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教育
紐曼:教育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培養有能力服務于社會的人,而不是發文憑。
? ? ? ? ? ?大學是傳播大行之道而非雕蟲小技的地方。
洪堡:研究教學合一。學生畢業時必須對一個專業有比較精深的了解。職業教育、技能教育成為大學的中心任務。
名校的特色
1.劍橋與牛津
學院制:1)學院有比較獨立的財務權和管理權,學生的學費是交給學院的,每個學院的管理非常獨立。
? ? ? ? ? ? ? ?2)雖然有學校一級的活動,但是更多的是學院一級的或多
? ? ? ? ? ? ? 3)學院在劍橋大學和牛津的招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 ? ? ? ? ? ?4)不僅學生們生活并住在學院里,院長和很多教授(尤其是沒有結婚的教授)也住在學院里
導師制:導師對學生的知道有點像美國大學里研究生院的導師對研究所的知道,除了指導他們選課外,到時要定期和學生交流并討論一些問題,主要是根據學生個人特點,指導他們讀一些參考書、做一些實驗和引導培養他們成為社會的人。
復雜的選課和科研制度:三學期制度,學制和學位復雜
缺點:背負太多的傳統和規矩;更改專業并不像的那么自由;實驗條件和助教的水平遠不及美國頂尖大學
2.普林斯頓和耶魯
學院制的安排便于學生們互相學習
這樣的大學非常強調“傳道”,不僅可以從教授們身上學到書本知識,而且可以從教授那里學到很多治學和為人之道。
普林斯頓和耶魯實行的是通才教育
普林斯頓和耶魯都相對遠離發達的大都市,是典型的置身于象牙塔的大學。普林斯頓對學生要求更嚴格、更規范,而耶魯相對要寬松一些。
普林斯頓:學院制
耶魯:責任感
3.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
今天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乃至整個費城,富蘭克林的身影還是無處不在——大學校園里到處有他的銅像和肖像,而學校更是在精神上繼承了富蘭克林的很多理想和理念:務實。
哥倫比亞大學:“新思想”“東海岸的斯坦福”。讀懂哥倫比亞大學必須深入了解紐約這個大都市。
4.哈佛大學
和耶魯等大學一樣,哈佛強調學生要有開闊的視野、批判性思維,并不只是努力做一個成績好的學生就行。除了讀書,哈佛的學生還要搞很多社會活動,懂得娛樂、運動,多去體驗生命中不同的肯能性,這些都需要給學生時間和自由,而不是把學生捆在課桌上。
年輕人需要學會應對各種問題,包括面對社會問題進行理性而符合邏輯的思考,不應該盲從權威、道聽途說,同時必須善于從更廣泛的渠道科學地吸收知識,然后做出正確的判斷。這些都是各行各業精英和領袖必備的素質。一流的大學會在不經意間教給學生這樣的能力,而三流的大學生往往只是向學生灌輸課程內容。
5.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
加州理工并不是濃縮的麻省理工,它在很大程度上與麻省理工互為補充。專業上,麻省理工在工科領域突出,加州理工在理科上的名氣更大。
6.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以醫學聞名,但是它的好專業遠不止是醫學。
7.斯坦福大學
世界上各個學科水平都很高,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科研水平十分均衡的大學屈指可數,而斯坦福大學就是其中之一,而它和工業界的無縫連接,以及對地區性經濟做出的極大貢獻,更是其他名牌大學無法比擬的。
吳軍的求學經歷
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我們不必擔心輸在起跑線上,因為世界上大部分人跑到一半就不會再跑了,這就給了我這樣的長跑者以機會。
一個善于學習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會找到自己的興趣點,而那時如果他還能夠學習,就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能夠客觀地對待成功和挫折的人,在外人看來就能不斷地有好運氣。人在成功時(比如獲得一個榮譽),并不會因為這件事的發生而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在遇到挫折時,也不會因此而一夜之間就變得一無是處。
對于我個人的啟發
1.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不要那么急功近利,找到自己興趣點,出于興趣去學習
2.博雅教育:要有開闊的視野、批判性思維,并不只是努力做一個成績好的學生就行
3.要有自身的特色:就像美國一流名校那樣,根本不是同質化的模板,而是各有各的特色,并且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將各自的特色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