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明周報的第3篇(2017.01.16-2017.01.22)。
小明周報將是一份詳實有溫度不枯燥又充滿著趨勢和價值的科技周報。
本周從改變開始。
隨著融創投資樂視的細節在周日媒體見面會上披露出來,周一的頭條都被這個事件占據著,從賈躍亭怒斥“說樂視是旁氏騙局的不是黑手就是SB”到融創孫宏斌的“談笑風生”都被媒體用文字記錄下來,呈現給大家。
但這個融資背后,樂視優質板塊成為融創的聯營企業,賈躍亭個人對樂視的絕對控制權撕開了一個口子等等代價都是賈躍亭面臨形勢做出的改變。
正所謂變則通,不變則亡。就算賈多次公開表示要對樂視擁有絕對控制權,也不得不讓步。
為了存活下來,改變似乎是必然之路。
如果說賈躍亭的改變是形勢逼人,是一場妥協。那么百度的改變則充滿著李彥宏個人的抉擇。
周二,百度任命陸奇為總裁兼COO的消息傳遍了整個互聯網圈。陸奇,前微軟執行副總裁,被成為硅谷最有權勢的華人。此次加盟百度,被看作是百度轉折點的開始。“李彥宏退休的標志?”、“百度押注人工智能”等等猜測與評論紛至沓來,并且在周三媒體見面會之后達到了高潮。
但百度的改變遠遠沒有結束。當各路媒體以及吃瓜群眾在消化陸奇成為百度總裁兼COO的消息時,《財經》雜志在周五給出了更勁爆的消息。
百度本次的調整并不只是陸奇來了,馬東敏也來了。
不是馬冬梅,是馬東敏,李彥宏的妻子,職位為董事長特別助理,負責陸奇分管的事情之外的事情。不過由于《財經》雜志消息的獨特性,因此這一消息只是帶來了單純的震撼——目瞪口呆.jpg
文章開頭所說:沒有什么比最高管理層權力更迭更能表明一家公司的焦慮與渴望改變的迫切。
但真正的改變還是要落實到具體的動作中,而且也有公司已經開始了。周三,有媒體報道稱,成立剛滿一年小米影業宣布解散,表示“小米要把業務中心放在手機上,不準備做真正的電影公司,不會有自己的片子,也就沒有宣發需求。”與小米做出一樣調整的還有2016年“賣身風波”不斷的Twitter。
周四,Twitter發布一紙聲明稱,旗下的開發者產品套件Fabric與崩潰報告工具Crashlytics將會“移交”給Google。也就是說Twitter把這些賣給了Google。此外,在這周中,Twitter也表示,將會把軟件中的“購買(buy)”按鈕去掉——放棄電商導流業務。
結合2016年10月份Twitter公開表示要重點發力主營業務的消息,也可以看出其上述動作的重重意圖,想要通過重重動作來快速瘦身,實現進一步發展。
改變并不是主旋律,而是一曲悲歌,預示著焦慮、妥協與原來的道路前景無望,這就是現實。
很顯然這并不是全部。
華為內容通報六名前員工被刑拘;樂視融資后賈躍亭的“大嘴巴”與樂視大廈前的討債;美圖在海外爆紅被指竊取用戶隱私;炸過一次的獵鷹九號成功發射回收;馬云在達沃斯上風光無限,阿里巴巴成為奧運會頂級贊助商;韓政府拒捕三星掌門人等等消息。也勾勒出來了現實中的其他維度。
本周的周報質量并不怎么好。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春節將至,互聯網的消息也沒有之前那么豐富了;第二是這周末我從北京返鄉,今晚19:00剛剛到家。
以后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