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物偏離常態(tài)時,人們?yōu)榱嘶謴统B(tài),而利用其對立者,并持續(xù)加強同一行動,直到達到預期效果。但是,這樣做往往并不能成功,甚至會制造出新的問題。
書中舉例:
為了解決酗酒問題,而發(fā)布禁酒令,但酗酒者有增無減,并激發(fā)劣質酒、走私、貪腐等問題。
逗抑郁者開心。當孩子不高興時,父母強迫孩子微笑。失眠的人強迫自己睡著。
我的例子:中國股市熔斷政策,樓市限購政策,為了早起設置10個鬧鐘反而導致睡過頭。
困難和問題的區(qū)分:
困難指的是問題可以通過一般的行動(通常是第一序改變)來解決,或者問題無解只能接受。
問題指的是因處理困難不當而造成的僵局、停頓、死結等等。
處理不當的方式有三種:
a.企圖以否定問題存在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應當有所行動,但無人行動。
b.企圖改變某種困難,而該困難不是無法改變就是根本不存在:不應當采取行動,卻采取了行動。
c.犯了邏輯層次錯誤,第一序第二序改變應用錯誤:在錯誤的層次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