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領英(LinkedIn)出版的,集合了多位大咖的關于職場的經驗總結和建議指導,非常適合出入職場的新人和依然迷茫不知所措的“老人”。
之前分享了關于工作規劃、跳槽與加薪的內容《你從未真正拼過》,今天分享關于如何將枯燥的重復工作變得有趣,如何擺脫太在乎他人評價的負面情緒以及自我投資。
四、如何讓重復的工作變得不枯燥
——by 采銅
在知識越來越專門化、分工越來越精細的今天,我們所任職的崗位,絕大多數只是一連串復雜鏈條中的一個小環節。今天的白領所扮演的角色,與百年前生產流水線上的工人,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那么我們如何才能讓看似枯燥重復的工作變得很嗨呢?作者建議我們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 我的工作是不是關聯某一些特定的技能
重復性的操作是磨礪技能的必經之路。九邊在《向上生長》一書中也提到重復的重要性:重復就是力量,數量堆死質量。
更高的技能意味著:做同樣一件或難或易的事情,你可以完成得更快、更少差錯、更加精確。 所以,你不妨從一個“技能養成”的視角出發來看待這一切:你不僅是為了完成眼下任務而重復,更是為了磨礪技能而重復。?
2. 在完成工作之后我是否能進行有價值的反思
即便你每天干的活一模一樣,你的思考和感悟也可以不同。每天下班前,你不妨總結下一整天的得失,記錄下所有的發現和收獲。
時常反思會使相似的工作慢慢變得不同:你對這項工作的理解會逐漸加深,思考的角度會更加多元,更能找準關鍵和要點,也更善于做出平衡和取舍。
3. 能不能通過某些效率工具來優化自己的工作
越是單調重復的工作,被效率工具優化的空間就越大。人先天具有一種與工具相抗拒的惰性。我們總是對自己的原始做事方式過于自信,而對能夠顛覆舊有行為模式的新事物唯恐避之不及。但是,只要你能夠越過這個小小的心理障礙,主動去探索和發現與自己工作有關的效率工具,就會發現別有洞天,像是來到了一個新世界。
你也不需要擔心,使用新工具會讓你在別人面前顯得“工作量不飽和”。且不說個人效率的提升也是公司效率提升的一部分,你還可以主動和上司與同事們分享你的經驗,幫大家鳥槍換炮。作為一名“工具小能手”,你在公司的存在感也會大大提升。
4. 是否可以為自己的工作引入一些隨機性和新元素
如果你不能改變你的工作任務本身,那就改變你的工作環境吧:?比如你可以重新布置你的辦公桌,放上新的玩偶、繪本和多肉植物。
5. 我的工作目標是否過低,實現超越期望我還能做哪些
你的上司老是分配給你單調重復的工作,有可能是因為他低估了你的能力。問題是,你的才能要通過工作來表現,但是你的職責又限定了你表現的邊界。 這個時候你就要思考:如何讓你在現有工作上的表現超越你的上司、同事對你的期望。?
也許你要站在公司和部門的立場,站在更高處去想,如何在現在這個并不核心的崗位上創造出更大的價值。你不要把自己看作一個完全被動的執行者,而應該看作一個介于被動和主動之間的角色——也要考慮到過于主動在組織中是不被允許的。
與此同時,表達也很關鍵。在別人開會打瞌睡的時候,你可以積極發言,只不過發言前你要確保自己已經做足了功課。當領導看不到或者看不清你的想法時,自然不會交給你更為重要的工作,但是一旦他們更多地了解了你的想法,就可能對你的能力進行重新評估。作者推薦一本書——《為自己代言》,里面介紹了很多表達和說服的方法,也許對你有所幫助。
總結來說:人是具有“彈性”的。面對一份相同的工作,同一個人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其創造性和重復性的比重也會有很大差異。決定這種差異的,是你的目標、技能、方法和工具等種種因素。
即便是單調重復的工作,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提升工作技能的機會,看成是反思和收獲的機會,看成是掌握先進工具的機會,看成是向新事物敞開大門的機會,看成是突破他人對你固有期望的機會。
五、與其在意他人的評價,不如更多的關注自己
—— by Joy Liu
《最愚蠢的一代》中說一個人成熟的標志是,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對于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
那我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在意別人的看法從而變得不自由的呢? 從我們知道別人對我們的期望開始。我們要知道別人的評價只代表他是誰,而非你是誰。
《殺死一只知更鳥》里說:你永遠不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從他的角度去了解問題。除非你鉆進他的皮膚里,像他一樣走來走去。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人對你的任何評價,因為不管別人對你的評價是好的還是不好的,那都是他們對你言行的理解。
他們對你的行為動機的解讀,是透過了自己價值感的濾網,所以其實這些他們對你的評價,更多說明的是他們是誰,而不是你是誰。
所以當下次別人告訴你,你非常擅長演講或者你非常不擅長演講,都請你感謝他們,并且同時也積極尋求他們的反饋。?
