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一句話:越控制,越失序
如悲傷,你遇到悲劇,自然會悲傷。
這悲傷不是外物、不是異己,而是你自身。在悲傷產生的那一刻,你不是別的,你就是悲傷,悲傷就是你。
然而,你試圖消滅悲傷并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于是悲傷成了異己。你對抗得越厲害,這個悲傷就成為越重要的異己,并最終體現在你的人格上,甚至身體上。
這里主要講的是一些常理上認為不好的情緒,比如悲傷、憤怒等~不要試圖去控制,甚至消滅這些情緒。因為控制是無效的,看似有效,那只是你把它從意識層面壓制到潛意識里,它并沒有消失!
并且,長期如此,這些情緒會通過其他的地方表現出來,比如生病,比如做夢,比如人際關系上面等等。
那應該怎么辦呢?不去控制它,而是去接受他,尤其是悲傷。接受悲傷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因為一般我們會悲傷一定是因為產生了重大的挫折,比如失戀,重要的親人離世等等,但是我們一定要記得,一定不要去壓抑悲傷的情緒,我們不需要假裝堅強,只有把悲傷釋放出來,才是真正的接受了這個事實,才能更好的進行接下來的生活。
無數人會說,活在當下。但很少有人知道活在當下是什么意思。這個意思就是,當下這一時刻產生的感覺、情緒和情感,就是當下的唯一。
所以說,憂傷、憤怒、焦慮、嫉妒等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試圖消滅它們,我們視它們為失序,我們由此想控制,以為控制的局面就是秩序。其實,真正的秩序是自由,是順其自然,是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