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塊外在表現是一個概念或想法,它包含著一些具體的基礎信息,例如前因后果,如何做,做得怎么樣,怎么樣才能做到最好,避免哪些誤區等等信息。可以想象成一個包子,外在是個整體,內里一片錦繡繁華。而我帶著這些組塊包子補充能量,去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挑戰學習區,擴大舒適區。
組塊的構建離不開基本概念方法理解記憶,建立新的邏輯整體,在此基礎上,加入自己理解? ,不斷把基礎性內容納入進來。
推斷組塊應用背景。學習本身就是創新性改變的活動,組塊在其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推斷背景,找到適用邊界,應用組塊。學以致用,在《這樣讀書就對了》里強調的也是這個,a? i,引導拆書,回憶經歷,改編案例。? 不斷回想,加深記憶。記憶往往和創造力聯系在一起。
在專注模式中積累組塊,發現積累的組塊越多,解決問題的方案越多,甚至于組塊間的創新性的隨機組合也是方案之一。當遇到難題時,發散模式下的低聲細語會指引到專注模式中的各個組塊。不斷應用,在應用中糾偏。強化組塊。例如,英語六級試卷選詞填空做題方法。標記詞性,閱讀全文,再逐個填詞,剩下的用排除法選擇。閱讀時候偶爾靈光一現,有些空就可以出答案,這是發散模式的應用。出于謹慎性,我會按照正常的思路檢驗下。這是專注模式的驗證作用。
學與練相結合,練什么,練不同的解題思維。如何練習呢?一,在不同的場所,例如散步,去回想解題思維,從另一個視角理解。二,在不同的習題類型里練習。前后相互穿插,想象下,把某一章節的題目放在整本書里,是不是還能有解題思路。
刻意練習,間隔時間段內在保證精力充沛情況重復攻克難點,但要注意的是每次重復不是機械性的,每次重復的過程是在前一次的基礎上加深理解。主動回想,回想步驟,回想思路。刻意練習和主動回想交叉進行,加固組塊。
最近在準備英語六級考試時,遇到一些問題。有天早上一想到下午要做一套真題,立刻心里蒙山一層陰霾,反感情緒立馬就上來了。昨天在精神力嚴重缺失的情況下做了一套劇難的題,簡直痛苦無比。痛覺中心被的喚起,平時做題是沒這么強烈的反應的。意識到這個信號后,忽視它,著手改進狀態,例如在做題之前看一集生活大爆炸,采用正面思維告訴自己,我可以做得更好,平時遇到難題,考試才不會懵。緩解了好多,我想我能夠接著去做題。做題中,偶爾會有走神的情況,我嘗試著先由自己跑神,接著就這么靜靜的的看著,不做任何評價? ,再慢慢無視它,最后總能繼續專注。
跟隨內心做出的選擇往往是瞬間完成的,在這類人的決策框架里只有正面的,更多的是考慮當下的利益,是短視的,而且對選擇的結果抱有超高的期待。一旦真正進入這個選擇,他會因為與預期相差太大而不開心,心情郁悶。經過理性分析做出的選擇,這類人的決策框架是既有正面又有負面,對未來決策后果也有了合理的預期,因此與現實差距不會太大,滿意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