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MOOCs與破壞性創新:對高等教育商業模式的挑戰

文章來源:http://www.obhe.ac.uk/documents/view_details?id=929

原作者:William Lawton & Alex Katsomitros

翻譯:Godsdog


譯文僅供個人學習,不用于任何形式商業目的,轉載請注明原作者、文章來源、翻譯作者及簡書鏈接,版權歸原文作者所有。



個體更易于適應新的技術(并且愿意面對這些新技術所產生的壓力和挑戰),但對于一個組織機構而言,他們需要良好地響應這些新技術,來保持自己在相關領域的競爭力。所有企業都不得不面對數字化革命所造成的沖擊,教育行業也不例外。

90年代就有大學開始設計在線課程和在線學位,而現在這些已經很普遍了。大學都在忍痛著強調在線上完成和在線下完成的學位質量是一樣的,所以并不能通過畢業文憑和成績單看出來它們是如何被獲得的。

在線化已不再是新鮮事物,然而它所帶來真正的沖擊不在于技術本身,而是在于如何整合這些新技術并提供服務、在于對商業模式的嘗試、還在于對數百年來教學方法上的固定模式的挑戰。

我們可以在MOOCs的發展趨勢中看到來自多個方面的沖擊,“大型公開在線課程”的到來就像是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國際化革命中的板塊漂移一般。MOOCs是免費的,滿足大規模學生同時參與的需求,鼓勵P2P式學習,獎勵認證,但不是大學的課程學分。這篇文章是關于高等教育中破壞性創新系列的第一篇短文,講述了三家相關企業——Coursera、edX和Udacity,以及他們各自使用怎樣不同的方式來探索和挑戰傳統的高等教育模式。

在MOOCs之前

MOOCs這個縮寫詞是相當新鮮的,但它的前身在10年前,也就是互聯網熱潮時期就出現了。它們當時的定位是面向學校里已注冊的學生,學生可以自由獲得在線課程資料,但需要支付一定費用,而不是完全免費。這種模式是大學特別設計來增加現金流的。NYUonline是紐約大學創建的營利性“遠程學習”企業,主要通過向企業售賣客戶端來盈利。顯然沒有成功,運營了三年的時間,花費2500萬美元,最終在2001年關門。在《高等教育編年史》一書中,總結了一些導致NYUonline可能失敗的原因:對于公司想給員工提供什么課程的問題上缺乏市場調研;使用大學里面的官僚主義制度來經營一家企業;銷售團隊和產品團隊之間糟糕的溝通;在經濟衰退時期,難以保護企業資本等等。同一年,UMUConline(馬里蘭大學的主要盈利來源)和Virtual Temple(天普大學)也紛紛倒閉。

《Observatory》在2003年報道了Fathom倒閉的故事,Fathom是2000年創建的一個高質量、營利性的學習門戶網站,由哥倫比亞主導,還有芝加哥、密歇根、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劍橋大學出版社、美國電影協會以及紐約公共圖書館、大英圖書館和倫敦的一些博物館作為合作成員。哥倫比亞投入了1800萬美元的資金,在2001年又增添了700-1000萬美元。Fathom在三年的時間里吸引了65,000 名學生,共建設2000門在線課程,聽上去還很不錯的樣子,其中一個普通的在線研討會需要45美元才能參加。Fathom的負責人在2001年聲稱說Fathom即將死掉的謠言被夸大了,對于Fathom還需要兩年的時間來驗證它的可行性。然而最終由于它沒能產生更多的收入,在2003年被取締了。大概兩個星期前,www.fathom.com還在運行并提供課程視頻的資源,然而現在已經關掉了。

《Observatory》推測Fathom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聚焦。它為各種各樣的人員提供了極大范疇的學科。有的有學分,有的沒有,有專業進階的課程,也有入門的課程,而且還嘗試著向各種人員銷售他們的課程,從學校的校友到退休人員。

