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我們高度關注如何進行家庭教育的時候,似乎忽略了一個問題——作為家庭教育關鍵環(huán)節(jié)的家長一環(huán)夠不夠強。
? ? ? ? 家長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未來,可如何提升家長的格局又不是一時三刻的事。每一個家長都是從第一次開始的,成為家長的那一刻,家長與孩子是一樣的,對未來的一切都是現(xiàn)學現(xiàn)用的。
? ? ? ? 要想在家長這個身份上做的夠好夠強,就要不停地學習,以小學生的心態(tài)終身學習,陪孩子一起成長
? ? ? ? 今天繼續(xù)分享《家庭教育口傳書》——一本我被序言吸引的書。
? ? ? ? ? ? ? ? ? ? ? 度人即是度己?
? ? ? ? 一人正在屋檐下躲雨時,看見觀音撐傘走過,于是哀求道:“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好嗎?”? 觀音說:“我在雨里,你在屋檐下,屋檐下又沒有雨,你不需要我度啊。”? 那人立刻跳出屋檐,站在雨中,說道:“現(xiàn)在我也在雨中了,可以度我了吧?”? 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是因為有傘,你被雨淋,是因為沒有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說完便走了。? 第二天,那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里求觀音。走進寺廟,發(fā)現(xiàn)觀音像前有一個與觀音長得一模一樣的人正在叩拜。? 于是,那人好奇地問:“您是觀音嗎?”? 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 那人更加奇怪,問道:“既然你就是觀音,那你為什么還要拜自己?”? “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觀音笑著說道。
? ? ? ? 到底該給孩子魚、釣竿還是釣魚的技術呢?這恐怕是家庭教育中一個恒久的命題。盡管答案不難回答,然而許多父母還是陷入了給孩子“魚”的誤區(qū)。求人不如求己,掌握一定的技能比什么都重要。
? ? ? ? 明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卻往往授人以魚。這不是言行不一,而是習慣使然。于家庭而言,良好家風的傳承即好習慣的繼承。
? ? ? ?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確有授人以魚的習慣,那就用心改變吧!放下焦慮,通過刻意練習營造培養(yǎng)孩子自立自強的良好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