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9號晚上五點五十結束了我產品求職路上第一次真正意義的電話面試,問題準備的充分程度不及我的求職渴求程度注定了這一次電話面試的回答質量,但也正如電話最后我對PM姐姐說的“感謝這次面試,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面試經驗,更多的是我對我與產品的思考。”所以寫下這篇文,記錄這次面試給我沉淀的東西,以及思考過后重新對這次面試交出一份答卷,告誡自己下一次準備要足夠充分,思考要足夠深入,別再留遺憾。
? ? 其實回過頭來看,電話這頭的我就像是等待用戶臨幸的產品,而那頭的PM姐姐則是用戶。
用戶(PM姐姐)需求:一個具備互聯網產品經驗、邏輯能力、學習能力、溝通能力、獨立思考能力,高產品敏感度的互聯網產品求職者,其中產品敏感度為核心需求。
? ? 沒有把握用戶核心需求的產品自然是一款“廢品”,我當天的回答及事前的準備就是偏離核心需求,在這里貼出問題、我當日的回答、PM姐姐的回應以及兩天后我重新的答復,也望產品大神點撥指正。(省略去個人介紹、實習介紹等環節問題)
Q1:美圖秀秀現在是哪個版本?前后的改版你有注意到嗎?可以談一談你的看法嗎?
A1:嗯…版本號我記得不太清,但對改版有注意,功能上沒有大的更迭,依舊是拍照、美化、美容、拼圖、一鍵美化等,但是在界面布局上做了比較大的改動,從原本翻頁式矩形的功能布局改成了更扁平化的功能擺布,扁平化的界面改善可能是因為希望在一個頁面內能更大程度的集合功能。具體功能上,拍照增加了下拉拍照,淺化了入口,另外的話也提升了一鍵美化的入口優先程度,我個人認為一鍵美化的入口也確實該淺一些,因為用戶本身對于美圖秀秀的需求就是通過簡單的手法美化圖片,提高圖片質量,這個功能很好的通過優質的內容刺激用戶去做美化的動作并且迅速的滿足他們的需求點。
PM回應:改版的實際原因主要是:滿足appstore 新出的審核要求,因為原本的界面設計大概保持了2年,沒有做大改動,扁平化界面也有你說到的集合功能這一點,但主要還是希望通過UI的改動刺激用戶,給用戶新鮮感。至于你說到的下拉拍照是原先就有的,一鍵美化的優先級確實有提前一些,從原來第二頁的位置改到現在第一屏露出三分一的位置。最后就是在濾鏡方面做了很大的改動,濾鏡分類完全更改了。
問題分析:考驗對產品熟悉程度以及對產品改版背后原因的思考。
提前一天HR姐姐告知第二個電話來自美圖秀秀的產品經理,這個問題應該列為100%要準備的問題,結果我沒有準備,導致手忙腳亂沒有條理的答了一通很表層的問題。
再回答一次:有兩個較大的改變——
1是外觀上更趨于扁平化的功能布局,并將原先的10個功能入口縮減成6個功能入口+2個推廣入口,使用指南等功能入口整合到右下角的設置當中。為什么從原來的矩形翻頁的布局變成現在的這樣呢?首先這應該和產品性質有關系,美圖秀秀的主要功能都是平行的、同類型的(工具方式不同而已),用扁平化的界面能讓用戶不用在意當前所在位置,隨意切換。其次,能讓界面感覺更簡潔,能迅速找到常用功能。但是,同時也存在問題,當前版本的功能入口+推廣入口最佳擺放位置應當不超過8個(否則尋找功能時,橫向太長,滑動動作繁瑣),這會對功能增加有所限制吧。