我們后來注意到Fathom和哥倫比亞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張,還有他們對于在線市場可行性的不確定,特別是對有較高聲望的機構來說。有人認為Fathom在2000年4月份創建,屬于互聯網熱潮的衰退時期,所以Fathom承擔了不切實際的期望。從這點來看,在線學習被假定相對簡單了,認為市場已經準備充足到滿足顧客的需求了。失敗的經驗促進了更多的警示和進一步發展,但Fathom投資人的過度期望,導致了它并不能有足夠的時間來吸收這些教訓。

在英國,2000年到2004年期間,政府大約投入了3500萬英鎊來建設新的在線大學的實驗平臺。這項實驗的目標是要在世界范圍內吸納成千上萬的學生來英國大學進修學位。它花費了幾年時間來招募學員,但到200年底只吸納了900名學員,遠遠低于預期的5600名。最終在2004年,這個項目伴隨著對議會報告的爭議被取締了。

《Observatory》還報道了在2006年破滅的AllLearn,它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在線學習平臺,跟耶魯、哈佛和斯坦福一起合作。AllLearn創立于2001年,相比于其他平臺,它更近似現在的MOOCs。一般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非學分課程并不是完全免費的,初始學費為250美元。普林斯頓是最早加入的一員,盡管有大概7萬名學生參與,但依然因為注冊人數太少而最終退出了這個項目。顯然,在線學習的時代尚未到來。

現今的在線模式

很多在線產品在運轉中。加利福尼亞州的人民大學(www.uopeople.org)創立于2009年,是一個非營利的但未經許可的機構。它不是嚴格的開放機制,需要有高中或等價的學歷。學費是免費的,但考試過程會收費。人民大學提供工商管理和計算機科學學科的非正式學士學位,正在計劃提供護理、社區衛生的訓練和教學。它與耶魯法學院(研究在線教育)和惠普(在線實習生)都有合作,更搶眼的是它與紐約大學達成了在一年后與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有望開展的合作,引起了在墨西哥灣的學生的興趣。在世界范圍內,他們只承認1500名學生(平均年齡為32歲);如果UoPeople能夠成功獲得由美國教育部提供的資格認證,這個數字將會飛速的增長。

UoPeople是開放課件聯盟(OCW)的一位成員,OCW聯盟是一個為上百位高等教育在線內容提供者設計的一站式商店,連接了在46個國家的各種機構,像日本、韓國和中國都擁有他們自己的開放課件聯盟。西班牙有40位OCW聯盟成員,韓國有23位,印度兩位,德國沒有。

最知名的OCW計劃是與麻省理工學院在2002年創建的合作。麻省理工學院的OCW包括了幾乎全部的在線課程,擁有超過1億的訪問量。大約60%訪問麻省理工學院OCW網站的來源是在北美之外,主要來源于東亞、歐洲和南亞。如同其他的OCW計劃,只有課程資料:既不會跟學分掛鉤,也不會跟學位關聯,更不會有認證證書;不需要登記和注冊,也不會提供任何教學和大學老師的聯系方式。

還有很多其他的在線產品。Straighterline(www.straighterline.com)是一個坐落在巴爾的摩的高等教育在線提供者,被委派作為delinks的供應商。它以每個月99美元的價格提供在線課程,并且有差不多30所合作院校進行學分互認。顯而易見,如果這種認證學分和供應者拆開了的話,那現在大學已建立的這種商業模式將會土崩瓦解。

iTunes U和YouTube提供了兩個在線看講座課程的平臺。iTunes U在2007年啟動,在世界范圍內連接了大概1000所學校,其中有一半學校將教學內容發布在iTunes Store上。四分之三的學校來自美國,根據Apple的報告,總共有超過7億人次下載了這些課程內容。開放大學達到了每天4萬的下載量,共有5000萬的下載量,僅次于斯坦福。YouTube EDU的視頻內容覆蓋了約500所大學和學院,其中常春藤大學提供的視頻是觀看最多的。在iTunes U和YouTube EDU上的視頻都會有對應學校的宣傳內容和招聘內容。

