粥:祛暑養生】
這道冰粥具有祛暑清熱、和中養胃的功效,老少皆宜,特別適于伏天食欲不振、發熱口渴的少兒食用。荷葉綠豆粥以荷葉、綠豆、粳米、冰糖為原料,做法是:綠豆用水泡發后,另用水將綠豆煮開花,制成綠豆湯;粳米煮成稠粥,半熟時加入綠豆湯、冰糖,攪拌均勻,一起煮開;粥熟后,取荷葉1張,趁熱蓋在粥面上,待粥變涼并呈淡綠色,即可食用。
【水果粥:美容養顏】
在眾多食物中,水果是最具美容養顏作用的,而夏季本身就是水果生產的旺季,所以蘋果粥、西瓜粥、香蕉刺梨粥……這些時下流行的水果粥不但具有涼爽祛暑的效果,更有美容養顏的作用。
香蕉去皮,切成丁塊,刺梨搗爛去渣,或刺梨煮汁去渣,加入煮開的米粥里,再加入紅豆粉、冰糖,制熟晾涼食用。
【山楂粥:消脂開胃】
山楂粥能開胃養脾、消脂益氣,更適合老年人食用。山楂洗凈備用,糯米洗凈后冷水浸泡2小時后瀝干水分。鍋里注入涼水,旺火煮開,倒入山楂,煮15分鐘后,撈出山楂,倒入糯米,中小火煮熟,加入冰糖,食用(科普)
冬病夏治正當時
馬上到夏天了,很多患有風濕骨病的中老年朋友可能會感覺輕松很多,便不在意自己身上的病痛了。但是,夏季可是風濕骨病患者極佳的恢復期,治療一定要"趁熱打鐵",可別錯過了這一段大好時光!一到夏天,風濕骨病患者那些腰酸背痛、頸肩關節疼的癥狀都會減輕。中醫專家表示,風濕骨病屬于寒癥,是由于氣滯血淤,風、寒、濕入侵所致。夏天天氣變熱,沒有了"風、濕、寒"等外在誘發因素,上述癥狀就會減輕甚至沒有表現。但是,在這段時間內,我們也更容易通過中藥的調理將我們體內的風、寒、濕驅逐出去。這正如中醫學所說的:"夏不養骨,冬痛徹骨"。對于患有風濕骨病的朋友們來說,夏季正是治療和調養的最佳時機。此時氣溫高,經脈和氣血都通暢,病情最虛弱,體陽氣充沛,抗病能力加強,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全面祛除體內的"風、寒、濕"邪,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這也正是中醫所提倡的"冬病夏治"原則。現在很多公共場所會在夏天將冷氣開得很足,針對這一情況,專家建議,有風濕骨病的人,在大開冷氣的公共場所應該要盡量穿長袖、有領的衣物,起到一個保暖的作用。此外,在夏天我們可以進行一些戶外的活動,出一些汗,有利于將風、寒、濕排出體內。
貼骨病的膏藥,萬草堂膏藥。按照穴位貼敷效果極佳。
你學到了么?希望大家夏天養好骨,冬天不再痛徹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