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我們高度關注如何進行家庭教育的時候,似乎忽略了一個問題——作為家庭教育關鍵環節的家長一環夠不夠強。
? ? ? ? 家長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未來,可如何提升家長的格局又不是一時三刻的事。每一個家長都是從第一次開始的,成為家長的那一刻,家長與孩子是一樣的,對未來的一切都是現學現用的。
? ? ? ? 要想在家長這個身份上做的夠好夠強,就要不停地學習,以小學生的心態終身學習,陪孩子一起成長。
? ? ? ? 今天繼續分享《家庭教育口傳書》——一本我被序言吸引的書。
? ? ? ? ? ? ? ? ? ? ? ? 天才·蠢材
? ? ? ? 一位騎自行車周游八萬公里的旅行家回憶起自己剛開始學自行車的情景時,仍然感慨萬千。 他小時候膽子很小,自信心不足。哥哥教他學了幾個月自行車,他總是學不會。哥哥剛把他扶上車,他就會馬上從車子上掉下來,車子也被重重地摔在一旁。哥哥氣得罵他是天下第一蠢材! 學車受挫的事影響了他對知識的學習,學習成績原本優異的他,后來卻直線下降,老師和同學們都非常擔心,父母也感覺奇怪,這么聰明的孩子怎么就學不會騎自行車呢?
? ? ? ? “如果不是一位好老師,我不知道我會成為什么樣子!”旅行家說。 那是他上初二時的一位老師,也是他平生遇到的最好的老師。一次偶然的機會,老師騎著自行車帶他們到野外春游。在大家都休息的時候,老師非常柔和地對他說:“上去吧,不要怕,有老師扶著呢,你在很多方面都是天才,相信在騎車上也是!” 老師的語調和聲音使年少的他恢復了信心。他非常聽話地跨上車,老師也一直在后面扶著,他越蹬越快,看他騎得越來越穩,老師就悄悄地松開了手。 突然,他回頭一看,發現老師早已松手,自行車一下子倒了,他也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但是他沒有像過去那樣垂頭喪氣,而是大笑著把自行車扶了起來。 “知道了吧,騎車就是這么簡單,”老師說,“所有事情都是這么簡單,你是天才,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 旅行家最后說道:“盡管我不是什么天才,但是我能在上學的時候遇到一位稱我為‘天才’的老師,是我一生最大的幸運。我走遍了整個中國,見過很多孩子,但是像我這樣被幸運地稱之為‘天才’的孩子卻少之又少。眾多的孩子經常被蠢材罵為蠢材,于是孩子也就真的被蠢材變成了蠢材。” “天才”與“蠢材”,有時候僅一
? ? ? ? 念之差。告訴孩子,你很棒,父母為你而驕傲(指出具體方面)——不僅僅因為愛孩子,因為相信孩子一定能成功。
? ? ? ? 從舊式父母的眼光看起來,小孩子總是錯的,其實是相反的,錯的總是父母,小孩子總是對的。——陳鶴琴(我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和兒童教育專家)
? ? ? ? 全部教育,或者說是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托爾斯泰(俄國偉大的作家)
? ? ? ?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的大腦是在出生后經過漫長的成長過程逐漸發育成熟的。這個過程要十幾二十年甚至更久,每個人的成長環境與先天遺傳等因素的不同會讓孩子們的腦細胞之間形成不同的鏈接。被鼓勵支持的孩子更容易形成有利于大腦發育的好的鏈接,而被諷刺挖苦、貶損等打擊大的孩子更容易形成自卑、怯懦等負面情緒的鏈接。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多多鼓勵。
? ? ? ? 當然,被打擊貶損大的孩子也不要灰心,因為我們的大腦有很強的修復能力。只要抱著終身學習的心態,通過刻意練習的方式持續學習、精進,就會有相關鏈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