MOOCs

MOOCs將上面提到的這些方法和平臺重新整理成一種免費的課程,需要注冊,甚至會有一定的入門要求,他們提供了和老師、和學生之間互動的機會,并且完成課程后會給予認證。馬尼托巴大學是公認的第一個推出MOOC平臺的(2008年),當時包括了24名學分制的學校里面的學生和2200名的非學分制的學生,線上的課程都是免費的。后來在2011年秋天受到來自斯坦福的強烈沖擊,當時斯坦福提供的由Peter Norvig和Sebastian Thrun開設的人工智能課程,吸引了超過16萬名來自全世界的學生(除了朝鮮),之后有約2萬3千名學生完成了這門課程。

這篇文章主要涉及了這之后發展起來的三家MOOCs企業。

Coursera

Coursera(www.coursera.org)由來自斯坦福的 Daphne Koller 和 Andrew Ng 在2012年4月創建的。他們搭建這個大學在線學習平臺,讓大家學習Thrun的課程。Coursera是營利性的,擁有160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之后又獲得了600萬美元的投資以及一些來自合作院校的合法投資。最初加入的四所院校是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密歇根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從此Coursera發展十分迅猛:提供了19所學校提供的約119門課程,這些學校包括了杜克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多倫多大學、愛丁堡大學、印度德里技術理工學院和瑞士的洛桑聯邦理工學院。課程覆蓋了廣泛的學科,從最熱門的計算機到較為冷門的醫學、詩歌、歷史和“欣賞世界音樂”。

?截止到2012年8月中旬,有一百多萬的學生注冊了Coursera上的課程。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來自美國,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分別是巴西、印度、中國、加拿大、英國、俄羅斯和德國。圖表如下:

Coursera對參與的學校提供的課程完結證書是由學校自行決定的,其中華盛頓大學提出如果學生支付一定的費用,并且與助教一起完成額外的作業和工作,是可以為學生提供正式的認證學分的。

Coursera提供的課程都是免費的,Koller形容它為“公益使命”。盡管如此,Coursera依然是需要現金流的,有人預測Coursera會和合作院校簽署合同來獲取分成。一個最直接的盈利模式是向學生收取適當的費用來購買課程完結證書。另一個盈利模式,現在已經在一些地方有所嘗試(看下面提到的Udacity),就是向潛在的雇主販賣學生的簡歷或數據。

我們可以通過媒體報導的愛丁堡大學的加入來看出學校的動機,一名副校長表示,學校希望能夠更早的參與進來,趕上教育在線化的最后一波浪潮。學校的官方網站上形容它最初提供的六門高等教育“試驗課程”,這些試驗表明MOOCs將會是通往學位的捷徑。愛丁堡大學還聲明他們提供的課程完結證書對于雇主或學校都會是很有價值的。

edX

edX(www.edx.org)成立于2012年5月份,是一個可以跟Coursera相提并論的平臺。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在種子輪分別投入了3千萬美元,6月份,麻省理工學院收到了Bill & Melinda Gates基金會(曾資助過UoPeople和一些其他的開放計劃)提供的1百萬美元。還有一些未公開的資金來自麻省理工和哈佛的校友,包括Kaplan公司的前CEO,Jonathan Grayer。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7月加入,顯然它缺乏對應的預算,但將作為“X大學”聯盟的首屆主席院校來提供服務。

與Coursera不同,edX是一家由學校自行監管的非營利性組織。所以edX要比Coursera的體量小很多,盡管它的網站上聲稱全球有120多所大學表達了想要加入的意愿。

MITx(edX中歸屬于MIT的部分)在2012年春天提供了他們的第一門課程,電子電路學科。來自160個國家的15萬5千名學生注冊了,這些學生從14歲到74歲不等。麻省理工學院新聞報導稱,在這最初的一撥學生中,有2萬3千人嘗試解決第一個題目集,其中9000人通過了期中考試,7157人完成了整個課程。訪問MITx網站的來源主要來自美國、印度和英國,出人意料的是哥倫比亞排第四,后面六個依次是西班牙、巴基斯坦、加拿大、巴西、希臘和墨西哥。

