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因為追劇忙于寫《歡樂頌》的劇評,以及因為之前整理的朗讀者文章所引發的一系列事情《朗讀者》系列文章說明&開場語結束語書單等匯總整理上下篇刪除說明?導致心情不是很好,就很長時間沒有更新《朗讀者》節目最后一期的內容,前幾天有簡友問我最后一期還更新嗎,我想了想還是決定更新一下,做事還是應該有始有終,不更新的話有點對不起喜歡我的朗讀者系列文章的簡友們,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
另外,我這個反面典型提醒各位簡友務必堅持百分百原創,包括圖片,即使是你自己花時間匯總整理的,只要有文字不是你自己寫的哪怕是圖片上的文字,堅決不能授權轉載。
文/晶晶JessieLee 部分圖片來自朗讀者官方微博
最后一期的主題是青春。青春仿佛是一種宣言,它昭示著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青春也是一種姿態,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青春也是一種勇氣,帶著加速度在奔跑,渴望找到未來的答案。那今天就讓我們在那些也許正青春,也許不再青春的人們的身上,去感受青春永恒的魅力。
01
“青春是荷爾蒙,是閃亮的日子。”
每個人都會在心底想起一首歌來代表青春。對于很多成長在八十年代的人來說,老狼的很多歌曲成為了他們青春的回憶。老狼因為演唱高曉松的三首歌曲《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青春無悔》一炮而紅,成為了著名歌手,彈唱著純真的愛情。生活中的老狼也曾寫過肉麻的情書,和妻子分分合合,攜手走過30多年,如今他享受著幸福的奶爸生活。在老狼的心中,“青春是荷爾蒙,是不計后果的,是沖動的,是閃亮的日子。那些肉麻的、特別稚嫩的地方就是我們的青春。”
老狼朗讀大學同學石康的《晃晃悠悠》獻給他們的八十年代。“你是我黃綢子一樣抖動的陽光,你是我清涼的泉水,你是我無法捕捉的影子,你是花的碎片,你是云的碎片,你是天空的碎片……”也許很多年后我們的青春不再,但只要經歷過,那時的情感會在心底變得更豐厚。
02
“放眼望去,大街上全部都是好看的面孔,但是這些面孔后面有沒有一個美麗的靈魂。”
有這樣一位農村女性,她長期生活在鄉間并身患腦癱,卻將泥土里的生機、門墩上的期盼,轉化成了充滿美和力量的詩歌。她被稱為中國的艾米麗·狄金森,但她卻說我就是我,我是余秀華。她的青春經歷了苦難,肌體的病損殘疾不了思想的光芒;青春的多舛,壓不垮生命的斗志。她曾經有一段并不自由的婚姻,種種的磨難沒有將她擊倒,她卻成為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在余秀華看來,最好的自由是自己最喜歡的生活狀態,她愿把美好都留在詩歌里。
余秀華朗讀自己的詩歌《給你》,獻給她曾經喜歡過的那些人和將來會來到她生命里的更多的人。“我也有過欲望的盛年,有過身心俱裂的許多夜晚,但是我從未放逐過自己,我要我的身體和心一樣干凈。”面對命運的不公,余秀華選擇在詩歌里汲取無限的力量!