2是在功能優先級上,對一鍵美化的位置進行了調整,放大了它在產品中的比重。分析美圖秀秀用戶的需求:美化圖片,提升圖片質量并分享。而滿足這個需求實際上應當有向內向外兩種:向內刺激(用戶自身的刺激)——用戶對既有照片需要進行處理,那么“美化、拼圖、美容”這幾個既定功能可以進行滿足。向外刺激(產品對用戶的刺激)——用戶沒有主動使用的想法,但是被功能刺激而進行“被動”使用,從而滿足相同的美化需求。除了“拍照”這個功能可以滿足這種向外刺激,另外一種功能就是“一鍵美化”了,通過優質圖片內容來刺激用戶進行“搬用”,從而刺激用戶的活躍度。目前的話,美化、拼圖、拍照、美容這幾個功能已經成為用戶很自然的習慣了,因此一鍵美圖的調整來做刺激是必要的。
Q2:如果讓你來做一個產品或是做某個功能你有什么想法?不用考慮實現難度。
A2:因為我對圖片社交比較感興趣,所以也有一個關于圖片社交的產品試想……(說了一個亂七八糟的偏社交的產品想法)
問題分析:作為美圖秀秀的PM自然希望能招到一個有產品創新意識,以及對既定產品有新想法能注入新鮮血液的人,不需要一個很大的產品規劃,只要能體現你對這個產品有價值或體現你的潛力是對產品有幫助的就可以了。
再回答一次:規劃產品的話我可能沒辦法在短期內抓到一個需求點打入,所以在美圖秀秀的已有產品上,試想一個新的功能吧。反觀現有的圖片工具軟件,除了元老——美圖系列、POCO系列、360相機系列以外,今年有兩個吸引眼球的新星——faceU、snow。而兩款產品的共性就是以趣味的人臉識別動畫特效打入,輔以常用的圖片美化功能來吸引用戶。也許可以這么說,在圖片美化工具技術趨于成熟后,雖然美圖以它的垂直專注度始終保持美化線的領銜位置,但各個產品在濾鏡/美顏這方面的體驗感差異程度逐漸降低,排名靠前的圖片處理產品已經能較無差異地滿足圖片處理這一個需求點。因此趣味性,玩法延展性成為增加用戶黏性和活躍度的很重要的突破口,faceU和snow就是從玩法的新鮮感找到市場入口的。而新鮮感也有一個弊端,就像當初的足記(圖片添加臺詞)就只能曇花一現,畢竟玩法新鮮感過后必然帶來用戶的大幅流失,并且趣味玩法在相機這個領域比起美化、拼圖等算是一個較低頻的需求。因此在已有的(比如美圖秀秀)處理工具中,整合這些有趣但頻率較低的玩法,一來可以降低新產品風險,二來可以保持原有產品的持續新鮮和用戶活躍度。
美圖秀秀的用戶側重為女性用戶,可以做一個和明星合照的小功能。以女性粉絲多的男明星為模板,分為前置后置兩類,全真模擬粉絲與偶像合影,刺激用戶分享帶來新的用戶流或是帶動舊用戶使用。定期推一些趣味玩法(如明星同框、表情動圖制作等)并整合在一個趣味相機功能入口。
還有一些問題不做展開了,大致都是希望我能從現象本身去挖掘背后蘊含的原因,去展開我的思考,但我準備不足,導致部分問題對我來說是全新的,思考的很淺,也從這里看出自己的產品素養確實不夠,經驗不足,沒辦法一下子看到問題的本質,做出有用的分析。
掛完電話挺后悔的,沒把握好這次機會,也對PM姐姐道了謝,確實這次電話面試給我的不僅是面試經驗,還讓我看到我平時在使用產品的時候沒有習慣去分析為什么這么做,怎么做會更好,只在做特定的產品體驗報告的時候才會去系統的考慮。產品敏感度本來就體現在思維方式上的,這一點我仍有太多的不足。在我眼里,對于產品有這么三類人,一種天生的敏感,能很敏銳的從用戶數據反饋找到關鍵點,或是從現實需求進行互聯網的投射,對產品有本質的思考。第二種,欠缺天賦,但學習能力還OK,需要補充方法論和刻意的訓練去提升自身產品素養。第三種,對產品不感興趣也不想感興趣,使用即是唯一聯系。我自知非備天賦者,也希望通過這次慘痛經歷激勵自己更多的補充知識,通過大量閱讀學習,去鍛造自己的產品思維方式。
求職路本是殘忍的一條大道,競爭者都磨刀霍霍砍offer,沒時間后悔,但需要記住每一次經歷帶給你的思考。一點愚見,還望大神對我的第二次回答提出指正,也與求職大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