今年秋天,edX平臺公布了7門課程: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化學和電子,其他學科會陸續開放。在最初,課程完成后的認證是免費的,然而在某些場合提到認證費用需要100美元左右(對于發展中國家會低一些)。另一個和Coursera商業計劃類似的地方是,edX也為企業雇主提供工作招聘服務。但是《高等教育編年史》在7月份報道了與盈利截然相反的做法:edX的課程軟件將開源,并面向所有人免費使用和開發。

edX的優點是已經擁有世界頂級的品牌,麻省理工學院通過開放式課件在線上教育領域建立了一定的地位,所以問題是edX是否只是使用了麻省理工學院的開放式課件資料。edX有自動化測驗、維基式論壇和為學生學習過程量身定制的評估方式。學生可以收到作業的反饋信息,并且在論壇上跟其他學生進行互動。獲取到學校里面老師的幫助需要耗費很高的成本,而老師能夠提供的幫助又很有限。

Udacity

相比于Coursera和edX,Udacity(www.udacity.com)是一家更為獨特的企業。Sebastian Thrun離開斯坦福后,創立了這家營利性初創公司。他自己投入了230萬美元,并且由Charles River風險投資公司(Groupon的靠山)擔保融資。

Udacity在2012年初向10萬名學生提供他們的第一門課程,制作一個搜索引擎(其中有一萬名學生完成了,10%的完成率比MITx和上面提到的企業都要高很多)。Udacity目前提供了13門課程,包括計算機科學、數學、物理、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學科,而且看起來沒有想拓展到其他學科的意思。用戶達到11萬2千人的時候(現在用戶有73萬9千人),有三分之一來自美國,三分之一來自巴西、加拿大、歐洲的八個國家以及東亞,另外三分之一來自其他185個國家。

目前來看,Udacity跟大學沒有隸屬關系,也就意味著它將有更多能產生現金流的嘗試機會。其中一個創新方式就是詢問學生是否愿意將他們的簡歷遞交到20家合作企業中去。在網站上沒有顯示這20家企業的名字,Udacity會向企業收費而不是學生,通過為科技型和工程型公司提供匹配學生資料服務的方式,扮演了獵頭的角色。

這直接響應了學生的債務問題。Josh Hall是華盛頓的大學生產和擔保管理中心的副主任,他認為:“大學成本和學生債務的最大驅動力是學生愿意為了學位而付出更多的錢,在美國,聯邦政府通過補助學生貸款來解決這個問題。在線教育擁有規模經濟的優勢,如果學院和大學能夠意識到這樣的規模經濟優勢,通過競爭壓力是可以降低大學學費的”。

這也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允許企業從雇主和招聘者獲得現金流,而不是從學生那里。借著全球招聘市場的新趨勢,尤其是通過社交網絡,這種商業模式是很容易進行復制的,特別是對于研究計算機相關學科并且擁有可信賴的標準化考試和評分的機構而言。

在edX和Coursera上,學生可以選擇是否對學習過程進行認證。而在Udacity,認證可以直接免費從網站上下載,由于希望靠潛在的雇主來實現現金流,Udacity的期末考試會跟皮爾遜教育綁定起來。Udacity在6月稱學生可以選擇使用皮爾遜教育遍布世界的任意一個測試中心來考試,作為增值服務項,考試的費用為80美元。如果學生在線上學習只為了興趣和自己獲取知識,那對作弊行為的處置寬松一點也是無所謂的,但對于學校里面真實的課程學分就明顯不能這樣處理了。

Coursera、edX和Udacity的總結和對比(2012年8月)

CourseraedXUdacity

是否盈利?是否是

合作伙伴19所高等教育機構,其中5所美國之外哈佛、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皮爾遜教育作為考試平臺提供方

學生數量1,100,000 +155,000 + (只有MITs)739,000

國家數量幾乎所有國家160幾乎所有國家

學生來源39%來自美國,還有巴西、印度、中國、加拿大、英國、俄羅斯、德國美國、印度、英國、哥倫比亞、西班牙、巴基斯坦、加拿大、巴西、希臘1/3來自美國,1/3來自巴西、加拿大、歐洲、東亞,1/3來自其他185個國家

費用尚未收費2012年秋天開始收取100美元的課程完結認證

參加皮爾遜測試收取80美元(可選)

資金1600萬美元企業資金;

