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3-P50-第三章:行為的生物學基礎-第一節:遺傳和行為。
心理學研究的主要目標是發現人類不同行為產生的原因,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維度是遺傳與環境。人們的行為到底是受先天的遺傳影響,還是由后天環境造成呢?這兩者的不同,會影響整個社會應該向哪個方向努力,是控制個體的特質,還是改變社會環境呢?
在十九世紀中期,達爾文在經過大量的生物收集之后,寫下了《物種起源》這部巨著,提出了一個重大科學理論:地球生命的進化理論,即廣為人知的適者生存。自然選擇的過程如下:在環境變化的壓力下,為了獲得資源而進行競爭,最適表型的生物因為適合環境而存活下去,它們將帶有表型的基因傳給下代,從而使得下一代中增加了該表型的頻數。書中介紹了人類的進化,為了適應環境,人類出現了兩大適應性進化-兩足行走和頭腦發達,才使得人類擁有了現在的文明社會。
在進化的過程中,人類的基因型存在稱為人類行為這相當大的變異性,基因型與特殊環境的相互作用產生了人們的遺傳表型,形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個體差異。將心理學和遺傳學統一起來的稱為人類行為遺傳學。
關于適者生存,你能想象很多年的人們會是什么樣子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