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奇葩說》的辯題是“剩男剩女”找對象該不該差不多得了?在辯論開始前,現場100位觀眾有70多人選擇不該“差不多得了”。
每個人對于自己的愛情與婚姻都會有個標準,這也促使我們在尋找另一半的過程中,不愿意將就,希望找到那個與自己的標準100%完美契合的另一半,然而在生活中,尤其是愛情與婚姻的世界里并沒有那么多100%的完美。
愛情,既是旁觀者又是當局者迷
《了不起的蓋茨比》說:“我既是旁觀者清又是當局者迷”。在愛情的世界里我們就是這樣,像一個旁觀者能夠看清對方所有的缺點,又會陷入愛情的世界里忽略這些缺點的存在。
《了不起的蓋茨比》男主角事業有成后,在心愛的女人居住對面買了一棟房子,知道她喜歡paty,為了能夠遇上自己心愛的女人他在自己的家里,每天晚上舉行各種形式的聚會,然而終于有一天,她出現在了宴會上。在這位女人出現之前,我們都以為能讓這個優秀的男人深愛的女人,她除了有著驚人美貌,還更應該有與之相匹配的智商以及善良的內心,然而她出現的那一刻,卻發現蓋茨比所深愛的女人,除了美貌其他的并沒有如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在他們這段感情里,蓋茨比像旁觀者一樣看到了這個女人自私自利、愛慕虛榮很多缺點,但他又是當局者迷忽略了所有這些問題的存在。就是這么一個讓蓋茨比認為100%完美的另一半,最終以悲劇結束。
最完美的愛情,就是差不多得了
作為圈子中少有的剩女,很多時候朋友問我,你想找一個怎么樣的另一半。我的回答從一開始的不將就,轉變為“差不多得了”。這里并不是因為我對愛情的要求降低了,只是我明白,我所要求的完美伴侶根本不存在,她只是我腦海中臆想出來的一個抽象的物體。
一直很羨慕,父母親那樣的愛情,他們每天都在為如何能夠將生活創造的更美好而奔波努力,更不會像現在我們年輕一代一樣沒事就“么么噠”的表達對對方的愛意。但是,他們在對彼此“差不多得了”的要求中,越來越包容對方的缺點,發現彼此的優點,隨著時間的推移,相濡以沫的生活讓他們成為彼此完美的另一半。
如今,我們給愛情與婚姻添加了很多框架,這些框架就構成了我們口中所說的擇偶標準。但是,所謂一見鐘情只是見色起意,日久生情只是權衡利弊。所以,我們所有對另一半的標準要求都圍繞著“色”與“利”兩個字。只是,這兩者都會在時間的流逝中發生變化。
再美麗的外表,都抵不過歲月這把殺豬刀;再富有的家庭也有可能發生變故的時候,唯一能夠維持愛情與婚姻長期走下去的是兩個不完美的人,在差不多得了的要求中攜手走下去。
馬思純說:“在一個傳統家庭長大的女人,結婚是一生中的大事,看著姥姥姥爺以及爸爸媽媽這么多年的婚姻生活,過著過著也就這樣,所以差不多得了。”
父輩們的愛情,他們就是在“差不多得了”的要求中走過了7年之癢,走過金婚、銀婚,一直走到生命的盡頭。
生命里,可能會出現那個滿足我們對另一半所有要求的伴侶,但是,所有的光鮮靚麗都抵不過時間,并且一去不復返。所以,即使有一天,我們真的遇上了那個100%完美的另一半,但是在時間的推移下,這些完美會發生改變,這也是為什么現在離婚率越來越高的原因之一。
所以,愛情與婚姻沒有那么多100%的完美,更多的只是“差不多得了”的平凡幸福。如果有天你遇上了那個“差不多”的人,不妨給自己和對方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