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12月23日 晚? 18:20——20:40
開場李春艷老師分享自己帶著女兒閱讀的故事。我們能看到她的女兒通過閱讀,通過看媽媽的榜樣行為,現在也特別
很出色。真為她們高興呀。
帶領人:郭仁龍教授 (今天郭教授發燒,感冒,咳嗽,仍然在堅持給我們上課,感謝。)
我的狀態:先生回老家伺候婆婆,我一帶二,孩子太鬧人的時候,我就聽不到講的什么了。所以有一小部分是沒有聽到的。我有點焦慮,焦慮周一送兩個孩子上學的艱難場景。
本節帶領主題:點亮心靈——言而有信
一、1、總概括,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知識分享之”承諾一致性”和“行為序列”
下:創作與感受分享之我與承諾? 2、團輔三原則? ? 3、手勢“土豆切”游戲熱身 4、再來一次的圣誕節禮物
二、知識分享
1、承諾一致性原則:心理學家莫里亞蒂:當人們承諾一件事后,人們之后的行為就會不自覺地按照原先承諾來進行。
猜一猜:心理咨詢師如何減少有自殺可能 性的學生自殺概率? 安全承諾書(1——6)
(1)運用:自愿性(獲益性)? 可得性(最近發展區內) 具體性(多步驟方案) 書面承諾(區分公共承諾和公開目標)
感受:這一部分講的太專業了,我那會因為聽不懂,所以就去照顧孩子了。
(2)蘇格接底式提問(說服的妙招)
2、行為序列 思考:生活中有沒有什么行為本來是想解決問題,但反而卻維持了問題?例:熱心的銷售員、“沒事沒事”的奶奶
信息傳遞和影響力才應是第一行為序列,與說話的內容無太多關系。
行為序列的運用:自主學習的孩子,無條件的愛
好的第二行為序列:a提供支持(這種支持是孩子所需要的,不是我們想當然認為的)b序列一致的批評
感受:這一部分,讓我感同深受。這不就是在說自己嗎?我們嘴里說著沒事沒事,但是心里是在乎的,所以肢體動作或者情緒、表情都不自覺得流留,孩子是可以感知的。隨后的小組活動里,劉靜老師說到的兩個例子讓我很有感觸。平時學生沒有考好,我們總說沒事沒事,下次再努力??墒撬麘撛趺磁?,我們并沒有告訴孩子們,他們知道下次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嗎?他們考的不好,我們真的覺得沒事嗎?再有,在家里,如果孩子不小心把碗摔了,我可能會趕緊說:沒事,沒事......然后趕緊收拾一下地面??墒俏覀兪窃诤趿说?,甚至在心里想:都這么大了,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在孩子那里,孩子看到的是,媽媽先關心的是這件事兒,而不是孩子這個人。也許我們應該先說一句:孩子,你沒事吧,沒有傷到哪里吧?”你看所以這就是行為序列不一致呀。隨后也有老師問到,這樣的情況如何辦呢?有以下幾點:首先,做父母,我們都是第一次,我們能有這種覺知的能力,已經很不錯了,不要指責自己。其次,進一步覺察,(為什么生氣,焦慮什么,孩子成績不好會怎么樣......)再有,按暫停鍵(生活存檔) 或聽聽孩子的意見(寶貝,你覺得我們現在要做點什么 呢?)最后,要有尋找榜樣的能力??纯瓷磉叺膬炐愕募议L如何在做。
3、小組活動(這次,我們小組三人請假,就我和劉靜老師兩個,感覺也很好。)
(1)我與承諾?
我對職業的承諾 :愛自己的職業,能夠微笑面對每天的生活和工作。安排好工作時間,還能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
對自己的承諾:學會愛自己(上次寶寶老師發了一張圖片,想要愛自己真是不容易),要有自我關懷的能力。
對子女的承諾:對孩子進行有效的陪伴。這里我說到這一年多以來,我突然接觸到很多好的資源,很多自己未看到的領域,我就特別渴望成長。所以我不停地學習這,學習那,可能少了一些對孩子高效的陪伴。有時候忙到我一回頭看自己的衣服,哦,我該換衣服了。所以我想用放假的時候,有效的好好陪著孩子們成長。
劉靜老師反饋:其實你突然感到需要學習了,還那么拼的在學習,那不都是在成為更好的自己嗎?而你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時候,你孩子是可以看得見的。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很好的教育和陪伴呀。還有我們說的陪伴,并不是一直和孩子在一起就好,我們要成為孩子的榜樣力量。每一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需求,這一階段你的需求可能就是成長。也許孩子們都已在你的陪伴下順利的成長開來。你不必過度擔心。
哇哦,聽劉老師這么一說,我心敞亮了。是呀,每一階段有每一階段的需求,孩子們的重要三歲,我已順利陪著他們度過。孩子不需要我每天在身邊陪伴,我也需要成長。所以我才有那么幾次外出去學習的機會。原來不知不覺孩子們已經長大了,所以我才放心地去成長。而我的這種成長又為孩子樹立了榜樣的力量——成為更好的自己。我現在有時候躺在床上,我會想:哦,原來我這樣做讓我感覺這么美好,我真是太棒了,我太喜歡現在的自己。說實話,我對自己的悅納程度大大提升了。這就是我成長的意義。
小組分享兩輪:1,分享三份承諾? 2.實現了我的承諾,生活會怎么樣?對我的生活有什么樣的意義和價值。3 聽到別的老師分享,我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