來自合作伙伴的600萬美元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各3000萬美元;Gates基金的100萬美元;還有很多來自私有合作伙伴查爾斯河風險投資公司,塞巴斯蒂安·史朗(金額不詳)

直接獲得學位認證的學分

否(除了一個合作方)否(高階課程會有認證證書)否(認證證書)

學科多學科,包括醫學、藝術學和人類學

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化學、電子(更多課程正在添加中)數學、數據統計、計算機科學、科學

總結與分析

唯一的新游戲:這三家對手分別展現了高等教育領域在怎樣飛快地變化著。許多早期的在線計劃都失敗了,大學因此一度警惕在線學習會不會毀掉他們自己的品牌,除了麻省理工學院和個別幾個其它學校。現如今,世界頂尖的大學都投入到了在線教育的事業中,早把擔憂拋在腦后。

然而風險仍然是游戲的一部分。大學排著隊地去尋找合作機會,加入一個學校聯盟確實是一個合理的方式來分擔成本和降低線上課程質量影響聲譽的風險。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可以看到一些對沖賭注,比如,同時跟兩個競爭對手合作,edX和Coursera。

Udacity是與眾不同的。它的成功是需要大學賭上自己聲譽的,而不是這個機構本身的品牌,很多商業化嚴重的大學會千方百計的增加自己的曝光率,Udacity為他們提供了這樣的機會。Udacity官網的第一段文字就是:“你要通過學習解決有挑戰性的問題,大膽參與到世界著名的大學導師的真實項目中去(而不是觀看冗長的無聊的講義)。”

對于MOOCs的創新主要不在于連接大學老師、學生之間互動、維基式論壇或自動化評估這些因素。這些都是傳統大學在過去幾年就提供的在線服務的一部分。真正顛覆性的創新在于將學生的成本轉移到機構上,轉移到未來的雇主上,通過數據匹配學生的就業,并且跟各個地方監管部門的考試組織綁定起來。

由于MOOCs的規模龐大,所以如果每10個學生里有1個完成了課程并繳付了100美元的課程完結認證,那么5萬名學生就可以帶來50萬美元的收入。Udacity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David Stavens在報導中說,一門課程參與學生最高為16萬人,每名學生只需繳納1美元。不同于以盈利為目的學位授予,他們不用擔心學生怎么才能接受聯邦財政的援助。傳統高等教育行業的“作案手法”是向可控數量范圍內的學生收取盡量高的費用,而MOOCs則會向成百上千的學生收取較低的費用。

Coursera的Koller稱之為高等教育的“真正民主化”。那么這么低的課程完結率有影響嗎?跟傳統行業放在一起對比,MOOCs的完結率確實是很低,但或許在這個全新的領域,完結率并不是最直接相關的,成千上萬的人對高等教育充滿了興趣,并在學習完成課程,這才是最有意義的。此外,毫無疑問的是當企業能夠將MOOCs的學分整合到學位認證中,課程參與率和完成率都會增加的。

自動化評分還只是起步階段,人們都在懷疑它的可行性,就像是還沒有人能夠很好地應處理英文寫作一樣。即使是對于MOOCs友好的STEM學科,要達到進階的數學分析是需要人類專家的。如果資格認證和能力認證是為了獲取外界的認可,是有可能會限制MOOCs的發展的。

這會嚴重影響MOOCs如何發展,他們會優先參考外部的主觀因素,正因如此,才需要我們的參與。對于長期意義上的商業模式的成功,將取決于資格認證和支付的權衡,除此之外,很難看到怎樣的創新才能帶來可持續的現金流。

MOOCs真正威脅的是誰?擁有國際品牌的精英機構和那些在國家聲譽顯赫的組織受到的影響最小,因為對他們來說總是會有市場的,在國內外存在很多愿意為精英教育模式而付費的人,這種精英教育模式在10年或20年前大眾是普遍接受的。可以確定的是,很多這樣的精英大學是考慮過要參與到MOOCs中的,因為對他們而言是沒有任何損失的。對于現在,MOOCs在不斷拓展他們的業務范疇;而對于以后,他們可能會增加對學位課程的參與度,甚至擴大到義務教育的程度。因此,可以使用MOOCs來判定一個學校是否屬于相對較弱的水平,如果是的話,MOOCs應該可以更好參與到這些學校的學位課程中。