03
“我從來沒有長大,但我從來沒有停止過成長。”
他游走在商業與藝術之間,年輕時是才華橫溢的美工、編劇,如今是中國商業電影的一面旗幟。馮小剛在節目中分享他的青春歲月。“那個時代當兵是最光榮的。”部隊生活是他一生難忘的回憶,《集結號》《芳華》是他對部隊生活的致敬與感謝。他曾在自傳《我把青春獻給你》中寫道:“記憶就好像是一塊被蟲子啄了許多洞的木頭,這塊木頭上刻滿了我的青春往事。有蹉跎歲月,也有鯉魚跳龍門;有對生活的坦白,更有對朋友的懷念。”足以體會到他對部隊的深厚感情。
馮小剛朗讀卓別林的《當我開始愛自己》,獻給他曾經的青春歲月。“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我才認識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我:活著,不要違背自己的本心。今天我明白了,這叫作‘真實’。”陳道明、張國立曾開玩笑說馮小剛已年過六十依然很幼稚,當回顧那段青春之路,我們需要一顆年輕的心態。正如阿瑟·克拉克墓志銘上的那句話:“我從來沒有長大,但我從來沒有停止過成長。”
04
“我們早就把兩個人過成了一個人。”
賴敏和丁一舟登上過之前一期的節目《朗讀者》(六):千行的眼淚,有千種故事,很多觀眾都牽掛著他們的進展。北汽集團的徐和誼董事長及北汽的員工也被他們的故事深深打動,他將北汽出行的第一張VIP卡捐贈給他們,沿途提供出行等特殊服務,希望為他們愛的旅途助力。
徐和誼朗讀艾青的《時代》獻給那些把自己的青春獻給自己所熱愛的事業的人們。“我忠實于時代,獻身于時代,奉獻給那使我如此興奮如此驚喜的東西,我愛它勝過我曾經愛過的一切,為了它的到來,我愿意交付出我的生命,交付給它從我的內體直到我的靈魂。”青春是美好的,應該將有限的青春奉獻給無限的事業,這樣當我們回首往事時,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05
“特別幸運能夠在女排這個集體,遇到這么好的教練,這么好的隊友,以主力隊員參與到女排最輝煌的時候。”
郎平是幾代中國人的偶像,三十多年前,以她為代表的中國女排創造了五連冠的佳績,女排的黃金一代也創造了“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女排精神。如今郎平作為中國女排主教練,在她的指導下,時隔十二年中國女排在逆境中重生,在2016年8月21日又一次站上奧運會最高領獎臺。
“我這個人干活就是習慣十全十美,要干就干最好的,玩命!”對于出任中國女排總教練一職,郎平因自己的身體考慮再三,最終決定擔起重任,哪怕是為中國女排留下一些自己的經驗和訓練的方法。排球場上她是那個霸氣側漏的鐵榔頭,而在生活中她是溫和幸福的小女人。“我們倆就是他讓著我,他是傾聽者;我說你當我的歷史老師,給我惡補一下”她是這樣談到作為考古專家的丈夫。
中國女排隊員魏秋月、惠若琪、袁心玥、徐云麗朗讀流沙河的《理想》獻給郎平指導以及女排的前輩們。“請乘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女排姑娘們用淚水和汗水鑄就未來,艱苦的訓練沒有讓她們退縮,奮斗的精神支撐她們不斷向前。女排精神歷久彌堅,將永遠激勵我們前行!
郎平在現場朗讀勃蘭兌斯的《人生》,獻給一直支持中國女排的人。“他們保持著青年的全部特征:愛冒險,愛生活,愛爭斗,精力充沛,頭腦活躍,無論他們多么年老,到死也是年輕的。好像鮭魚迎著激流,他們天賦的本性就是迎向歲月的激流。”一代代的中國女排隊員們將青春奉獻給了排球,她們為了祖國而戰斗。她們的青春,是奮斗的青春,是拼搏的青春,是榮譽和汗水交織的青春。
雨果曾經說,誰虛度了年華,青春就將褪色。是的,青春是用來奮斗的,不是用來揮霍的。只有這樣,當有一天我們回首來時路,和那個站在最絢爛的驕陽下曾經青春的自己告別的時候,我們才可能說,謝謝你,再見。
在節目官微上看到一則好消息,中國終于有一個不再引進國外而是自己創作的節目模式。《朗讀者》這個節目無論是影響力還是制作經驗都值得每個綜藝節目借鑒。
我的公眾號|豆瓣|知乎|微博:晶姐札記
更多文章請點擊:公眾號【晶姐札記】文章目錄
《朗讀者》系列更新: