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里?”;“如何面對自己的缺陷?”;“如何處理自己的人生課題?”這些問題是不是乍一聽來感覺空洞又浸滿了“雞湯”?沒錯,當我打開這本《被討厭的勇氣》,看著書名和扉頁的推薦序,一股濃濃的雞湯式教學撲面而來。同時又有點好奇,關于這些人生課題,想看看這本書到底能給出怎樣的解決方案。
我一開始以為這本講哲學和心理學的書,內容上應該會有一點深度,沒想到它完全是一本沒有架子的書。整本書都是圍繞著一位哲人和青年的對話展開,兩個人以阿德勒的心理學為核心展開了一場五天五夜的辯論,最后以青年的一句“世界很簡單,人生也是一樣”的感概而結束。
雖然書中有一些觀點顛覆了一般人的普通認知,比如“心理創傷并不存在”;“憤怒都是捏造出來的”;“自由就是不再尋求認可”;“拼命尋求認可反而是以自我為中心”;“批評不好,表揚也不行”……
這些觀點初一聽可能很難理解,但在哲人的解釋以及對阿德勒心理學的接觸中也能慢慢接受了。我在看的時候一度也能嘗試著讓自己換一種態度去面對曾經遇到的問題。
書里描寫的境界對于現在的我來說還是一個理想主義的世界,就像哲人說得“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學甚至改變生活方式,需要 ‘相當于自身歲數一半的時間’。也就是說,20歲開始學的話,加上10年,得到30歲才能學會。”我希望自己到合適的年齡之后能夠達到那種境界。
總體來說,這本書的觀感超過了我的預期,是一本和《悉達多》一樣,未來還會重復閱讀的書。
以下是關于這本書的我的一些摘抄:
---第一夜 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
1、?????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
2、?????如果我們一直依賴原因論,就會永遠止步不前。
3、?????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4、?????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5、?????所謂憤怒其實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種“手段”而已。
6、?????人并不受過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著自己定下的目標前進。
7、?????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
8、?????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為過去或者環境,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你只不過是缺乏“勇氣”,可以說是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第二夜 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系
9、?????我們無法改變客觀事實,但可以任意改變主觀解釋。
10、??如果有人驕傲自大,那一定是因為他有自卑感。
11、??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比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的比較。
12、??所有人都是“雖然不同但是平等”的。
13、??在意你的臉的只有你自己。
14、??無論認為自己多么正確,也不要以此為理由去責難對方。
15、??行為方面的目標有以下兩點:①自立;②與社會和諧共處。而且支撐這種行為的 心理方面的目標也有以下兩點:①“我有能力”的意識;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識。
16、??朋友或熟人的數量沒有任何價值。這是與愛之主題有關的話題,我們應該考慮的是關系的距離和深度。
17、??相互束縛的關系很快就會破裂。
18、??當人能夠感覺到“與這個人在一起可以無拘無束”的時候,才能夠體會到愛。即沒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優越性,能夠保持一種平靜而自然的狀態。真正的愛應該是這樣的。
---第三夜 讓干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
19、??我們并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
20、??基本上,一切人際關系矛盾都起因于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21、??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
22、??不畏懼被人討厭而是勇往直前,不隨波逐流而是激流勇進,這才是對人而言的自由。
23、??“人際關系之卡”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四夜 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24、??要想締結良好的人際關系,需要保持一定距離,太過親密就無法正面對話。但是距離也不可以太遠。
25、??歸屬感不是生來就有的東西,要靠自己的手去獲得。
26、??當我們在人際關系中遇到困難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時候,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傾聽更大共同體的聲音”這一原則。
---第五夜?認真的人生“活在當下”
27、??接受不能更換的事物,接受現實的“這個我”,然后,關于那些可以改變的事情,拿出改變的“勇氣”。這就是自我接納。
28、??人生就像是在每一個瞬間不停旋轉起舞的連續的剎那。并且,驀然四顧時常常會驚覺:“已經來到這里了嗎?”
29、??人生中最大的謊言就是不站在“此時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