MOOCs會威脅到那些致力于做遠程學習的機構嗎?開放大學的官網上說他們的學習空間(有600多門在線課程)是一個很好的地方,可以獲取到大家想要在大學里面學到什么的想法,而這也正是MOOCs聯盟成員都在講述的事情,毫無疑問,開放大學正在響應MOOCs。

Rahul Choudaha最近被問道MOOCs是否會導致大學分校數量的降低,結果認為至少新開的分校會面對來自MOOCs的競爭壓力。當然現在這種競爭還只是初級階段,但最好能夠將MOOCs和國際分校(IBCs)分別作為國際化策略的備選方案。愛丁堡大學曾明確指出:他們沒有IBCs的計劃,但有一個包括了MOOCs的國際在線化策略。另一方面,Coursera聯盟的成員(伯克利大學、杜克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佐治亞理工學院、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正在同時推進MOOCs和IBCs,斯坦福大學在北京大學就有一個研究中心。盡管有些學校會選擇MOOCs或IBCs,但這兩者并不相互排斥。事實上,我們可以通過紐約大學對于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和UoPeople的處理方式看到,這些大學有可能將MOOCs作為分校的新生招募來源。

翻轉課堂

MOOCs真正造成的影響主要在于教學方法,而不是國際化策略或招生方式。MOOCs提供了一種大規模的教學信息傳遞的模式,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種合作形式對于接受常規本科學位的付費的學生來說也是很容易適應的。

網上論壇充滿了猜測,認為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正在計劃放棄整個本科的導論課程,這些課程出席率很低而且在一些學校里面是選修的。英語100和化學101在很多地方都使用一樣的教材,教學方式也很近似。一些美國大學使用視頻和講義的PPT來替代計算機導論課程,課程時間主要用來互動和解決問題。這種所謂的“翻轉課堂”或“翻轉教學”,相信很快會應用在大學及整個教育行業。如果導論課程全部由指定的機構在線提供,就可以釋放資源,讓老師和學生把更多精力放在研討會和實驗室的教和學上。

或者實際上這意味著可以雇用更少的講師,正因如此,翻轉課堂有可能會受到聯邦政府的抵制。大學仍然是需要有某些學術專長的,而問題是需要以什么形式以及需要多少。

有人會爭議在線教學的主體不是教學本身,他們是正確的,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替代品可以替代與最聰明的學生或世界頂級教師面對面的輔導或討論那樣能引起人的好奇心和刺激感的。但MOOCs的切入主要是因為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加上政府和大學需要拓展對高等教育的參與度,對于MOOCs的真正挑戰在于如何使用一種可行的方式來保留當前高等教育相關的目的和價值。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885評論 6 54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312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993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667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410評論 6 41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778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775評論 3 446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955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521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266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468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998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696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09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385評論 1 294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193評論 3 39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431評論 2 378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前不久,為國內一個教育網站做宣傳片,上網查資料時,發現現在的學生真是太幸福了,很多可供免費學習的教育網站,包括清華...
    颯魔王閱讀 9,153評論 25 144
  • 十一月的長沙寒意漸濃,但今天的培訓室卻暖意融融。闊別四個月之后,再次相聚,看到熟悉的面孔,聽見熟悉的聲音,一張張笑...
    快樂的敏敏閱讀 921評論 0 1
  • 不在指望,一人獨自上路…
    wang臻安然于人潮涌動中閱讀 277評論 0 0
  • 1月1日早上我們趕火車回上海。本來我打算下午還去上班的,結果親娘打電話來說,弟媳婦半夜肚子疼,已經近產房了。我們下...
    心靈深處ye閱讀 143評論 2 1
  • 秋風細雨晚來涼,落絮夕照斜入窗。 梧葉片片了塵念,勁竹節節知衷腸。 心緒結,莫彷徨。徐步寂院且思量。 吟嘯亦可慰胸...
    逸塵居士閱讀 286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