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香奈兒,永恒的縮影,經典的風格和品位。
黑與白
美麗的鞋子
精致的妝容
優雅
簡約
合體的服裝
CHANEL,于1910年在法國巴黎創立香奈兒品牌。但是她的創始人加布里埃·可可·香奈兒(Gabrielle Bonheur Chanel),一生是怎樣的經歷?讓我們花五分的時間來了解她的一生。設計品牌的很多產品,都跟設計師的經歷,都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成長
1883年-1900年(1歲-17歲)
1883年,她出生于發過索繆的一個寒微的家庭,獅子座,父親是個十足的自私鬼,對家庭不負責,對妻子不負責,在coco很小的時候就離開家庭。
之后不久,母親就去世了,父親把她們三姐妹放在一家孤兒院,她就在那里長大的。12歲以后,他再也沒見過他的父親。
但是她從這以后,一直都假裝自己的父親是去美國工作。
在這個法國的修道院中,她一直呆了7年。在這個簡約羅馬式的苦修世界,造就她嚴謹的風格,和對白與黑的偏愛~
宗教服裝和儀式法器的華麗,則啟發了她未來數十年對巴洛克風格、金色和寶石的迷戀。
|工作
1900年-1905年(17歲-22歲)
她白天做縫紉女工,晚上在一家餐廳表演,她為騎兵隊的軍官唱歌。人們都叫他可可(coco),因為她總是唱一首歌《誰在當時看到可可》,但是她卻假裝coco是他父親給她起的昵稱,可見她還是對親情很渴望,而且故意隱瞞自己的是孤兒的事實,也是自卑的一種表現吧。
|情人 包養
1905年-1910年(22歲-27歲)
艾提安·巴勒松
她遇到了軍官,艾提安·巴勒松,她成為了他的情人。他是一位軍官,但是出生于貴族,家族經營紡織業,巴勒松在認識coco的時候,已經繼承了價值不菲的遺產,但是他酷愛賽馬。他們互相吸引,當巴勒松24歲退役以后,就搬回了距離巴黎70公里的一個莊園,那里成為了coco進化的第一步,她接觸到了更多達官貴人。
Coco首先是接觸到了騎馬,那個年代,女人騎馬是側騎,不像男人一樣,是岔開腿坐在馬背上。
但是coco卻從男裝吸取靈感,特立獨行,然后也像男人一樣騎馬。這個穿著男孩子氣的女孩兒決定創造自己的傳奇。
Coco還發明的全新風格的帽子。之前的帽子,綴滿的裝飾物,因為當時看來,這才是財富的象征。
Coco卻把這一切都去掉了,使其更加輕盈,簡潔,時髦。
開始都是一些職業女性買來帶,但是很快,上流社會就趨之若鶩。會發現很多人都開始帶這種簡約的帽子了。
在和巴勒松情人關系的同時,他認識了另外一個男人,這就是他一生的摯愛,亞瑟·卡佩爾。
他是英國人,富有,有教養。他帶領coco了解文學,東方,神秘主義,卡佩爾幫助coco成為了chanel。Coco決定在巴黎開店,想要通過工作變得自由獨立,不依賴于男人。
|事業起步 香奈兒誕生
1910年以后(27歲以后)
1910年,Coco在巴黎開設了一家女裝帽店子 (millinery shop),憑著非凡的針線技巧,縫制出一頂又一頂款式簡潔耐看的帽子。她的兩名知己為她介紹了不少名流客人。當時女士們已厭倦了花巧的飾邊,所以 Chanel簡潔、舒適的帽子對她們來說猶如甘泉一般清涼。短短一年內,生意節節上升。
但是coco沒有止步,她這時候涉足了女裝。這帶來了女裝的時尚革新,coco改變了女裝的輪廓造型,她剪掉了裙擺,漏出了腳踝。
她解放腰部,拋掉緊身胸衣。
用針織面料為運動服飾富裕新的活力。她還減掉頭發,曬黑皮膚,改變了女人的生活方式。
香奈兒結束了一個舊時代。開啟了時尚新紀元。
因為當時的穿著基本是這個樣式兒的,看完后你就知道,為什么香奈兒的運動服裝讓人解放了。
從此以后,一個來此農村孤兒院的女孩兒,變成了巴黎的女王,在解放女性之前,她先解放了自己。
但是美好都沒有那么長久,coco的摯愛,亞瑟·卡佩爾在一場車禍中喪生,coco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當眾哭泣。
Coco選擇了勇往直前
在后來,她開創了她的時尚王國,改變了全世界女性的穿著方式。創造了第一瓶混合香水,聞名于世的雙色鞋,手鏈包,斜紋呢女士套裝。
經典雙色鞋
1971
1月10日她與世長辭
“愿我的傳奇長留世人心中,永遠鮮明如新!?”
|照片欣賞
在當時穿著以收腰,肥臀,拖地長裙的年代,就看到基本接近現代女星穿著的香奈兒,對于我們來說,也許很正常,但是當時簡直就是另類。敬佩啊!
她終生未嫁,沒有孩子。
向改變了女性生活方式的香奈兒,致敬!
當你穿著破舊,人們記住的是衣服;
當你穿著完美,人們記住的是你。
COCO CHANEL
下期依一帶大家認識,香奈兒到底創造了什么傳奇?能夠讓他與戴高樂,畢加索起名,成為法國當時為人銘記的人物。
兩個朋友的blog的專欄窈窕至尚
#我們的一種 所知與所求#
「每天讓自己變得更好一點」,更多內容在微信公眾號:窈窕至尚
* 特別聲明:本文由窈窕至尚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