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轉自黃維仁博士
第一堂課 刻意地經營友情
我們不是要愛得更努力,而是要愛得更有智慧。
有意義的愛的連接
我心中經常思考一句話,就是“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在愛心上,要常常覺得虧欠?!碑斘一仡^看自己的人生時,心中充滿了感恩。
我本來是學理工的,后來改學心理,那時,我的親友們都非常擔心,他們勸我說:“維仁呀,哪有中國人會到你這邊來,把他家里的秘密都告訴你,之后還付你錢呢?”他們擔心我將來會餓死。但是我母親了解我,鼓勵我。
其實,我人生中碰到過很多困難。我來美國的時候,因為學的是心理學,剛開始沒有獎學金,語言上也非常困難。但是,其實比語言更困難的是文化上的轉換。當美國人一看到我的東方臉孔,聽到我的東方口音時,就對我的信心大打折扣。我人生中曾經有好幾次快要走不下去了。
但是我記得我的老師阿爾?戴伊(Al Dye),在我面對考試問卷,腦海里一片空白的時候,拍拍我的肩膀對我說:“維仁啊,沒有關系!”他英文是這樣講的:“Don’t panic,just do your best!”(別緊張,只要拿出你最好的。) 那句話給了我很大的鼓勵。
在我最沒有信心,快要放棄的時候,有一位我非常尊敬的老師道格拉斯?斯普倫克爾(Dr. Dou...s Sprenkle),是婚姻治療的祖師之一,鼓勵我說:“Wei-Jen,you are one of the most perceptive students I know.”我那個時候連什么叫perceptive都還搞不太清楚。原來他是說我“是一個有洞察力的學生”。就是靠著這些鼓勵,我能夠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中一直走下去。
所以,當我回頭看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真是欠了這些“天使”們很多。是這些“天使”們激勵了我要不斷學習,不斷去愛,做一個“醫心的人”。很少人知道我留在研究所的時間比別人都長,超過十年!為什么在研究所里待了十年呢?因為不知道自己懂得什么,不敢畢業。但是我這十年來并不敢松懈。除了本科之外,還去旁聽了許多課程,接受各種訓練。結果十年下來,我拿到236個Ph.D.的學分,是其他博士生的三倍!
我覺得我人生中最好的老師,是那些邀請我進入他們生命的“個案”們。他們通常在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邀請我進入他們的生命,伴他們走過。我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世態的炎涼,也看到人性的溫暖與尊嚴。他們教給我很多人生的功課,也給我很多的鼓勵與安慰。
這些人教給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人與人中間的那個緊密相連的心!英語說“Meaningful connections with other people”。我們過去在醫學界和心理學界不太重視這方面的問題。但是在最近二三十年接二連三地出來很多實證研究的資料,幫助我們看到這個事情的重要性:一個人可以非常重視食物,吃得健康、鍛煉身體、早睡、戒煙、戒酒……但這些東西加起來的總和,可能都不如人與人之間有意義的愛的連接所帶來的好處。
在過去這二三十年,研究者們開始通過很多實證報告來研究這個問題。比如說最有名的研究之一,是得克薩斯州的湯姆?奧克斯曼博士(Dr. Tom Oxman),他研究了一群因為心臟病開刀的病人。他想預測哪些病人開刀以后恢復得較快,而哪些病人沒有辦法存活。
結果他發現,竟然有兩個很簡單的問題可以來區分這兩大群人:
第一個問題是,你跟旁邊的人有沒有定期規律性的、有意義的、愛的連接?
第二個問題很奇妙,就是你有沒有從你的宗教信仰上得到力量與安慰?
結果,對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人,在6個月內,死亡率是21%。但是對于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即他們既有有意義的愛的連接,同時也從宗教上得到力量與安慰的人,死亡率只有3%。短短6個月之內,竟然有7倍的差別!
《 美國醫學會雜志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做了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實驗,就是給條件相似、數量一致的兩組人通過鼻孔噴劑注入少許感冒病菌,結果發現,那些身邊有高度社會支持的人比低社會支持組的人發病的幾率要少4倍!
有的人就開玩笑:如果要在健康的朋友和健康的食物之間做選擇,最好的當然是兩者兼得。但如果迫不得已,必需在兩者選其一的話,寧可選擇健康的關系、不健康的食物。換句話說:寧可跟朋友們吃北京烤鴨、吃蹄膀,而不要一個人吃胡蘿卜!
所以,這個有意義的、愛的連接非常重要。因為現在實證科學發現:這些愛能夠“Buffer against stress”,就是在人身上造成一種抗壓力的緩沖帶,幫助你在高度壓力的情況下,降低身體中的一種叫做皮質醇 (Cortisol) 的壓力荷爾蒙,而且能夠增強你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