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說點什么,關于西游記,關于走出舒適區,關于挑戰還有什么心魔。
還沒寫就看到魏老師寫了篇跳健美操的跟你講個笑話:我學會了健美操,他都寫了那么多,你說我寫呢還是不寫呢?算了閑言碎語不要講。
話說周二在永無島教室上三打白骨精,先放了《悟空》給他們聽(謝謝破繭之旅夜里送歌),歌詞很貼切,唱功也了得。里面有句“皆是心魔”,就從這里聊了幾句。
我們從哪個角度來讀西游記,說我自己的心魔,談我的恐懼——害怕眾人面前的講話,尤其是沒有學生只有成年人時我的恐懼,更不會唱歌,只是教學需要,我逼自己學生面前朗讀,晨誦時跟唱,為了學生我常常動力十足。最近我們在學吟誦,對我是十足一個難關,找不到調,放不開聲,思慮自己太多,怕別人說不好,越思慮越焦慮越做不好。
換句話說就是魏老師文中所說的“差生心態”,吟得不好總是難免“遭白眼”,其實差生心態不用刻意體驗,上學時偶爾上過幾次的音樂和美術我是絕對差生,早就被判了死刑,所以我不畫也不唱——但音樂哪有不愛的,我喜歡的很,所以會學吉他玩。當然這些扯的太遠,課堂上才不會浪費時間說這些。
我說的只是,吟誦放不開,干老師說我是心魔。我看著他們笑嘻嘻地說,一點沒錯,就是心魔,所以老師和大家一樣,每個人有每個人要面對的,也都有兩個選擇,要么說我就是不行放棄,要么就是一萬小時理論,自己多花時間多下功夫,比如吟誦,別人二十分鐘學會,我就花倆小時,雖然依然離開錄音就找不到調,但總是好一點,那就多花時間多找方法。我們都在修煉路上,來吧,一起打怪!
然后三打白骨精就這樣開始了。一開始批注是這樣的
共讀交流一節課一打白骨精后,幾個小飛俠批注二打三打變成了下面這樣(密集恐懼癥者甚看)
自發打怪的小飛俠多了,尤其是銘同學,樂呵呵地和女生比誰批注的多誰批注的質量高。
于是,繼續打怪成了口頭語。
悟空本色唐僧本色,此處不多談。
只是自己的打怪繼續,明天要晨誦《別董大》,索性把吟誦做進去,對我來說最好的戰勝自己的地點不是無人的房間,而是學生面前,因為有孩子們就會有無窮的動力,這是我的解魔打怪最好的場合。
走出舒適區意味著要面對一些恐懼,要戰勝心魔。所以,來吧,和少年們一起繼續打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