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嚴歌苓以蕭穗子作為化名,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了六七十年代她們文工團一代人的故事。
? “觸摸事件”貫穿了整部影片,是影片圍繞的一個中心點。“觸摸事件”即劉峰失控的撫摸了林丁丁的頸部至背部,嚇的林丁丁大哭大叫。在這件事情中我認為劉峰當時應該是沒有什么邪念的,只是出于某種本能反應。林丁丁哭著跑出去,林峰獨自哀傷……而事情并沒有結束,“觸摸事件”后經過一系列人物的傳播,劉峰遭到了處分。關鍵就在于被處分時,平日里受幫助的那些人沒有一個站出來為劉峰說句話的,而是都在集體指責劉峰的不是,落井下石。也許這就是人性的黑暗吧,也許正如影片中蕭穗子所說的,劉峰太完美了,文工團的人都在等著劉峰犯錯誤,這樣大家心里才會平衡,才會恍然覺悟:哦,原來劉峰也是人,也會犯錯!
也許“觸摸事件”是所有人都在等著劉峰犯錯的一個結果,大家想證實這世上不可能存在沒有瑕疵的人。而正是因為劉峰在大家心目中太完美了,以至于大家都認為他不應該有七情六欲,對女人的情感對他來說是一種嚴重的褻瀆,所以影片中林丁丁才會說“誰都可以追求她,就劉峰不行。她會感到惶恐,不適,惡心。”正是因為林丁丁的過激反應,徹底改寫了一個好人的命運。
沈小曼的一生都極其慘淡,大概在她六七歲的時候父親自殺了,母親改嫁了,從此她的生活過的小心翼翼。跟母親從小到大的唯一一次擁抱是故意把自己凍發42度高燒換來的。后來通過自己的舞蹈功底被選進文工團,原本天真的以為進去文工團就能改變命運的她,在文工團里依然受到戰友們的排擠。后來因為劉峰的屢次幫助,對劉峰產生了愛慕之情,在“觸摸事件”中她是唯一一位愿意站出來替劉峰說話的人,唯一一位愿意為劉峰送別的人。正如蕭穗子說的,只有沈小曼懂得劉峰的善良,因為“一位從未被善良對待過得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視善良”。沈小曼因為劉峰的離去,喪失了對文工團的最后一點信心。
影片的最后有這么一句旁白,就讓時間停留在這里吧,我不愿讓你們看到我們年老時的樣子,就讓我們的青春永遠停留在屬于我們的文工團歲月,愿我們芳華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