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每天都主動或被動的在接收各種信息,不管你承認與否,我們的注意力正在變得越來越稀缺。每天都有無數的人再打我們注意力的主意,商家希望我們盡可能多的光顧他們的店面,這樣他們就能賣出更多的商品;媒體希望我們盡可能多的瀏覽新聞,這樣他們就能賣出更多的廣告;老板希望我們能更專注的工作,這樣你就能創造更多的利潤;當然還有你自己,希望能更好的掌控自己的注意力,這樣你就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實現更多的“小目標”。
? ?我有時在想,如果生活在以前是不是更好?每天沒有這么多信息干擾我,我可以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但今天聽了一本書,感覺自己還是too naive了,至少在一百多年前的1833年,就已經出現了“注意力商人”,他們的生意就是吸引眼球,獲取財富。專注于爭奪你寶貴的注意力。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Tim Wu教授在《The Attention Merchants》中,講述了1833年,一個叫做本杰明.戴的年輕人創辦《紐約太陽報》的經歷:他盈利的思路不同于同行,別人的報紙定價6美分,他的報紙的定價只有1美分,這可是連成本都掙不回來的低價,但他一開始就沒想從讀者身上賺錢,而是想靠低價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擴大規模后再吸引更多的廣告,最后靠商家的廣告掙錢。依靠這種模式,他的報紙在創辦三個月后就獲得了盈利。在Tim Wu教授的書中,注意力有三個特點:
1. 注意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憑空比別人多出來一些。
2. 人的注意力時刻都被消耗,而且不能關閉或者攢起來。
3. 人腦適應性很強,善于轉移注意力和忽略信息,也就是說人是善于消耗自己的注意力而又不能自察。
? ?了解到這些,我越發感到注意力的寶貴,時間管理的本質就是注意力管理,我們想做好的每一件事,都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可偏偏我們身邊還有這么多人在虎視眈眈,時刻準備著爭奪我們的注意力,去實現他們的目標。我們在他們眼中就是資源,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他們還在不停的研究,借助科學的手段,改進原有的辦法,利用人腦的弱點,設計出新的方法,像海綿一樣攫取注意力,讓我們沉浸在信息海洋中還不自察。讀到這里,你是不是有些同感,那么如何避免這些注意力缺失陷阱呢?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