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活在愛中的秘訣》,(美)黃維仁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03。拆頁:P73
I:每次負面情緒的背后除了思維、觀念的不同之外,還有深層次的自我需求沒有滿足。按照人本主義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情緒是由內在的不同思維觀念和自我需求的不同狀態共同影響的外在表現而已。在保證了基本的生理和案例的需求之外,疏導情緒更多地需要探索自己的心理需求是什么?也就是位于需求的第三層次之上的問題了。在完成了疏導情緒的前兩個步驟:標明內在情緒、覺察被引發情緒背后的思維之后,如何進行心理需求的探索呢?只需要簡單的三步就可以了。
1.明確人的需要有哪些。參照需要列表。
2.問下自己第一個問題:我現在需要什么?要清楚自己的需要是什么,可以通過探索自己防御的反面而得到。你害怕什么,就是想要得到這個東西的正向上的東西。
3.問下自己第二個問題:我的需要怎么才能在不改變對方的情況下得到滿足?既然需要是我的,所以我要負責,我需要尋找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嘗試,不用對方協助,也可以自己滿足了自我的需要。
情感智慧高的人懂得為自己的情緒負責,自我探索一條疏導情緒的方法是最好的選擇。
A1:當你因為孩子不能早起而情緒煩躁時,你是否知道自己的需要呢?
每天的早上,我想早點起來,看會書,做早飯,然后一起幸福地吃飯完,各自去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實際上,我6.30就早早起了,我也看了一會書,可是沒有看很多,就要去做飯了,做好飯了,孩子還是沒有起床,桌子上擺好了早飯,自己還沒有洗漱,自己洗漱了,孩子起來了,要給他穿衣服,洗臉,讓他到桌子上吃飯,我看著點匆匆吃完了,馬上要趕快出門走,孩子欲哭地說,“媽媽,你送我。”然后,我沒有精力地說好吧,然后就是快速點,快點的催促聲。對我來說,每天早晨都是埋藏著地雷的時刻,說不定就會爆發了。日復一日,我也不清楚,這樣的日子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A2:運用疏導情緒的第三個步驟:探索自我心理需求的方法,我的明天要怎么樣處理呢?
首先,我要知道自己的需要都是些什么?我現在需要的是:家人健康、閱讀有成就感、工作中被認可(不遲到)、和孩子有親密的感情。
然后在明天早起后,先問自己今天早上需要什么,需要不再像昨天早上那樣焦慮,那就是需要平和。我平和的需要,怎么才能在不改變對方的情況下得到滿足?要建立在時間管理之上,比如選擇簡短的章節進行早上閱讀,完成了,復述一下大概內容,然后再去做飯。早飯可以簡單有營養點,比如熱牛奶、饅頭等。使用微波爐等便捷工具。今晚在脫衣服時,開始慢慢教會他如何脫穿衣服。明天早點用英文啟蒙的動畫兒歌叫醒孩子,讓他自己和我一起動手空衣服。如果孩子還是不配合,時間還是來不及,我需要平和地告訴他,媽媽需要早點出發,不遲到,請爸爸帶著去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