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待我并不溫柔,身邊總有朋友有意或無意透漏出這樣的訊息,他們或許面帶不快,或許牢騷滿腹,或許眼淚不止,亦或許哭訴衷腸……為的只是用身體一部分情緒的發泄來展示本人的不悅。當然在我短暫的工作生涯中我也曾多次呈現過這樣的狀態,不過每當出現這樣的工作心情時,我都會想起街邊的偶遇。
1.
兩年前的秋風瑟瑟的季節,從外返校的時候,走進校園食堂門口看到的這一幕。這是一家定期會來我們校區擺攤的書販,賣的書可能不都是正版,所以非常便宜,除賣書外,還會賣一些生活用品。如果換在晴空和日,書攤旁邊一定站滿了同學,如果換在晴空和日,老板一定回答同學們的詢問,如果換在晴空和日,那個在攤邊臨時搭建的小躺臺上熟睡的小寶貝也一定嬉戲路邊。
所以在這個略微帶涼的秋日里,書攤冷清,書商無事,小寶貝也睡下了。一塊大木板靠在棚子支架上,用來替熟睡的寶貝遮擋漸起的冷風,簡陋的睡覺裝備似乎并未影響小寶貝的睡眠,臉上只是呈現著外面一切與我無關,我只想睡覺。
這是我工作前第一次正面對生活拷問,我必須非常努力,才能讓我愛的人不至于流竄在風里雨里,看安睡的小寶貝,看彎腰忙碌的書商兼父親。
2.
第一份工作有幸進入一家國企銀行,原諒膚淺的我在當時也自豪了一把。心中的小確幸并未讓我驕傲,多年習得的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秉性在工作中幫了我不少忙,第一份工作中的表現不論在哪個工作場合都備受領導同事稱贊,內心高興,外表平靜,似乎只有不動聲色才能展現自己的成熟低調。
但是,畢竟為人,畢竟為一個小有抱負的畢業生,所以當裹挾的理想被冷峻的現實撕咬后,內心的確有過一萬只草泥馬奔騰而過。
這是理想與現實第一次正面較量,那段在死氣沉沉國企中掙扎的日子,我明白了,再豐滿的理想,面對骨感的現實真的無力對抗,至少在這個奉承骨感的社會中。
然后一次偶然機會,我看到了如下圖的場景,地點就在單位旁邊的馬路邊,夏天炎熱,但此處的好歹多有陰涼。
一群有家有口的中年男人,或者并不全是,只是一群沒有工作,沒有追求的中年男人,或者也不全是,在這塊嘈雜的馬路邊增添了多一分嘈雜,沒錯,是嘈雜。
當時我以為這種情狀只是偶爾的現場直播,恰巧被我碰到,走在身旁的同事向我拋來一個白眼:那是你以為的!你平時都不關注單位附近嗎?他們每天在這里,有事就做事,沒事就打牌,然后旁邊的小樹叢就是他們拉撒的地方,不然為什么一到下雨,單位大廳為什么飄進去那么難聞的氣味。
我驚愕的表情出賣了我的天真,然而,其實是證實了我的無知和狹隘,原來生活千奇百態,你看到的眾多美好不過是恰好壓在了粗糙之上。
彼時我已經工作近一年,工作上的按部就班和死氣沉沉讓我逐漸失去動力,裸辭的念頭不止一次閃現在腦海中,內心多出來的抱怨充斥了眼前,讓我根本沒有心思去關注周圍的難堪。
那是我第一次對逃避有了深沉的認識。如果有更多選擇,這些無事可做的中年男人不會在這塊狹窄,嘈雜的區域虛度年華,畢竟,社會有很多像他們這個年紀的人都事業有成,或者正向有成事業迸發,過著體面的生活,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繼續跟一群不認識,沒有工作的同齡人陷入不夠體面的生活方式,然后任憑它發酵,變質,直到再也找不回原來的模樣。
后來,我收拾好心情,繼續回到原來的崗位工作,然后一邊工作,一邊計劃著自己的逃離,對,是計劃逃離。
3.
這是今年端午節清晨6:30在公交站旁看到的場景,他剛剛從一輛由郊區開進城心的公交車上風塵仆仆的下來,整理好扁擔兩旁的一堆草,隨即起身朝著下一個地點走去。不,不是一堆草,是精心準備的應節艾草。
城市是真荒蕪,除了燈盞霓虹和鋼筋水泥,就沒有關乎傳統,關乎自然的東西,所以才有了如這個老人一樣應著節氣一大早從農村挑來這么一從東西。
這里,我看到了老人,看到了佝僂的身軀,看到了農村才有的艾草,也看到了暮年中的朝陽和希望,那是掙扎向好的希望。
那天,我看著老人,老人回頭正好與我專注的眼神相撞,禮貌,親和問了句:小姑娘,要買嗎,這是艾草,沒見過吧,5塊錢1把。我也禮貌說:謝謝,不用了,我要趕車上班。
身處城市的我,曾經也是一具徹底的農村皮囊,艾草這東西,我真的太熟了,充滿童年的回憶。
老人轉身要走才有了這張照片。
如果有更多選擇,這個老人也會像城市中的老人一樣早起在自家門口打打拳,做做太極,只是因為沒有太多選擇,他只能在這樣的年紀里,充分利用現有的力氣跟生活較量,讓自己,讓家人更好。
這是我第一次關于年紀和生活的思考。
4.
又是一個早起上班的早晨,偶遇一人,一車和一乘。農村的早晨與城市縱然不同,農村的夜晚早睡,早晨必然生氣,而城市的夜晚不眠,早晨固然不醒,所以在未醒的早晨,看到這樣一幕著實內心一觸。
老人用盡自己力氣拖拽著一車煤,低頭向前,從他的表情,形態,步伐,我肯定這車煤的重量超出了一般人承受的重量,他拉一會,停一會,每一次停頓蓄積的力量足夠他繼續向前一大步。
如果他生活給予他更多選擇,他不會只是城市中一個小角色,一個搬運工,他可以是成為一類人中的一個,他甚至可以不用因為太早成為城市中清晨的一道風景,但是現實沒有給過他這個機會,這是偶爾一次碰到的場景,或許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復制,不過你醒的時候,他已經完成。
5.
多少拼命掙扎的瞬間都有我們看不懂的無奈。我們太容易活在自己的舒適區去抱怨那塊小地方的不舒適,不暢快,總覺得生活不易,不幸,不彩,然而走出自己舒適區,你會發現即便糟糕的自己也很幸福,最起碼還有一桌,一椅,一景,一情,更多者還有一個夢。
所以,累了,就走出去看看,困了,就躺下想想。你會發現生活待我們眾多人其實很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