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點冷,氣象臺報道說寒潮來襲。
從麥當勞出來后,不想孩子受委屈,就決意打個出租車回家,又不遠,起步價。
豈料,等了將近10分鐘,也沒有一輛空車;好容易過來一輛空車,聽到這么近沒賺頭,就擺擺手拒拉了。
這時候,孩子已經凍得縮脖子了。
一賭氣,轉身抱著孩子,走,走回去,步履中帶著氣又帶著急。
一路上,心里各種念頭翻滾:恨自己沒錢,有錢的話買輛車,就不用讓孩子受罪了;恨自己沒能力,連錢都賺不到,讓孩子跟著受苦;恨自己年輕時空想、中年將至卻無一技之長以立身······
就在我各種悔恨的時候,竟沒注意孩子一路倒是安靜,到了緩沖帶那兒,他跟往常一樣很開心的說:跳過去!
我心里千頭萬緒,自然有點兒不耐煩,但還是跳了過去,如此,跳了幾個緩沖帶,我忽然跳得醒過神兒來:天啊,我在干什么?這路上的幾分鐘,我寧可沉浸于自己的悔恨(好像這樣就能對現實有所改觀似的),也不愿與孩子互動;這幾分鐘,我寧可郁悶,也不愿與孩子共同歡樂的度過。我到底在干什么?!
記得在看《美麗人生》時,特別有印象,男主人公與孩子身處納粹集中營,為了不讓孩子的心理留下陰影,男主人公把各種躲避死亡當做與孩子一起玩兒的游戲,直至臨終前,都以一種夸張而逗人的姿勢走向死亡,而男主人公的孩子幸存長大后,亦在旁白中說,感謝父親所做的一切,讓他心里永遠有陽光。
其實,今晚的我,完全可以以另一種情緒去替代現在的悔恨狀態,以一種與孩子共同體驗寒冷的態度,在寒冷中抱著趕回家就好了的希望,互相鼓勵著,度過這幾分鐘,雖不至于說讓孩子忘掉寒冷,但也應該傳遞給他一種信念:寒冷只是暫時的,這個困境是可以解決的,讓他的心里生出希望、生出困難可以解決的信心。
我們時常被情緒困擾、影響甚至主宰,但嘗試著去覺知到它,不去放任,而是專注于解決當下的問題,想必會減少很多煩惱。這是我們的成長,也是對孩子一點一滴、潛移默化的影響。
感謝孩子,給我們再一次自我教育的機會;感謝孩子,給我們一次一起成長的機會。因為他,再不敢對人生輕忽以待;因為他,再一次想好好地過這一生。
所以,我的寶貝,感謝你,余生,請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