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書是《瞎吃:最好的節食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節食》。作者布萊恩.汪辛克是美國農業部營養政策與推廣中心執行董事。他通過200多項實驗研究發現,“不知不覺地瞎吃”是使人肥胖的主要原因,本書就是以這些實驗為基礎,向人們建議輕松減重的方法。
今天我們來分享書中的三個內容:關于瞎吃的驚人秘密、避開身邊瞎吃的陷阱、不知不覺減重的方法。
①『關于瞎吃的驚人秘密』
肚子不餓,桌上的蛋糕已經變硬、薯條已經發軟,可還是忍不住拿起來就吃;吃過飯去看電影,還要買一桶爆米花,邊看邊吃到見底……我們每天都在像這樣不知不覺地瞎吃。
來看一組驚人數據:每天多吃50千焦,不管是口香糖還是小糖豆,一年會增重0.5公斤;每天多攝入500千焦,比如一只冰淇淋或半碗意大利肉醬面,一年長胖5公斤。相反,每天少攝入500千焦,一年能減重5公斤。
我們總以為大幅度地控制飲食才會使體重發生改變,為了減重拼命節食,最后餓得頭暈眼花不得不放棄,卻忽略了這樣一個問題——每天吃得多一點、或少一點,長期下來也會引起體重的大變化。與其反復地節食和反彈,不如避開那些瞎吃的陷阱。
②『避開身邊瞎吃的陷阱』
本書作者通過實驗發現,人們總是不知不覺用眼睛代替胃去思考,從而陷入瞎吃的陷阱。
001看得見和方便的陷阱
人在看到食物時會自動分泌唾液和胰島素。唾液讓人沖動和多吃,胰島素則降低血糖水平,使人感到饑餓。于是我們會拿起眼前并不好吃的食物,直到吃光它們為止。
方便獲取也會讓人多吃。自助餐廳將冰淇淋柜門關上,只有14%的顧客會打開取用;將柜門一直敞開,食用者就會增加到30%。同樣的食物距離變遠,食用的人也會減少。
將看得見的食物藏起來,或繞道而行,是避免讓自己瞎吃的好辦法。
002食物包裝和容器的陷阱
買大包裝可以省錢,卻會讓你的體重增加更多。以意大利面和肉醬為例,拿到大包裝材料的人會比拿到中包裝的多做20%,相當于多吃下600千焦的熱量。這是因為大包裝容易讓人產生取出的分量還很少的錯覺,于是不知不覺地多倒。
用細長的杯子喝酒和飲料,會比用寬矮的杯子喝得少,因為“水平垂直幻覺”使人重視高度而忽視寬度,細長的杯子會提醒人們“倒多了”。餐盤越大,盛放在上面的食物就越多。在自助餐廳拿到大碗去裝冰淇淋的人,平均會多盛31%,多吃下530千焦的熱量。
不妨試試這個方法:用保鮮袋(盒)將大包裝分成小份,每次從小包裝里取用食物。想變苗條,就用苗條的餐具。
003食物種類的陷阱
比起只供應20種食物的自助餐,50種選項會讓同一個人吃得更多。這是因為總吃同樣的東西讓人感到不舒服和厭倦,最后就會選擇少吃;反之,增加食物的種類,就能增加一個人的食量。
警惕剩菜的雙重危險:它會增加餐桌上食物的種類,使人吃得更多;同時也說明你前一頓做得太多、也吃得太多了。
所以,不要準備太多種類的食物,果斷扔掉剩菜。
004低脂標簽的陷阱
低脂標簽的食物會讓很多人心安理得地大吃。但低脂并不代表低糖,比如低脂燕麥片會讓我們無意中多攝取21%的熱量,零脂肪餅干會讓每天食用的人6個月后體重增加2.5公斤。
要用正常食量去對待低脂食物,防止“中計”。
③『不知不覺減重的方法』
避開以上陷阱后,采用以下方法,就能幫你不知不覺地減重。
001建立食物交易原則
要求自己不做Y的話,就不吃X。例如運動后才可以吃些甜點,一整天都走樓梯就可以喝一杯飲料。
這樣我們就可以不必放棄喜歡的食物,只需要以健康的名義做出一些讓步。同時也提高了吃東西的代價,使我們重新掌控對食物的決定權。
002實行食物政策
根據自身情況制訂一項食物政策,執行時不予例外。如比平時少吃20%、不吃第二份淀粉類食物、只吃小包裝零食等等。
食物政策只需要去除一兩種已經侵蝕我們生活方式的進食習慣,而不必做出太大犧牲,因此執行起來就不會太困難。
003恰到好處的小小改變
大多數節食失敗的原因在于需要我們改變得太多,結果因為辛苦干脆放棄。不如要求自己每天只做500千焦的改變,這樣我們就不會感到食物缺少和被剝奪,在不知不覺中減重。
總結一下,不知不覺地瞎吃會讓人變胖。當我們能避開瞎吃的陷阱、掌握正確的方法,就不需要忍受節食的痛苦,一年輕松減重5公斤。這樣的好事,我們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