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的《奇葩說》已經接近了尾聲。
這一季,不僅有蜜芽創始人兼CEO劉楠作為選手霸氣發言,還有紫牛基金合伙人張泉靈以及邏輯思維主講人羅振宇作為導師理性結辯。
節目中,這些選手或導師不僅就辯題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當聊到職場的時候,也多次從老板的角度告訴年輕人職場的一些生存法則。
羅振宇:學會表達是年輕人的必修課
在6月3日播出的以“謠言要不要澄清”為主題的辯論中,導師羅振宇用理性的分析,旗幟鮮明地表達了自己“要澄清”的立場,并提醒年輕人:表達與溝通是我們在這個社會必備的生活技能。
因為傳統社會最重要的資產是財富和權利,而未來社會最重要的資產是影響力。
如何形成自己的影響力呢?
一是寫作,二是演講,這就是讓我們出一份力,然后能大規模復制影響力的方法。
正如《巨人的工具》這本書所言:在當代社會取得成功,除了在某一領域做到極致之外,在兩個領域完成跨界結合也不失為一種方法。比如我們在畫漫畫的人中達到前百分之二十,又在段子手中達到前百分之二十,這兩個領域一疊加,我們就成了能畫幽默漫畫的人。
這本書建議我們,當我們實在找不到另一個領域去跨界時,就去學演講、學辯論,通過與人溝通不斷的袒露事實,不斷地強調本方觀點,增強影響力。
就像羅振宇所說,即便他一直被吐槽為兜售知識的“臭奸商”,仍要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在自己的微信號里、自己的節目里,甚至是在《奇葩說》里強調:合法掙錢是這個時代最有尊嚴的生活方式。因為,這就是不斷增強自己影響力的方法。
而且,他還強調,不管我們表達的技術性選擇是什么?風格是什么樣的?或諧謔、或高深,底色一定是誠懇。
因為沒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向真誠,真誠本身就是通向一切的道路。
張泉靈:職場新人面對謠言的兩大高招
在謠言如何澄清的具體方法上,導師張泉靈分享了兩大妙招。
第一就是“利用”,借助心直口快的那種公司同事。尤其是他們向自己求證謠言是否真實的時候,一定要大大方方、語氣堅決地表達“肯定不是”。因為,這不僅是澄清事實,更是公開表明自己的態度。
以破解“和老板有關系才上位”這種謠言為例,一定要立場堅定地表明“你們不喜歡的借勢上位,我也不喜歡”。畢竟,傳播謠言的有很多是不明真相的看熱鬧的同事,一定要澄清態度,積極表明自己和他們一樣的立場,才能爭取大多數。
第二就是直接奔向謠言另一個當事方。
繼續以同事誤會自己“和老板有關系才上位”為例,借助類似自己拿到優秀員工被老板頒獎的場合,毫不猶豫地說:謝謝我傳說中的干爹。舉重若輕的一句話,會讓被誤會的“干爹”——老板主動幫你辟謠。
劉楠:關于加班的“小心機”
在《奇葩說》先導節目《奇葩大會》中,劉楠和高嘉程PK的辯題是:加班要不要刻意讓老板看見。
在現實生活中就是CEO的劉楠,從老板的角度給了職場年輕人建議:不要刻意讓老板看見你在加班。
劉楠列舉了三種情況,一種是本該按時按量做好,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導致加班,這種情況最好私下趕緊完成,不要驚動老板;二是老板布置加班,老板自然知道,若是員工再刻意提醒,多余而且矯情;三是老板和員工一起加班,那就是大家一起的工作,更沒必要讓老板刻意看見。
同時,劉楠從老板的角度給了員工兩條溫馨提示:一是不要給老板看見你在加班,而是讓TA看見你的工作成果。
比如,同樣是員工發朋友圈。一條是:昨天晚上我炸雞腿炸到凌晨四點,凌晨4:30豐臺的風景好美。
老板看到后,心里的想法是:這孫子廢了我多少電費,干嘛呢?
另外一個員工發一條朋友圈:這個月,我累計多炸了四千塊雞腿。
這時,老板心里的想法:哇,這姑奶奶幫公司在多賺錢,這是高潛力員工,要給她加薪。
兩條朋友圈狀態,給老板留下的是完全不同的印象。
另一條提示是,不要刻意讓老板看見你在加班,而是要讓老板看見你很享受認真工作。
說起這一點,劉楠直接表達了看到米未傳媒所有編導在朋友圈不遺余力宣傳《奇葩大會》、《奇葩說》后的震驚和感動。
《奇葩說》不僅是一檔脫口秀節目,也是一檔多元思維碰撞的文化大餐。這里有新鮮辛辣的觀點,也有真實誠懇的建議。正如馬東所言:不要拿辯論賽當成一個追求真理的過程,它恰恰是一個換角度思考問題的過程。
比如這些老板分享的職場生存法則,就可以讓我們跳出員工的身份,聽聽老板在想什么,幫助我們更好的走好職場之路。
感興趣綜藝打卡專題的小伙伴,請點擊搞事情:綜藝打卡show,坐等大咖秀!
(系列文章,歡迎指正)
《奇葩說》(1):《奇葩說》VS《朗讀者》,“老司機”與“小清新”的碰撞
《奇葩說》(2):雷軍綜藝首秀《奇葩說》,不止被稱“干爹”這么簡單
《奇葩說》(6):用感情相愛相殺,胡漸彪VS顏如晶,誰更勝一籌?
《奇葩說》(11)離題萬里還能帶偏你,馬薇薇究竟用了什么魔法?
《奇葩說》(12)讓何炅用靈魂贊嘆、讓高曉松用生命鼓掌,無冕之王姜思達到底有多厲害?
《奇葩說》(14):1590000人認可的精彩,到底長什么樣?
文/翟桃子? ?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