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奇葩說》已經漸入尾聲,作為最受年輕人歡迎的綜藝節目,《奇葩說》不僅有讓人不間斷噴飯的笑點,還展現出各種令人折服的語言方法及邏輯技巧,更分享了許多打動人心的故事和情感,網絡第一綜藝當之無愧。
關于《奇葩說》的文章也寫了不少,分析過人,也分享過技巧,但《奇葩說》每期的論點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話題。
這次,我們先隱藏辯手們精彩的發言內容,看看作為本質為辯論節目的《奇葩說》,參與者應具備哪些能力,才能走上累計收視上億的舞臺。
一、解題能力
每個人對于一個觀點的所持角度都會有區別,尤其當該觀點成為討論話題時,有人會從情感出發,有人會關注現實情況,有人會考慮理論邏輯。
而對于《奇葩說》的辯手們來說,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題,即分析辯題,選取表達角度,達到最大化影響觀眾的效果。
以《奇葩說》第四季19期的辯題“10年后不在一起的人,現在要不要追”為例,當場的最佳辯手顏如晶,選取了極為特別的解題角度,在別人大談情感、道德時,她選擇了看似幽默卻暗含邏輯的“時光機”作為解題角度。
突出奇兵的關鍵詞不僅給了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還以理智性更強的邏輯角度,先否定“時光機”的作用,再引入公認的道理及公理,輕易便征服了在場觀眾。
大家可以發現,每個辯手在發言時,都會選取辯題中某一個關鍵詞作為突破口,進而加以情感、技巧等,展開論述或駁斥對方觀點。
這就是解題的重要性,好的解題角度,可以讓你的表達事半功倍,更易獲得觀眾的認可。
二、邏輯能力
辯論的本質,其實就比拼邏輯。盡量完善地表達自己的邏輯,尋找對方的邏輯漏洞,在各種類型的辯論賽場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作為辯論節目的《奇葩說》也是最重視邏輯能力的,從《奇葩說》往屆的冠軍就可看出:第一季的冠軍馬薇薇,前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隊主力辯手;第二季的冠軍邱晨,香港中文大學國語辯論隊教練;第三季的冠軍黃執中,歷史上唯一連續兩屆拿下國際華語辯論最高賽事“國際大專辯論賽”的最佳辯手。
這三人都是正規專業辯手出身,最強的便是邏輯能力,因此,在《奇葩說》中能夠脫穎而出。能夠獲得冠軍,是因為他們比新人更加清楚,如何運用邏輯表達自己的觀點,如何運用邏輯可以引導觀眾,如何運用邏輯可以反駁對方。
三、表達能力
對辯題精確的解析,完美的論述邏輯,都需要優秀的表達能力展現出來。
《奇葩說》是一檔語言類的綜藝節目,對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毋庸置疑,從辯手到導師,每個人都擁有出色又華麗的語言技巧,這也是成為奇葩辯手和導師的基本要求。
從開場的導師間調侃,到辯手的論述,給觀眾帶來歡樂、共鳴、思考的,都是語言表達,同樣的一句話,用不同的方式、語氣說出,會給人完全不同的感受,達到完全不同的效果,這就是語言的技巧,這也是辯手們需要具備的表達能力。
從馬薇薇的教科書式論述,到歐陽超突出奇峰式的提高聲調,再到胡漸彪句句重音式的奇特表達,每個人的表達風格都是不同的,但作為表達能力最核心的兩點,語言的流暢程度和思維的反應速度,是所有辯手都必要的,也是最基礎的。
在這點上,最佩服的人就是臧鴻飛,一個不以表達見長的音樂人,一個不像馬薇薇邱晨等擁有辯論背景的普通人,一個說話還有點結巴的辯手,他以獨特的語言表達,一次次出色地論述了自己的觀點,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勇于表達,敢于表達,你才具有最基礎的表達能力,而出色的表達能力,則需要不懈地鍛煉。
四、表演能力
雖然《奇葩說》是語言類的辯論節目,但作為非嚴肅的綜藝節目,在《奇葩說》的現場,需要相當程度的表演,這就要求辯手們還要具備表演能力。
在論述觀點時,《奇葩說》的辯手們會無所不用其極地去打動觀眾,這其中就少不了一些表演化的方式。在第18期“沒有上進心有錯嗎”辯題中,演藝女子組合“1931”出身的馬劍越,就以歌唱《老子明天不上班》作為論述開場,借以表達己方“不想上進也沒錯”的觀點。
《奇葩說》不同于“國際大專辯論賽”這類嚴肅的辯論比賽,其形式可以豐富多彩,這也是吸引我們的重要原因之一,雖然觀眾都清楚是在表演,但也欣賞辯手和導師們的金句頻出,喜歡場上人員的悲傷或感動,因為生活不等于完全真實,我們需要一定程度的表演。
五、學習能力
《奇葩說》中的許多人都是一直在成長的,辯才無礙的馬薇薇越來越會表演了,表演出身的馬劍越越來越有邏輯了,嚴肅認真的黃執中開始學會搞笑了。而這其中,變化最大的,要算是姜思達了。
從第一季的被直接淘汰,到第二季中規中矩,再到第三季的亞軍,直到第四季的無冕之王,姜思達的成長讓許多人驚訝。
有的人認為姜思達是因賽制而導致第一季的折戟,第二季的冷板凳,但許多《奇葩說》辯手都有的共識就是“坐在第二排和第三排是極佳的學習”,這其中學習的人,姜思達是佼佼者。
隨著《奇葩說》和《奇葩大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節目受關注也越來越多,有更多更加出色的人希望加入到這個舞臺中來,這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會競爭有限的位子,也意味著,之前的辯手們要更加努力地學習,讓自己的弱勢變強,讓自己的優勢更強,要比以前的自己具備更加多元化的能力,才有繼續展現自己的機會。
天下沒有白來的午餐!
從路人到粉絲百萬甚至年薪百萬,奇葩們的蛻變有目共睹。期待他們更加精彩的表現!
感興趣綜藝打卡專題的小伙伴,請點擊搞事情:綜藝打卡show,坐等大咖秀!
(系列文章,歡迎指正)
《奇葩說》(1):《奇葩說》VS《朗讀者》,“老司機”與“小清新”的碰撞
《奇葩說》(2):雷軍綜藝首秀《奇葩說》,不止被稱“干爹”這么簡單
《奇葩說》(6):用感情相愛相殺,胡漸彪VS顏如晶,誰更勝一籌?
《奇葩說》(11)離題萬里還能帶偏你,馬薇薇究竟用了什么魔法?
《奇葩說》(12)讓何炅用靈魂贊嘆、讓高曉松用生命鼓掌,無冕之王姜思達到底有多厲害?
《奇葩說》(14):1590000人認可的精彩,到底長什么樣?
文/翟桃子? ?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