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沒看這期奇葩說之前,我是一個超級執著于寧愿單身也不愿將就的單身女青年。當然看完了我也超級有執念。
看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是一個特別雙標、立場特別不堅定的人,我會覺得每一個辯手說的都很有道理,每個人說的話都會戳中內心深處那塊柔軟的地方。
但雙標歸雙標,那點小執念還是要有的。
其實我們也并不是要在“剩男剩女”找對象到底該不該差不多得了上面,爭個輸贏,這沒意義。所有的標準都是用來打破的。
每個人對“剩男剩女”的定義是不同的,每個人對“差不多”的定義也不同,每個人對自己選擇什么樣的生活的方式也不同。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這無可厚非。
無論是過程我怎么沒有立場的戰隊,看完整期節目的我,還是執念于不將就。如果一個人可以過的比兩個人在一起的好,那我就一個人過好啦。我真的不喜歡和差不多的人一起做差不多的事,過差不多的生活。
我特別印象深刻的是蔡聰說的,他說,
如果只是選擇一個愿意嫁給我的人一起生活。我會把我們兩個的關系想成,像是簽了一個無固定合同的終身保姆和客戶的關系。
我會努力和她一起去做飯,但是可能我不會在她做飯的時候,悄悄的走到她背后給她一個擁抱。
可能她回來的時候給她開門,但是我可能不會去把拖鞋拿給她,也不會把她拖下的鞋子,拿到鞋架上擺正。
我選擇了你,不是因為我眼里有你,而是因為我撒了泡尿照了照自己。
我想和你在一起,不是因為我喜歡你。只是因為那是一個我討厭我自己的選擇。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其他的事情比這個更傷人了。
我也不知道淚點在哪,但聽完很難過。
我害怕我的人生也會被一個陌生人莫名的下定義。也害怕在他眼里,我只不過是那個,他下降了標準而被迫選擇的人。我害怕他連一點濃情蜜意都要保留,也害怕他對我沒有兩人生活的經營心。
在他眼里我只是個“差不多”這該多傷人啊。
今天是假期,和家人視頻,她們語氣里滿是對我這個獨孤女青年的同情,但一個人的獨處真的不能上升到孤獨寂寞的層面。單身也真的沒有那么可憐。
當我看到別人在一起恩愛的時候,當我看到兩個靈魂有默契的人在一起的時候,我是會歆羨。
我會想,如果我有多好,那只不過代表著我現在的幸福不是最幸福的狀態。
但是我生命無缺,我堅持這個標準,雖然會讓我沒有辦法過得更幸福,但是起碼我不會害自己也害別人。
它還給我一個最重要的好處,當我懷揣著我堅持的這一個原則和標準的時候。
也許有一天,我在街上碰上一個女孩,我會不自禁地問自己,是你嗎?
這個我叫做憧憬,我叫做希望,這最值錢。
這也是我看奇葩說時最感同身受的一段話,因為我也是。
有些人喜歡一群人的狂歡,有些人享受一個人的寧靜。誰都不能定義哪一種生活是好的。
2
前幾天寫一篇文章《我只有一個一生,不能慷慨贈與我不愛的人》
收到了很多簡信,有簡友說,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沒必要把自己的人生贈予不值得的人共度一生。
有簡友說,時間會改變人的戀愛觀的。
有簡友說,現在社會太多女孩子隨波逐流,他見過太多了,我這種想法的很少見,希望我加油。
每一條我都很認真的回他們,我告訴他們,也許時間會改變我的觀念,也許年齡會左右我的觀念,這都沒關系,至少我現在還一直堅信我能遇到那么一個人。至少我現在還在憧憬我的愛情,我希望我們都能強大到無需人寵無需人疼,卻幸運到有人寵有人疼。
我有一個朋友單身五年,我們都把責任歸結于她的標準太苛刻了。180身高,皮膚白臉小雙眼皮,不能有啤酒肚,穿衣顯瘦脫衣有肉…這種完美的男朋友標準只活在韓國偶像劇里。
后來她戀愛了,她列的條條框框男朋友一條沒有達到。
她說,我也不知道原因,大概所謂的條條框框只不過是為不喜歡的人而列出的標準。準備是自己定的,如果喜歡他,喜歡他就是我的所有原則和標準吧。
對啊,不是你沒有達到我的標準,不是我高冷又膚淺,而是我不喜歡你,不喜歡和你過差不多得了的生活。
“剩男剩女”你可以接受它
“差不多得了”你也可以接受它
但是當這兩個詞出現在同一個句子里的時候
有人讓你接受它時
他否定的不是你的單身
否定的不是你的愛情
他否定的是你的人生
他不是覺得你的愛情差不多得了
他是覺得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一個人的時候雖然會很孤獨,但低質量的戀愛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畢竟你也不愿你的一輩子也就這樣差不多得了吧。
? ? ? ? ? ? ? ? ? ? ? ? ? ?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