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外界對內向型人格的認識就是不愛說話,不善交際,喜歡宅在家。
時代在變換,如今對內向型人格的認知變了:內向者通過獨處獲得能量,外向者通過與人交流獲得能量。
我是一個內向型的人,我知道有很多人曾經為了自己內向的性格而深深的討厭過自己。
外界有很多評論,對內向型的人都很不客氣,我們也是深受苦惱,就覺得自己好像怎么就真的那么不行。
直到最近這幾年有很多文章就開始為內向型人格正名,說原來內向型的人格更容易成功,或者說內向型的人格也有很多的優點,這才為我們內向型人格找回了一些面子。
但是我覺得吧這個都不是最重要的,為什么當外界說內向型人不行的時候,我們就真的覺得自己不行,當外界說內向型人有很多優點,更容易成功的時候,我們又真的相信了。
我們有改變什么嗎?并沒有,只是外界的評論在改變。
我覺得不管是內向型還是外向型,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評價體系來自于哪里。
當我們的評價體系是外在系的時候,我們就會很在意外面世界的一切觀點,外面世界說我們好,我們便覺得自己好,外面世界說我們不好,我們便會崩潰。
我想我們的評價體系應該是內在系的。不管外界聲音如何,我們自己內心應該有一個評價自己的體系。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解決內向者的一些困境。
為什么內向者更容易遭受壓力,為什么內向者時常被人誤解?為什么內向者難以經營關系?身為一個內向者,就這么難嗎?作為一個外向者,他就更不容易遭受壓力,更不容易被人誤解更容易經營關系嗎?
遭人誤解,到底是因為你是內向者還是因為你處理方法不對呢?有人可能說因為我是內向者,所以我處理方法才沒有外向者好呀。這就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了,到底你是因為處理方法不對,別人覺得你是內向者,還是因為你是內向者,所以處理方法才不對呢?
其實外向者有時候處理一些問題的方法也很不對,所以我覺得這個并不是一個借口。
所有生活的不如意,所有生活的誤解,我覺得都不能簡單的歸類為內向者困境。
我們首先得接受自己,然后再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