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的咨詢大師赤羽雄二在《零秒思考》中,
介紹了一個簡單到不可思議的訓練方式,幫助普通人提升思考力。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如何做到:
一看到問題,迅速給出解決方案。
工具:A4紙、一只筆
時間:一分鐘
要求:請嚴格按步驟執行
一、步驟:
1、一張A4紙,橫放;
2、第一行內容
左上角:標題; 右上角:日期。
A 標題格式要求:疑問句
作用:刺激大腦主動思考,尋找答案
如:為什么今天我不開心?(√)
今天我不開心。 (×)
B 日期格式: 20170717
作用:便于日后復盤和查找
3、 回答問題。
(在標題下面畫一條橫線作為分隔)
要求:簡單明了
用4到6行回答完畢,每行在10-20個字左右。
作用:字太少不利于整理思路,寫太多容易
沒有重點。
如,寫下不開心的原因是:
今天的感悟拖了好長時間;
原因是不知道寫些什么;
寫不來的原因是不知想什么;
因為思考太少;
思考太少是因為讀書太少;
那么,先去讀幾頁?
在寫的過程中又產生了一個新想法,
比如“為什么不讀書?”,
就再拿出一張A4紙,照著以上幾步重新梳理。
一個標題一頁紙,別怕浪費盡管寫,
每頁紙用1分鐘完成。
寫好后的筆記按照時間順序整理好。
二、復盤的2個技巧
1、 深度挖掘
當我們回答第一個問題時,可能會產生新的疑問,
這時,再拿一張A4紙,按以上步驟重新開始寫,
再出現就問題,再重新寫一張新的A4紙。
這樣可能會從第一個問題,
衍生出第二頁、第三頁、第四頁……
直到把這個問題想透。
比如:
為什么我總是很快失去干勁?
上學時并不是這樣,什么時候開始轉變的呢?
什么情況下我容易堅持下來?
別人是怎么做到干勁十足的?
2、定時回顧
積累到一定量后,三個月或六個月定時回顧。
通過比較、審視自己對同一個問題的認知,
現在和過去有什么差別,能夠更直觀地看到自己思維的進步。
三、方法原理
腦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一次最多能處理4個組塊的信息。
當我們思緒紛飛時,把問題寫下來,才能讓注意力更加集中,
同時因為時間限制,更能激發思考效率。
通過在一張A4紙上做筆記,
把混亂的思緒、尚待解決的事情進行整理。
如果能每天抽出10分鐘,寫下10張,3個星期內,就會見到顯著效果。
這套方法讓你通過一張紙、一支筆、一分鐘,
逐步訓練出自己的思考能力。
貴在堅持,讓量變產生質變。
改變“知道了,還是過不好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