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得太快,快到像扇了我一個耳光
先容我抱怨一下北京的冬天。
非常突然地降溫,非常突然地來了暖氣(伴隨著漏水),非常突然地受了寒,讓人非常突然地只想縮成一團。
像個老天爺給的預示:人生這東西,是永遠不會等你準備好的。
我有個常在這個時節(jié)看的日劇,主角是個家里蹲男子,最讓我百看不厭的,是他應對冬天的動作。
秋冬交界,天氣驟寒,一個家里蹲拽上另一個家里蹲,抽出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非常有儀式感地、一步一步地、有點可愛地,組裝了一個暖烘烘的被爐。
這是個日本常用的取暖設備,櫻桃小丸子家也有。你可以理解為給桌子蓋被子,底部還有個小取暖器。
像某種魔法,只要你躺進去,就會徹底失去跟人爭吵的念頭。只想縮著,沉睡,因為溫暖而失去全部意志力。
如圖所示,我津津有味地看了他們安裝的全過程:
鋪地墊,安桌子腿兒,最后還放了一盤橘子,用來補充過于溫暖帶來的后遺癥——缺水和缺vc。
我每次看,都會從中得到一些安慰:在冬天,躲起來才是正經(jīng)事。
要從衣柜里找出最厚的衣服;
要尋覓鮮艷的圍巾,把流蘇梳理整齊;
要抽出去年買的棉拖鞋,擺在門口;
要拿出最厚的被子,把棉花拍打蓬松。
要重新安裝和調(diào)試取暖設備,直到它們嗡嗡地重新運轉(zhuǎn);
要蓋上毛毯躍上沙發(fā),整個人像即將沉睡的熊一樣,進入收縮的狀態(tài),為未來更嚴酷的寒冷做好準備。
外面是一片荒原。在這片荒原中,你自創(chuàng)了你的堡壘。
“外面的風刮得像刀子一樣鋒利”,你躲進被子里,能躲一天是一天。
對付「猝不及防」最好的方法,其實像對付冬天一樣。先允許自己狼狽一會兒,然后把生命緊縮為幾個簡單的行為——取暖,御寒,積攢力氣,沉睡然后醒來。
立冬了。冬天之前,你想改變生活,或許想干脆破壞生活。
但在冬天之后,或許是因為太冷,你的力氣終究會緩下來,心中的破壞欲被一點點釋放,最終化成一個蜷縮起來的姿勢。
世界的運行規(guī)則就是這樣,經(jīng)歷了冬就一定會在未來經(jīng)歷春,感受了幸福、絕望,就一定會得到最終的平和。
冬天這么嚴酷,怎么忍心苛責一個蜷縮的人呢?
在冬天,我們到底懂了什么是對自己的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