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集《奇葩說》,嘉賓是馬思純。這一集的辯題是“‘剩男剩女’找對象的時候應(yīng)不應(yīng)該差不多得了”。既然是辯論,當然有正反方了,正方認為,“剩男剩女”找對象的時候差不多得了,反方則認為“剩男剩女”找對象的時候不應(yīng)該差不多得了。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站在哪一方呢?
這里的“剩男剩女”是打了雙引號的,這個標簽只是代表了那么一群人,他們渴望愛情,卻又忠于自己的內(nèi)心,或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單身的一群人。在聽到93年以前還單身的大齡男/女青年算是“剩男剩女”的時候,我不由得楞了一下,難不成我也算是“剩男剩女”中的一員了?
其實,我周圍的朋友同事也還未結(jié)婚,而且目前的自己也并沒有什么哀怨,只是偶爾看到別人秀恩愛的時候,想著,要是我也有那么好的一個人疼愛自己就好了。
什么是愛情呢?
記得《歡樂頌2》最近有一集里面,安迪問樊勝美:愛慘一個人是什么感覺?樊勝美客觀的說了一些官方的答案,但是隨后自己又深思了一會,終究是沒有答案。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樊勝美沒法說出答案,也許并不是樊勝美不知道愛慘一個人是什么感覺,只是這種感覺來臨之后在隨后的日子里日趨平淡,以至于化為水一般。而且每個人愛慘一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結(jié)果也未必盡然相同。
有些人,想臟而不能。這是句多么犀利而在理的話。這也許也是很多“剩男剩女”的真實狀態(tài),一個人時候害怕孤單,兩個人的時候害怕相處,想談一場戀愛,還總是瞻前顧后,百般挑剔,勢將完美主義進行到底。
任何感情都需要經(jīng)營,愛情也是。最新的一集《歡樂頌2》,關(guān)關(guān)將受到謝童的表白。關(guān)關(guān)是個不將就的女孩子,表面看起來是個乖乖女,但其實很有自己的個人主見,找另一半是決不能將就,也絕不能差不多得了。她喜歡音樂,希望能找到一個知音,就算不曾想過與愛人天長地久的事情,哪怕也要找一個人轟轟烈烈的談一場戀愛,只要那個人是對的就好。
我們不是電視劇里面的主角,也有很多人沒法遇到那個能與自己靈魂交談的另一半,有的人選擇將就,將就的一部分也是過得其樂融融,但也有一部分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有的人選擇不放棄標準,所以也就成了自由快活的單身者,但是也有部分單身者卻也不痛快。
“剩男剩女”找對象的時候應(yīng)不應(yīng)該差不多得了”,我認為是不應(yīng)該。
其實,我覺得“剩男剩女”找對象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也許并不只是心中存在已久的標準,而是這個對象怎么樣,ta到底入不入你的眼。就像姜思達說他另一半的時候,他另一半本來有個標準說不喜歡抽煙的,但最后還是選擇了他,為什么?同樣的羅胖也說他妻子是不喜歡他這種“類型”的,但為什么最后還是選擇了他作為丈夫?我有一朋友,漂亮的妹紙,身高一米七左右,但是男朋友卻也只有一米六幾,她跟我們說,她一直以來預(yù)想的另一半是一米八幾,最后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的就選擇了他。在他追求她的時候,同時也有幾個長得比較不錯的男生追她呢。這事以前在我們宿舍的時候也一起討論過,最后當然也沒得出個所以然來。但是在后面他們相處的情形來看,他們的在一起是必然的。很多時候吧,都是一波又一波的狗糧在我們的朋友圈散播著。
所謂“剩男剩女”找對象的時候應(yīng)不應(yīng)該差不多得了,這個“差不多”主要指的有兩方面,一是物質(zhì)上的,另一個是感情上的。物質(zhì)上的東西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感情上也是可以培養(yǎng),但是有一點是非常重要而且不能忽視的,ta到底入不入你的眼。如果不在這點的基礎(chǔ)上,那么一切都是免談。
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個女神提了這么一個問題(稱她為女神一點也不為過,人長得漂亮,雙商在線):如果必須要選擇,你會選擇喜歡你的人,還是你喜歡的人?下面評論:先說一下你忍不忍受得了自己不喜歡的人。
其實女神的問題并沒有提到那個喜歡自己的人自己是否也喜歡著,但我相信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就證明比起他,她更喜歡自己喜歡的人。且說如果女神和喜歡自己的人在一起,女神覺得那人也還可以的話,那么就存在日久生情的可能,最后的結(jié)局也算是美滿;但是如果女神和喜歡自己的人在一起了以后,越發(fā)的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更喜歡曾經(jīng)喜歡著的人,那么就造成了一個人孤單,兩個人孤獨終老的局面。畢竟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也許此時我在你面前能演,但我畢竟不是演員,下一刻我總是要做回我自己的。
羅說的沒錯,雖然他的觀點是代表正方的,但也說的條條在理。我想這些觀點不只是支持正方而成立、而存在的,細細的品位下來,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也就是那么一個道理,那就是,行動,just do it!
只要那個是對的人,那么放棄某些,付出某些代價也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如果那個人只是你的“差不多”先生或者“差不多小姐”的話,用朋友的評論說:你忍不忍受得了自己不喜歡的人。至少我是不能忍的。
物質(zhì)上我可以放棄某些,所謂高山流水,知音難得。誰不曾想找到一個聊的來的伴,不曾容易,所以更顯珍貴。“剩男剩女”找對象的時候不應(yīng)該差不多得了,不是就代表你要死等、干坐著等,而是要通過不斷的磨煉和感情經(jīng)營,最后找到和你的對眼的另一半。
談感情是講態(tài)度,解決問題才是講理性。你說你要處對象,是從談感情出發(fā)還是解決問題出發(f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