但也請你記得,你擅不擅長演講,跟他們都沒有任何關系,因為你是流動的、發展的、變化的,所以擅長或者不擅長都不是最終的你。?
而最終的你,是選擇了聽從真正自己內心的聲音,去向著你想要的方向成長,并且接納此刻一切你還成長得不夠的地方。?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人對我們的任何評價,這樣的你,不會在不知不覺中簽下限制自己的契約。也永遠不要去肆意評價別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因為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
六、你真的會投資自己嗎?
——by 王立登
為什么我們會舍不得投資自己呢?主要在于我們的思維意識和心智模式,注重短期的利益。比如有一些人舍不得買紙質書,總是到處下載免費電子書,其實如果我們真正能夠從書中學習到哪怕一丁點知識,就已經賺回書本的價格了,而要是能夠反復地讀,把它分享給身邊的小伙伴,那就賺得更多了。
那么我們要如何投資自己呢?作者在書中給出了七點建議:
第一,構建自己的學習需求,制訂屬于自己的學習目標。這個需求還要是當下最重要但不緊急的,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夠規劃得足夠長遠。
第二,尋找這個領域最牛的人進行請教。
但是如果沒有認識的,可以去網上找一找這一領域最厲害的人,然后看看能否“連接”到他們,比如有很多老師都在開課程或者做培訓,也有像在行這樣的平臺可以約人。 這個時候不妨花一些錢來上上他們的課程或者直接單約,進行一對一的咨詢交流。同時我們也有可能會在擁有這個資源之后,又可以開始更多的連接和學習。
第三,對這個領域做一次主題閱讀,進行系統學習。
讀書是最系統的學習方式,也使我們能夠構建自己的知識系統,所以如果想要真正地系統地來研究一些東西的話,那么不妨在這個主題之下,找幾十本書一起來閱讀,這樣我們才能夠收獲不一樣的東西,或者說收獲更多的東西。
這也算是系統地吸收,然后系統地分享,這樣的學習交流不僅系統,而且還很快速,并且能夠對自己的學習系統和知識系統做一個升級。當然成本也是很低的。
第四,無論學習還是交流,每次必做總結和復盤。
總結和復盤可以使我們能夠提升得足夠快,并且也能夠使我們破拆出更多的東西,然后在這些東西之上找到屬于其最具價值的東西,這樣我們也才能夠收獲更多的東西,從而提升自己的價值。
第五,任何時候,記得百度一下。
獨立思考很重要,我們究竟能夠獨立完成多大的事情,我們在面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或者問題的時候究竟該怎么辦?其實最簡便的方法就是使用百度,這樣的快速學習法是成本最低并且耗時最短的方法。
第六,每個知識點學習完成之后做一次系統分享,外加無數次微分享。
第七,習慣固定地升級自己的知識系統和思維模式,開啟并運用不一般的心智。
如果我們能夠把自己升級知識系統和思維模式的這個事情固定下時間的話,那其實就是刻意的練習,因為這樣的升級會督促我們不斷地去學習新的東西,然后為自己升級知識系統和思維模式所需要的素材做積累。因此我們要不斷地去升級,不斷地去創新。當然,能夠踐行每天進步一點點的話,那就更棒啦!
>>>>>>>>>>>>>>>>>>>>>>>>>>>>>>>>>>>>>>>>>>>>>>>>>>>>>>>>>>>
>>>>>>>>>>>>>>>>>>>>>>>>>>>>>>>>>>>>>>>>>>>>>>>>>>>>>>>>>>>>
? Honey_Jane 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