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豐田強大的秘密》第七篇文章。
第一篇文章鏈接《豐田強大的秘密》2020-01-27 - 簡書
第二篇文章鏈接《豐田強大的秘密》2020-01-28 - 簡書
第三篇文章鏈接《豐田強大的秘密》2020-01-29 - 簡書
第四篇文章鏈接《豐田強大的秘密》2020-01-30 - 簡書
第五篇文章鏈接《豐田強大的秘密》2020-01-31 - 簡書
第六篇文章鏈接《豐田強大的秘密》2020-02-02 - 簡書
對于“豐田生產模式”又稱精益生產模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還有本書中提出的“豐田研發模式”(Toyota Product Development,TPD),我也不過停留在淺嘗輒止的階段。愿與大家分享我的讀書心得,與你們共同成長,希望筆下文字能夠對從事企業管理工作的伙伴們產生一些價值。我沒有嚴格學習過專業日語翻譯,筆記中也會增加許多個人理解,歡迎交流。
第二章 知識化的“商品制造”(日語:ものづくり)
設計信息的創造和轉寫
信息化知識化的當下,將“商品制造”以“設計信息”思考方式為中心來理解會比較容易。東京大學ものづくり經營研究中心長藤本隆宏教授表示,ものづくり從工學表現出的就是設計信息的創造和轉寫。
“爭議之地”通過TPD將設計信息創造出,然后通過TPS將設計信息轉寫。
TPD需要輸出產品企劃、設計、試作、試驗以及量產試作等步驟,因此換而言之
設計情報的創造=產品開發
TPD的最終產物就是設計情報(設計信息),而TPS就是將這種設計情報以最小的人力物力財力將產品轉化為成品。
設計情報的轉寫=制造
以上的設計情報(project data)中包含有成本信息,因此從經濟學上可以將設計情報作為信息資產(無形資產)。這種無形資產,決定了消費者購買的產品的內容和價值。
豐田“制造ものづくり”含義的變化
現在一談到制造,很多人腦海中就會浮現出一種畫面,日本工匠專注于自己的手工制作,聚精會神地不斷敲擊、打磨。或者因為電視影像的誤導,有些人還會在腦海中浮現出另外一副畫面,工廠中工人一邊額頭流汗,一邊搬運著重物材料。但在機械自動化高度發展的今天,需要人體力勞動的工作已經很少了。就像之前所說的,“設計情報”的最終輸出才是決定國際競爭的勝負關鍵。
光從技術層面上理解“制造”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從經濟層面來理解。比如說量產工廠的生產方式這些生產管理,所需要的生產技術這些調遣,還有銷售創造價值的商業流程,這些整體的理解也非常重要。
豐田汽車在二戰后至1955年期間,十分重視工人的技術熟練程度還有特定的加工技術。但是1955年后隨著工業化的不斷加深,工人的工作開始標準化、機械化、自動化,因此工廠工作變得不需要熟練度,誰都能夠操作。而后,TPS的發明者大野耐一先生領導的生產流程的近代化的推進,讓這種工廠管理更加合理。
很早以前,國道248號線西側的工廠勞動環境很惡劣,工廠內沒有空調,在炎熱的夏季,工人需要一邊舔舐汗水一邊將材料投入熔爐。之后,隨著推進制造現場的改善,那些危險的作業都從人力操作轉變為機器操作了。
一般的制造業的商業流程,都是從最開始調查→市場需求→產品開發→生產準備→生產→銷售→推廣和普及。現在的“制造”越來越全球化,因為勞動力價格高,很多組裝線都遷移至其他勞動力便宜的國家。商品開發·產品開發和制造、銷售都是在不同的國家開展的。
產品建模的誕生
1980年代,豐田推進了SMS(Specifications Management System)的社內部品表數據庫系統和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系統之間的合作。
和現在不一樣,當時市面上可購買的優秀的軟件很少,為此很多大企業都是自行內部開發軟件。
SMS是社內部品表數據庫系統,聯合ALC系統(Assmbly Line Control System)管理著每一個部品,在哪個工廠生產的,通過怎樣工序生產的,何時到達這些信息。而SMS+ALC就是根據JIT(Just in Time)理念開發出的系統。而JIT的意思,就是指TPS“生產必要數量、必要時間的產品”的思考方式。
說起CAD系統,學習機械工程或者建筑專業的可能使用過。就是一種將部件以3D立體建模在電腦上呈現出來的軟件,將二維空間設計數據轉化為三維立體模型后就會產生CAD數據。而設計者會將這些CAD數據納入電腦的數據庫。
SMS部品表數據庫系統和CAD系統中的這些大量的復雜的產品設計信息數據,經過一體化管理后,檢索和更新變得非常容易。后工序的生產準備團隊,提取共享最新數據也會變得非常便捷。
當時東京大學工程部精密機械工程學教授木村文彥就非常提倡這種“產品建模”的方式。現在,這種“產品建模”在豐田內部概念化后,成為“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的起源,逐漸被廣泛使用。現在,幾乎沒有不使用PDM的企業了,而且名稱也改為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通過產品開發獲利的時代到來
以機械類部品來說,比如形狀、寸法公差、材質、表面處理、加工方法這些重要的要點,產品建模中是具有利潤(成本)信息的。
從經濟學上這也被稱為“信息財富”,可以向其他公司銷售知識、信息財富或者知識產權、信息商品的信息資產或是知識產權。
現在這種產品開發獲利的方式是發達國家制造業的一種常識。舉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蘋果公司開發出的iPhone,擁有著產品數據,但是沒有量產工廠,而是通過中國的生產商生產出來。但是大家都知道,大部分的利潤都是被蘋果公司拿走的。
而在豐田,TPD的成果就是這種產品數據。
設計情報
設計情報到底是什么呢?
具體來說,就是通過知識和才能整理成信息情報,是經過調查、企劃、開發、設計、試作、實驗后產生的成果。比如汽車這樣的工業品,設計情報就包含了它的研究開發和技術開發,外觀內飾的設計還有發動機性能等要素。
還有,像鋼鐵制造產業或是玻璃制造產業,制造工序的記述也都是設計情報,可以類比為做菜的流程來理解。為了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所必要的信息就是設計情報。
過去發售的產品也好,再開發生產的產品也罷,都是設計情報,因為真實產品和設計情報是一一對應的。
發現現在自己的日語閱讀水平提高了,真是個令人愉快的進步。關于文章內容,希望能與大家多多交流,我非常樂意聽取大家的意見與建議。
有難うございます!勉強になっておりま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